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鈴薯是宜糧宜菜作物之一,具有高産穩産,生育期短,經濟價值高的特點。随着地膜覆蓋栽培技術的發展,馬鈴薯可提前下種,早藤茬,提高了土地的複種指數,推動了馬鈴薯種植業的發展。地膜種植馬鈴薯有以下技術措施不可忽視。
合理輪作
為防止馬鈴薯病蟲的發生,種植地塊,一定是前茬沒有種過馬鈴薯或經過2年以上輪作的地塊。并且要求土壤疏松,土層深厚,肥力中等以上的土壤。
土壤深翻與培肥肥沃疏松的土壤來自深耕與施有機肥。通過冬春增施有機肥,深翻細耕土壤,增加土壤通透性、保肥保水能力、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狀,為馬鈴薯的根系生長和塊根膨大創造一個适宜的土壤環境。
在上茬秋季作物收獲後,施土雜肥5方,進行深翻25㎝以上,凍曬垡,年後頂淩細耕,進一步曬垡至整地做壟,整地做壟時,每畝施三元複合肥80斤,2~4斤生物鉀拌80斤餅肥集中分層施于壟中央,利于馬鈴薯的根系生長。
選用脫毒良種
良種與産量的關系十分密切。因此,選擇良種是種好地膜馬鈴薯的關鍵措施。所選種薯必須是早熟脫毒的良種,光是良種不脫毒,也是不能達到高産的要求。目前主要有以下幾個脫毒早大白、脫毒魯引1号,脫毒克新四号。
播前種薯處理1)曬種
為促進種薯種下後早發芽長壯苗,激發種薯内部物質活性,催芽前在陽畦或棚内保持20度條件下,進行曬種5~6天。
2)種薯切塊與消毒
為節省種薯,将較大塊的種薯按照芽眼順序,從尾部向頂部螺旋上切,每塊20~30克,切後放入600~800倍百菌清水溶液中浸洗5分鐘,撈出放在陽光下曬幹切面。也可使用40克左右的小整薯做種,因養分充足,頂端生長優勢,宜提高産量。
3)催芽
在栽種前20天左右,進行催芽。催芽可在陽畦、地窖或大棚内進行,即有保溫的場所。将處理後的薯塊,一層薯塊一層濕細土的方法堆至3~4層,最後一層用濕細土蓋好後,上面蓋一層地膜能保溫,溫度保持在15~20度。當芽長1~2㎝時即可栽種,也可在栽種前1~2天對發芽的種塊放在陽光下晾曬3~5小時,增強芽的抗性。
适時下種,合理密植
地膜馬鈴薯比露地種植可提前栽種20天左右,由于地膜的保溫增溫作用,既是種後氣溫低些,也不影響地下部分根系的擴展,當外界氣溫一旦升高,很快發芽出苗。具體下種時間可按10㎝土溫達7度以上時,或在2月上旬。最遲在中旬栽種完,晚了失去地膜種植的意義。
栽植的密度是構成産量的基本要素之一。因此,确保每畝有合理的株數,是高産的重要措施。采用大壟雙行種植模式,壟距84㎝,壟上交錯栽2行,行距20㎝,株距30㎝,每畝5200株左右。
下種後及時覆膜,覆膜要注意拉緊鋪平,垂邊壓緊,以免風吹破膜,漏氣不保溫,起不到覆膜的作用。
田管抓重點
(1)清芽扶壯
選擇晴天中午,将頂土的幼苗放苗出膜,同時進行清苗,将同種薯塊出土的弱苗消除,保留1~2個健壯芽苗,減少養分消耗,以利培養壯苗,集中結薯,提高薯塊的商品性。破膜放苗後用腐熟的土雜肥或細土壓在破膜處,以防漏氣降溫。
(2)控旺促壯
在生長過程中植株過旺的情況要進行控旺,促進地下部分生長,生長前期用奧普爾或稀土元素葉面肥噴施,促進根系下紮,莖葉健壯生長。特别薯塊形成階段,對有旺長田塊,用15%多效唑30克,兌水100斤噴霧。
(3)噴葉面光合抑制劑
在薯塊形成至膨大期,用60%氯化膽堿水劑10~20毫升加磷酸二氫鉀30克,兌水40~60斤噴灑葉面,連噴2~3次,間隔期10~15天。
(4)科學施肥澆水
馬鈴薯由于生長期短,隻要土壤肥沃,底肥充足,一般不在施肥,為促高産可在封行前結合中耕肥一次,每畝施磷鉀複合肥20~30斤。前期不澆水,在開花後,要保持土壤濕潤,幹旱缺水時可澆一次水,但遇大雨田間有積水時要及時排去。
适時收獲
馬鈴薯成熟标志是地上植株發黃,地下薯塊完全膨大,澱粉充足,這時可采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