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情緒abc理論啟示?情緒的ABC理論是由美國心理學家艾裡斯創建的一種心理治療的方法其中A代表激發事件(activating event),B代表信念(belief),C代表情緒結果(consequence)通常人們認為,是事件A導緻了情緒結果C,但艾裡斯認為引起C的直接原因是人們對激發事件A的認知和評價而産生的信念B,也就是說人們的消極情緒并不是激發事件導緻的,而是錯誤信念B導緻的,因此,當人們有不良情緒時,改變不合理的認知,就可以改善情緒,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學習情緒abc理論啟示?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情緒的ABC理論是由美國心理學家艾裡斯創建的一種心理治療的方法。其中A代表激發事件(activating event),B代表信念(belief),C代表情緒結果(consequence)。通常人們認為,是事件A導緻了情緒結果C,但艾裡斯認為引起C的直接原因是人們對激發事件A的認知和評價而産生的信念B,也就是說人們的消極情緒并不是激發事件導緻的,而是錯誤信念B導緻的,因此,當人們有不良情緒時,改變不合理的認知,就可以改善情緒。
艾裡斯的理論是非常合理的,因為我們會發現,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同樣一件事情,張三覺得很生氣,出現了不良情緒;但李四卻覺得無所謂。這正是因為不同的信念導緻的。
艾裡斯認為,不合理的信念通常有三個特征,分别是絕對化、過分概括和糟糕至極。
絕對化是指人們認為某事一定會按照自己的意願發生或不發生。通常表現為“必須”、“應該”或“一定要”等。比如,某人認為“我必須成功”、“他必須對我好”。我們都知道每一個客觀事物都有自己的發展規律,不會依個人的意志為轉移,因此,不會有事情一定能成功,也不會有人按照我們的意願而改變。所以,當客觀事物的發展與我們對事物的絕對化要求相違背的時候,就會感到難以接受和适應,繼而會陷入苦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