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腎衰竭的前兆有4個征兆

腎衰竭的前兆有4個征兆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16 21:56:32

腎衰竭的前兆有4個征兆?黃女士公司福利待遇不錯,每年都會提供免費體檢,但是她從來不會過多關注,有時連體檢報告都是同事幫忙拿的去年同事幫她拿報告單時曾和她說過,醫生讓她複查,但是黃女士當時正在忙一個會議文稿,并沒有放在心上,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腎衰竭的前兆有4個征兆?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腎衰竭的前兆有4個征兆(腎衰竭來臨時總是)1

腎衰竭的前兆有4個征兆

黃女士公司福利待遇不錯,每年都會提供免費體檢,但是她從來不會過多關注,有時連體檢報告都是同事幫忙拿的。去年同事幫她拿報告單時曾和她說過,醫生讓她複查,但是黃女士當時正在忙一個會議文稿,并沒有放在心上。

之後不久,她發現自己總是不想吃飯,還有點沒精神,開會時總走神,每天回到家連澡都不想洗,隻想快點睡覺,明明睡得比平時都早,可是她還是覺得很累。以前黃女士都會利用上廁所的時間到茶水間休息一會,現在她可以一下午不上廁所,她很奇怪,是自己水喝少了嗎?怎麼尿變少了

直到身邊人提醒她,覺得她身體不太對勁,臉色很黃,建議她到醫院查一查,黃女士才重視自己的身體。她照了照鏡子,的确發現自己的臉色不太好,而且面部有水腫迹象。周末,黃女士到醫院進行檢查,醫生告訴她是慢性腎衰竭。

黃女士把以前的體檢報告單拿出來,上面顯示從四年前開始,她的尿蛋白指标就是異常的,因為身上沒有症狀,她也沒有仔細看報告單,就這麼錯過了,而這一次檢查,顯示肌酐值為600μmoI/L。接下來,黃女士必須停下手中的工作,接受規範治療。

腎衰竭來臨時不會不聲不響,4個症狀都是它的腳步聲

各種腎病經過長期發展進展後末期,導緻身體代謝異常、電解質紊亂,還引發了全身系統異常,這些綜合症狀就是腎衰竭。

  • 身體經常乏力,不想動彈

    因為這個症狀太不起眼了,所以很少有人會關注,而乏力說明出現代謝異常,水液失去平衡,這是腎髒給出的提示。

  • 吃不下飯,一吃就容易惡心

    腎病發展到最後會出現食欲差、惡心、厭油等症狀,嘴巴有尿臭味,有時還會腹瀉,大便黏膩不成形。通常患者會以為腸胃出現問題,殊不知腎病會導緻腸道中積累尿素,引發潰瘍和出血問題。

  • 很長時間沒有尿意,身體水腫

    患者可能一下午都沒有尿,或一天尿量少于200毫升,這是因為腎髒受損無法正常過濾,與之相對地,大量水分積蓄在體内,就會出現四肢和面部水腫。

  • 精神萎靡,氣色很差

    腎髒代謝異常後體内毒素增多,會在皮膚上體現出來,臉色看起來非常黃,而當末期貧血嚴重後,臉色又會發白,看起來不太健康。如果平時會化妝或長時間戴口罩,可能無法發現氣色變化。

    正如黃女士的案例,她早就出現乏力、疲勞的症狀,但是沒有重視,直到後來疾病進展,又出現尿少、臉色暗黃等情況,才引起重視。每一個症狀單獨看不太明顯,對身體的影響也比較少,但是結合在一起看,它們或許是在暗示你腎不好了。

    發現尿量減少必須處理嗎?

    尿量一般在1000-1500毫升,會随着飲水量、出汗量、飲食、溫度等因素而變化,排出的尿量減少可能是喝水太少了,或者長時間進行戶外工作,體内的水分被大量蒸發,但是,如果在其他因素沒有變化的情況,連續多日排尿量不足400毫升,甚至連200毫升都不到,這就屬于異常現象。

    因此,發現尿量減少不必慌張,先保持正常飲食和飲水,觀察幾日,然後再進行檢查,這樣會更加準确。另外,還要排除腎病以外的疾病,例如脫水、腎結石、宮頸癌、敗血症等,服用了某些藥物(造影劑、化療藥等)也會影響尿量。

    慢性腎病患者,飲食上如何調養?

    腎病患者通常很關心一個問題,那就是日常三餐怎麼吃,有的患者問得更具體,例如牛奶能不能吃、海鮮能不能吃、鹹菜能不能吃等。

    患者通常需要減少蛋白質攝入量,例如雞蛋、牛奶、海鮮等,這類食物的蛋白質很容易吸收,對腎髒的負擔較小,平時可以适量食用,而精制米面則要适當控制,不宜大吃特吃。

    因為患者容易虛弱乏力,所以還要補充足夠的熱量,例如粉絲、藕粉、蛋羹、荞麥面條等,這些食物可以正常吃,但是不宜食用巧克力、炸雞、油條等食物。

    此外,患者還需牢記“三個低”,低鹽低脂低磷,鈉離子會增加血管的滲透性,損傷腎單位,脂肪帶來的熱量比較多,也不适合腎病患者大量攝入。

    代謝磷的方式一般有兩種,一種經腸道,一種經腎髒,而此時腎功能已經減弱,應保持低磷飲食,防止并發症出現。

    再者,磷在體内積蓄過多會破壞鈣磷比例,從而影響血鈣吸收,還有可能造成甲狀腺亢進。含有磷的食物有動物内髒、豆制品、堅果等,平時要少吃,或者放在水中煮一煮,然後再食用。

    疾病不會悄無聲息地來,但是它也不會像你想象中那樣大張旗鼓,慢性病發展通過需要數年時間,有多次機會發現它,除了定期體檢和篩查,自己也要關注症狀。工作之餘靜下心來,反思這段時間的身體的異常變化,或能避免腎衰竭發生。

    參考資料:

    [1]腎不好,低磷飲食不可少·潇湘晨報.2021-05-03

    [2]【健康貼士】慢性腎衰(慢性腎功能衰竭)的健康指導·深圳市中醫院.2022-04-07

    [3]世界腎髒日 | 患了慢性腎衰竭怎麼辦?·健康沈陽.2019-03-14

    [4]警惕!每年體檢都超标卻沒在意,34歲女子确診腎衰竭.西湖之聲.2021-12-13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