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史川軒 編輯/ 鄢子為
“以前,大家認為PC是一個大批量、标準化的産品,其實,聯想在中國大概85%的生意是C2O(按需定制),根據客戶選擇的配置進行生産。”
5月8日,聯想集團副總裁、中國區商用大客戶業務總經理劉征透露,聯想合肥工廠生産ThinkPad筆記本的時候,能從官網上接到最小起定量1台的訂單,做到純粹定制化。
這種柔性制造水平基于數字化能力,“數據驅動是數字化轉型最重要的因素,所有決策都要基于數據,所有價值挖掘,背後的支撐都是數據。”劉征說,聯想正在扮演“數字化專家”的角色,幫助客戶獲取和分析數據。
聯想集團副總裁、中國區商用大客戶業務總經理劉征
面對企業的轉型需求,聯想選擇以智能物聯為突破口, “更靠近數據産生的現場”,加速邊緣計算設備的應用與創新,向外提供數字化服務。過去一年,劉征帶領團隊幫助100多家客戶,在多場景下打造各種基于物聯網相關的應用,服務的核心内容就是“數據”。
據介紹,聯想已形成完善的智能物聯産品組合,全面覆蓋數據采集、數據傳輸、數據處理三大領域,形成包含硬件設備、平台、應用、解決方案在内的多樣化智能物聯組合。
同時,其智能物聯設備面向制造、醫療、零售、餐飲、能源、教育等40多個應用場景順利落地,幫助客戶獲取最關鍵數據,将數據傳輸到應該去的地方,挖掘背後的商業價值,并以供應鍊和柔性離散制造能力,提供軟硬一體化技術支撐。
聯想的智能物聯設備組合
基于數據驅動需求,2019/20财年,聯想商用智能物聯設備營收斬獲超過55%的同比增長。
同時,聯想幫助企業挖掘數據背後的價值。對于不同成熟度的企業,提出了量身定制的個性化方案,比如,對于成熟度較高的客戶,聯想聚焦其核心痛點,提供智能物聯設備為主;對于缺乏平台化産品來應用數據的企業,聯想的大數據業務為其提供平台解決方案與數據智能服務。
劉征舉例說,國内一家非常大的餐飲連鎖企業,擁有約4000家門店,員工、店租成本的削減空間有限,其與聯想合作建立了一套能耗的管理系統,通過該系統,實時接入全國門店的能耗使用數據,計算出來波峰和波谷,優化方法。“在過去,它沒有這種設備形态類型獲取數據,将現場的工作流程數字化後,能在作業流程中,找到優化的部分。”劉征說。
在全國範圍内,聯想擁有包括2400餘家專業服務站、12000多名認證工程師在内的商用服務交付網絡,為企業轉型提供支持。《2019中國企業數字化轉型及數據應用調研報告》顯示,中國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整體處于起步階段,超過90%的企業内部存在數據孤島,約80%的企業不認可自身數據挖掘能力。
“我認為數字化轉型過程中存在幾個驅動因素,一是業務驅動,二是數據驅動……如何依靠數據做決策,是一個特别大的挑戰。聯想努力的方向,就是幫助企業在應用場景中采集數據、獲取數據,借助計算終端與平台,進一步挖掘數據價值。”劉征說。
同日,借助落地場景的演示與講解,聯想正式發布涉及工業計算設備、邊緣計算闆卡、邊緣計算網關、嵌入式計算設備、邊緣傳感終端五大智能物聯産品,聚焦于工業巡檢、智能會議室兩大典型場景,發布Lenovo AR/VR解決方案與Smart Office解決方案,進一步完善其智能物聯的産品和服務矩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