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吃甜食的朋友們肯定對“奶油”這個詞不陌生
它香香甜甜,可以用來制作很多美食
比如:“奶油蛋糕” 、“奶油布丁”、“冰淇淋”……
但超市裡專櫃裡的産品五花八門
什麼黃油、奶油、稀奶油、人造奶油
簡直令人頭大
話說它們之間到底有什麼關系呢?
奶油 VS 稀奶油,我們不一樣!
通常我們口中所叫的商品“奶油”,在國家标準中的“學名”其實是“稀奶油”。咦,這是啥意思?不就是稀點稠點的區别嘛,有必要糾結一個“稀”字嗎?可别望文生義,真相沒這麼簡單。
我們平時吃的蛋糕上,香香軟軟白白的所謂“奶油”,在GB 19646-2010《食品安全國家标準 稀奶油、奶油和無水奶油》中對應的名字是稀奶油(cream),它是指以乳為原料,分離出的含脂肪的部分,脂肪含量在10.0%~80.0%,冷藏時是液态的。
稀奶油
而國标中的“奶油”(也叫黃油,butter),則是以乳和(或)稀奶油為原料,經加工制成的脂肪含量≥80.0%的産品,冷藏時是固态的。
奶油(黃油)
此外,在國标中跟“奶油”、“稀奶油”并列的分類,還有一個兄弟是“無水奶油”(同理,也叫無水黃油),它的脂肪含量就更高了,不小于 99.8%。
攪打稀奶油又是啥?
說到奶油,很多“專注烘焙20年”的小夥伴馬上會聯想起攪打稀奶油。攪打稀奶油,顧名思義就是将稀奶油攪打、膨脹發泡而來,可以用來裝裱冰淇淋、咖啡、糕點,還可作為夾心餡料賦予食品濃郁奶香。那麼,稀奶油又是怎麼從液态變成蓬松質地的呢?
原理其實很簡單,空氣被攪打進了稀奶油,并與稀奶油中的脂肪球形成了較穩定的泡沫結構。稀奶油随着攪打時間的不同,可以呈現出不同的狀态。所以,米其林甜品大師在做美味糕點的時候,對于稀奶油的打發過程可是很講究的。
人造奶油含反式脂肪酸,千萬别吃?
奶油界(廣義上的)還有一位出鏡率頗高的成員叫做“人造奶油”,與前面幾位不同的是,它在食品類别上不屬于乳制品,而是油脂制品。不過,也不要誤會“人造”兩個字,它可不是什麼假冒僞劣産品。人造奶油是由植物油加工而來,比奶油相對便宜,穩定性好、貨架期長。
有些人認為人造奶油含有反式脂肪酸(過多攝入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不能吃。聽上去似乎很有道理,但其實奶油本身就有含高飽和脂肪及膽固醇,不利于心髒健康;而大部分人造奶油不含膽固醇且飽和脂肪含量也較少,此外經過生産工藝改進,現在很多人造奶油中的反式脂肪酸含量已經降到很低(甚至為“0”)。因此,人造奶油未必比奶油差,大家可以根據個人需求進行合理選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