中國有八大古都,分别是:北京、南京、西安、洛陽、開封、杭州、安陽和鄭州。如果說在古代,這八座城市哪個最适合做都城,毫無疑問、也無可争辯,一定是洛陽。
既然洛陽是最佳都城,那為什麼大多開國帝王,或者政權的締造者都首選的是長安呢?其實并非是他們不想首選洛陽,而是不敢選擇洛陽。這其中隐含着許多背景原因,以及曆史的局限性,不是說它是最佳就必須選擇它。
西周定都長安,東周定都洛陽,但是先秦時期并不算真正意義上的大一統王朝,我們就從西漢說起吧。西漢建立伊始,劉邦首選的都城其實是洛陽,可是當時西漢政權直接控制的地方隻有河北、淮北、江漢、漢中、關中、以及巴蜀等地區。
大部分異姓諸王都無法掌控,而洛陽又立于中心地帶,導緻劉邦根本不敢定都洛陽。張良曾說過這樣一段話,一針見血地道出了非洛陽而擇長安的理由:“阻三面而守,獨以一面東制諸侯”。
長安最大的優勢就是“據崤函之固,擁雍州之地,阻山帶河,四塞之地”。長安東有潼關,西有大散關,南有武關,北有蕭關,四座關口牢牢控制着進出長安的通道,易守難攻。就軍事而言,的确是最理想的都城。
漢景帝時期,平定“七國之亂”以後,西漢政權才逐漸地穩定下來,但是那時卻又不宜再遷都洛陽。因為遷都不僅僅涉及到耗費财力的問題,更要考慮到政治、權力、軍事、經濟等諸多的問題。
也就是說,遷都就等于放棄之前所有的政治體系和權力架構,一切都要重新構建,這樣的代價也是巨大的。相比于劉邦,東漢開國光武帝劉秀卻是反其道而行之,東漢開國之初,劉秀面對的問題和劉邦基本一樣,但是劉秀在分析了政治、經濟和軍事等一系列綜合問題之後,決定一勞永逸定都于洛陽。
由于洛陽位于各個政權的中心地帶,所以劉秀在統一的過程中難度加大,整整用了十五年的時間,比劉邦多用了八年。魏晉南北朝、以及隋唐、都和西漢的情況類似,在最初選擇都城的時候,都缺乏長遠的眼光和膽略(當然也包括當時的局限性,這裡隻做籠統的表述)。
但是隋炀帝和武則天卻例外。楊廣雖然亡了國,但是他絕不是一個昏庸之輩,他在位期間做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修建東都洛陽。營造東都就是為了給遷都做準備和鋪墊,隻不過沒有來得及做而已。
楊廣有獨到和長遠的政治眼光,自隋唐以後,中國的政治中心開始東移,經濟重心也開始漸漸向東南沿海發展。而西安地理位置相對偏僻,無論是政治還是經濟方面,都無法對東部加強控制,唯一的辦法就是向中東部地區靠攏。
武則天遷都洛陽,和楊廣的想法基本吻合,但是她考慮的則更多也更到位,因為洛陽确實比長安适合做都城。首先武則天是為了擺脫李唐王朝的影響,李唐皇室在長安根深蒂固,為了扭轉這一局面,提高武氏家族地位,武則天必須選擇在洛陽另起爐竈。
第二是經濟的原因,當時洛陽的經濟條件要遠優于長安,自漢朝以後,長安人口倍增,統治機構臃腫。整個關中地區适合農耕的土地面積已經變得越來越小,所以糧食的供應就成了統治者不得不面對的一個大難題。
而洛陽自隋代以來,就成為南北交通的中樞,隋朝在洛陽建立多個糧倉,包括洛口倉、回洛倉、子羅倉等等。洛陽憑借交通之便,在隋朝時就成為全國物資的集中地,很好的解決了糧食供應的問題。
最後是地理的原因,古代封建王朝選擇都城,除了政治和經濟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就是軍事因素。所以都城的地理位置可以決定政權的穩固性。洛陽自古被稱作“天下之中”,東到海岱,南至江淮,西臨秦隴,北通幽燕,統治者以洛陽為中心可控天下。
長安地理位置偏西,已經失去了居中控天下的作用。洛陽北有黃河與邙山為屏障,南有伊阙之險,西控崤函,東扼虎牢,中為伊洛平原,被稱為“控以三河,固以四塞”。這些天然的屏障可以很好的拱衛洛陽,所以地理對于軍事而言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衆所周知,中國古代自唐朝以後,宋、元、明、清四朝,都沒有選擇長安和洛陽作為都城。宋太祖趙匡胤曾想過要遷都洛陽,之所以沒能成功,除了兩地毀壞嚴重之外,還有來自于大臣和晉王趙光義的阻力,總之他還沒有放手去做,便撒手人寰了。
明朝最初定都南京,是因為當時北方大部分地區還沒有收複,不過從後來的曆史發展來看,明朝遷都是遲早的事情。長安、洛陽和開封是朱元璋的主要選擇之地。
假如朱元璋來得及做的話,我認為他一定會選擇洛陽,或者說洛陽的機會更大,原因前文已經叙述。朱棣放棄以上三個城市,主要是出于政治和軍事方面的考慮,明朝最大的威脅來自于北元,因此,朱棣要以“天子守國門”為子孫們做表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