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三伏天旅遊的好處

三伏天旅遊的好處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28 08:23:26

三伏天旅遊的好處?聞之“節到小暑進伏天,天變無常雨連綿”自7月16日起,“三伏”大幕已開啟,今年“三伏”共40天,7月16日至25日為頭伏,7月26日至8月14日為中伏,8月15日至24日為末伏據民俗專家介紹,“伏”是“伏藏”之意,喻陰氣受陽氣所迫而暫時隐藏于地下“三伏”不但是整個夏季最炎熱的階段,而且三伏天還“藏”着許多傳統文化,其中既有飲食文化、避暑文化,也有古人對三伏天詩意地描述與贊美,可謂包羅萬象,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三伏天旅遊的好處?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三伏天旅遊的好處(三伏天藏着這麼多傳統文化)1

三伏天旅遊的好處

聞之

“節到小暑進伏天,天變無常雨連綿”。自7月16日起,“三伏”大幕已開啟,今年“三伏”共40天,7月16日至25日為頭伏,7月26日至8月14日為中伏,8月15日至24日為末伏。據民俗專家介紹,“伏”是“伏藏”之意,喻陰氣受陽氣所迫而暫時隐藏于地下。“三伏”不但是整個夏季最炎熱的階段,而且三伏天還“藏”着許多傳統文化,其中既有飲食文化、避暑文化,也有古人對三伏天詩意地描述與贊美,可謂包羅萬象。

三伏天是按照我國古代的幹支紀日法來确定的,每年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為初伏,第四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後第一個庚日為末伏,合起來統稱為三伏。三伏天的由來曆史悠久,春秋時期的秦國《史記·秦紀六》中雲:“秦德公二年(公元前676年)初伏。”唐人張守節曰:“六月三伏之節,起秦德公為之,故雲初伏,伏者,隐伏避盛暑也。”

三伏天的“伏”可稱長夏,是五行家對季節的另類安排,其中“伏”為“土”。春、夏、秋、冬四季被五行家冠以木、火、土、金、水,一年五季春、夏、長夏、秋、冬,由秋到冬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自然循環。但是由夏到秋則不然,火克金,金不敢出來,就要潛伏一段時間,“潛伏”就是“伏”的本義。根據漢代的解釋,夏至以後陰氣不得出頭隻能伏藏地下,這段時間天氣大熱,故而稱為伏天。

“三伏”自古就頗受重視,人們除了在伏天時進行祭祀,入伏當日會選擇閉門不出,稱之為“伏歇”。受封于朝廷的王公大臣,過伏天時還可以領取到“高溫補貼”——冰塊。早在周朝,人們就已通過冬季鑿冰、存冰,夏季用冰的方式來降溫,存放冰的冷窖被稱為“淩陰”,管理官吏稱為“淩人”,最基層的取冰者稱為“徒”。先秦時期,就有冬季藏冰,第二年夏季賞賜大臣的做法。古時冰塊主要用于冷藏果品和米酒,盛放冰的容器則叫“冰鑒”,春秋戰國時期的曾侯乙曾擁有一對銅質冰鑒,如今分藏于湖北省博物館和中國國家博物館,可以說是最早的便攜式小冰箱了。到了清代,制度愈發完善,還出現了“冰票”這一制式産物。盛夏季節,太陽炙烤着大地,古時候的人們除了扇子,沒有什麼消暑設備可以幫助度過盛夏。富裕的人家,家中會有冰窖來儲存冰塊,夏天的時候便可以拿出來降溫解暑。

古代的伏天跟其他節令一樣,也傳承着很多食俗,比如頭伏蘿蔔二伏菜、三伏還能種荞麥;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等。此外,古人對三伏貼伏膘格外重視,比如在漢代,朝廷就有賜肉之舉。在古時候的三伏天,人們通常會吃面條,這在魏晉南北朝時就已經開始了。史料中記載:三伏天要吃“湯餅”,也就是今天的片面湯。到了唐朝的時候,人們不再吃“湯餅”,而是吃“涼面”,但是,需要加入蜜糖一起吃。這個令人無法理解的吃法,直到宋朝還在吃。一般情況下,皇上在三伏天賜給大臣們物品的時候,都會附帶着送給他們一瓶蜜糖。此外,三伏天有吃三瓜的說法:三瓜即苦瓜、絲瓜和冬瓜,瓜類大多能清熱化濕,可幫助排出毒素、健脾開胃,非常适合三伏天降溫防暑。

在過去,三伏天如果遇到幹旱年景,會給百姓的生活造成嚴重影響。從秦朝開始,盛夏的三伏天已經引起了統治者的注意。古時候人們認為:三伏天之所以這麼炎熱,是因為有“鬼怪”在搗鬼。那麼,該怎麼辦呢?古人想出了一個奇怪招數:人們需要殺一條狗,将狗肉分給衆人,大家一起吃,這樣才能在三伏天中安然度過。這個習俗在上古時期就已經出現了,但是,這與人們平常的觀念卻相違背。人們通常認為:狗肉屬于上火的食物,不能在夏天食用。

當然,在一些地方還有三伏天吃伏羊的文化習慣。例如在安徽蕭縣,“吃伏羊美食節”已有三百多年的曆史,在山東單縣,吃伏羊的傳統美食文化與節令相融合後更是充滿文化味道。據悉,單縣羊肉湯的制作工藝已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産,載入《中華名食譜》,享有“天下第一湯”的美譽。在單縣,“伏天吃伏羊”的曆史可追溯到堯舜時期。傳說,某年伏日,單縣一帶莫名疫情肆虐,民衆恐慌。舜帝招募神醫,拯救百姓,經百日百藥,群防群治,成效不佳。城外一富家卻安然無恙,群衆費解。舜帝遣人探究,獲悉其全家喜好酷暑吃羊肉。衆皆效仿,疫情被克。至今,民間流傳着“單縣一碗伏羊湯,不用神醫開藥方”的說法。

三伏天來臨,到古詩詞裡度苦夏,覓清涼,也是一份十分惬意的自得。

唐代詩人皮日休在《遊栖霞寺》一詩中寫道:“不見明居士,空山但寂寥。白蓮吟次缺,青霭坐來銷。泉冷無三伏,松枯有六朝。何時石上月,相對論逍遙。”這首五律記叙詩人三伏天遊覽栖霞寺,因為山高林密,并不感覺天氣炎熱,通過對世事滄桑唏噓慨歎,表達了其超凡脫俗的心迹。

宋朝詩人陸遊寫的《感昔》,同樣寫出了三伏天的火熱意境:“嶽陽三伏正炎蒸,爽氣凄風見未曾。白浪蹴天樓欲動,當時恨不到黃陵。”陸遊一生創作過很多首《感昔》,《感昔》之于陸遊,就像《無題》之于李商隐。這首七言絕句《感昔》的大意是:嶽陽的三伏天如蒸籠般酷熱無比,沒有一絲絲涼風。八百裡洞庭白浪滔天,嶽陽樓都被撼動了,感覺要回歸始祖軒轅黃帝的陵寝了。

明朝詩人蘇葵在《苦熱》一詩中寫道:“蒲扇無功院宇卑,月行猶未次南箕。九成宮在君恩遠,三伏天高日影遲。當午水晶供一枕,辟炎冰繭勝纖絺。困來漫憶千年事,猶有三軍六月馳。”蘇葵為明朝進士、學者,官至福建右布政使。這首七言律詩描寫三伏天赤日炎炎、酷暑難耐的情景,搖蒲扇也徒勞無功。有道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人或在官場,居廟堂之高,伴君如伴虎,如履薄冰;或處江湖之遠,縱使皇恩浩蕩,也難雨露均沾。身在官場,亦如人在三伏天,處于水深火熱之中,左右不是,進退兩難。

無論古人還是今人,三伏天消暑,給人的感覺就像一杯熱茶,苦澀中有一縷芳香。三伏天度夏,就像一首情詩,熱情洋溢,如火如荼。

來源: 齊魯晚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