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清明時節各地都吃什麼

清明時節各地都吃什麼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01 10:24:53

清明時節各地都吃什麼?江南青團子清明時節,江南一帶有吃青團子的風俗習慣青團子是用一種名叫“漿麥草”的野生植物搗爛後擠壓出汁,接着取用這種汁同晾幹後的水磨純糯米粉拌勻揉和,然後開始制作團子團子的餡心是用細膩的糖豆沙制成,在包餡時,另放入一小塊糖豬油團坯制好後,将它們入籠蒸熟,出籠時用毛刷将熟菜油均勻地刷在團子的表面,這便大功告成了,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清明時節各地都吃什麼?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清明時節各地都吃什麼(全國各地清明節吃什麼終極盤點)1

清明時節各地都吃什麼

江南青團子

清明時節,江南一帶有吃青團子的風俗習慣。青團子是用一種名叫“漿麥草”的野生植物搗爛後擠壓出汁,接着取用這種汁同晾幹後的水磨純糯米粉拌勻揉和,然後開始制作團子。團子的餡心是用細膩的糖豆沙制成,在包餡時,另放入一小塊糖豬油。團坯制好後,将它們入籠蒸熟,出籠時用毛刷将熟菜油均勻地刷在團子的表面,這便大功告成了。

青團子油綠如玉,糯韌綿軟,清香撲鼻,吃起來甜而不膩,肥而不腴。青團子還是江南一帶人用來祭祀祖先必備食品,正因為如此,青團子在江南一帶的民間食俗中顯得格外重要。

泰甯暖菇包

暖菇包是泰甯的傳統特色小吃。暖菇原料學名鼠曲草,又叫佛耳草,當地人稱為暖菇草。每年清明前夕,田間地頭長滿鼠曲草,毛茸茸、鮮嫩嫩的,正是采摘的好時節,也是制作暖菇包的好季節。農婦們把當天采摘的暖菇草洗淨,曬去水分,用石臼搗碎,拌入事先磨碎的糯米粉和大米粉,攪拌均勻,不稀不硬,放在手心剛好可以揉捏成餅狀。拌入的大米粉要少量,太多了,蒸不熟,吃起來不嫩滑。餡料也有講究,将臘肉、香菇、油炸豆腐幹、春筍、大蒜等切碎後置鍋炒,愛吃酸辣的還可以拌入辣椒粉或酸菜。把餡料放入暖菇餅裡包好,放入鍋裡蒸熟即可食用。

在泰甯,制作暖菇包南北片有些差異。南片制作,用的是新鮮采摘的暖菇草原料,形似圓月,類似包子;北片的用暖菇粉制作,形似彎月,更像水餃。南片的一般在清明前夕吃,圖的是新鮮口味,不講太多規矩。北片的多在農曆二月初四吃,民間說法叫“春社”,家家戶戶大包暖菇包,以敬土地神,祈求五谷豐登。這一天,遠近的親朋好友來來往往,品嘗暖菇包,人越多越好,以示主人為人豪爽、熱情。

潮汕食薄餅

潮汕人過清明節,具有濃厚的地方色彩。食薄餅:清明食薄餅在潮汕很盛行,幾乎每家每戶都不例外。薄餅分皮。餡兩部份,皮是用面粉拌水攪成粘糊狀,在熱壤中烙成一張張圓形的熟面皮,其薄如紙。餡分鹹、甜兩種,由蛋、肉、肝類、臘味。香菇以及豆芽、韭菜等熟料混合成餡的稱鹹餡;用糖和麥芽糖經過特殊加工成為“糖蔥”的為甜餡。食時用薄餅皮卷成圓筒狀就食。

蒸樸籽粿。潮汕有一種樹叫樸籽樹(又叫樸丁樹,屬榆科),葉橢圓形,果實大如綠豆,味甘甜。傳說先人在饑荒年,采此樹葉充饑度荒。清明時節,氣候轉暖,草木蔭茂,樸籽樹葉滿叢嫩綠。後人為不忘過去,便在清明節采此樹葉,和米舂搗成粉,發酵配糖,用陶模蒸制成樸籽粿,有梅花型及桃型兩種,也有叫碗酵桃的。粿品呈淺綠色,味甚甘甜,據說吃了還可解積熱,除疾病。

客家清明飯

每年的清明節,在客家地區,大家都要到野外踏青,趁便采摘些鮮嫩的苎葉、艾葉、白頭翁、魚腥草、雞屎藤和使君子等青草,用于做青粄,俗稱清明粄。

清明粄的做法:先将采回的各種青草嫩葉洗淨、去梗,放入鍋中煮沸後,撈起置大盆中以清水浸泡。另取新鮮優質粘米、糯米各一半,以清水搓洗後浸泡2~3小時,濾幹水分後,用石碓(現已改用機械)搗碎,以粄帕(又稱籮鬥)篩出又細又嫩的米粉。接着撈起浸泡的各種青葉,擠揉成團,倒入碓臼中搗爛後,将篩好的米粉也倒進碓臼中,同時加進适量過濾後的糖水再搗,充分搗勻成青色粄團,取出粄團置于案闆上使勁反複搓韌,做成圓扁形或手指條形青粄蒸煮皆宜。

清明粄具有一股特有的青草芳香,它性溫可驅風祛濕,如加有使君子葉的,還可驅除腸道寄生蟲,具有一定的藥用保健功能,因而又稱它為藥粄。最适合清明前後濕度大的季節食用,所以,清明節人人吃清明粄的習俗在客家地區能代代相沿。

四川歡喜團

四川成都一帶有以炒米作團,用線穿之,或大或小,各色點染,名曰“歡喜團”。舊時,在成都北門外至“歡喜庵”一路擺賣。清人《綿城竹枝詞》有詩雲:“歡喜庵前歡喜團,春郊買食百憂寬。村醪戲比金生麗,偏有多人醉腳盆。”

泉州潤餅菜

每到清明時節,泉州人有吃“潤餅菜”的食俗。據說,這是古時寒食節食俗之遺風。

“潤餅菜”的正名應該是春餅。清明吃潤餅,不僅是泉州獨有的,廈門人也喜好之。相傳開這種吃法之先河的,是明朝總督雲貴湖廣軍務的同安人蔡複一。當時同安屬泉州府轄,因此這種吃法便流傳開來,在閩南成了家常名品。不過,閩南各地的春餅形式相同,内容卻有很大不同。

泉州的“潤餅菜”是以面粉為原料擦制烘成薄皮,俗稱“潤餅”或“擦餅”,食時鋪開餅皮,再卷胡蘿蔔絲、肉絲、蚵煎、蕪荽等混鍋菜肴,制食皆簡單,吃起來甜潤可口。晉江的“潤餅菜”卻複雜許多,那包“潤餅菜”的主料肯定是要多種多樣,擺了滿滿一桌的。有這麼一些主料菜肴:豌豆、豆芽、豆幹、魚丸片、蝦仁、肉丁、海蛎煎、蘿蔔菜。還有一些配料:油酥海苔、油煎蛋絲、花生敷、蕪荽、蒜絲。吃的時候必須兩張“潤餅皮”才能保證其不被豐富的内容所撐破。這種脆嫩甘美、醇香可口的美味,一般人2卷足矣。

閩東烏稔飯

關于清明食俗,不能不提到畲家的“烏稔飯”,因為閩東是畲族聚居地。每年三月初三,畲族人家家戶戶煮“烏稔飯”,并饋贈漢族的親戚朋友,久而久之,當地的漢族人民也有了清明時食“烏稔飯”的習俗。特别是枯榮縣民間,每年都須用“烏稔飯”祭祀,可見我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民族和睦相處的大家庭。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