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在山邊長大,到了春天,田間地頭山腳下到處都是酸溜溜(學名酸模),酸酸的味道,夠酸爽,在物質貧乏的時代,堪稱解饞盛品!
酸模,别名:山菠菜、山大黃、牛耳大黃、野菠菜、酸溜溜、牛舌頭棵、水牛舌頭等。全草入藥,具涼血、解毒之功效;嫩莖、葉可作蔬菜及飼料。酸模的中藥價值非常高,酸模在夏秋季節采收,曬幹,作為藥用的藥材,酸模可以治療涼血、解毒、通便、殺蟲。
酸模高40~100cm,具深溝槽,通常不分枝。基生葉和莖下部葉箭形,長3~12cm,寬2~4cm,頂端急尖或圓鈍,基部裂片急尖,全緣或微波狀;葉柄長2~10cm;莖上部葉較小,具短葉柄或無柄;托葉鞘膜質,易破裂。花序狹圓錐狀,頂生,分枝稀疏;花單性,雌雄異株;花梗中部具關節;花被片6, 成2輪,雄花内花被片橢圓形,長約3毫米,外花被片較小,雄蕊6;雌花内花被片果時增大,近圓形,直徑3.5~4毫米,全緣,基部心形,網脈明顯,基部具極小的小瘤,外花被片橢圓形,反折,瘦果橢圓形,具3銳棱,兩端尖,長約2毫米,黑褐色,有光澤。花期5~7月,果期6~8月。
産于我國南北各省區。生山坡、林緣、溝邊、路旁,海拔400-4100米。朝鮮、日本、高加索、哈薩克斯坦、俄羅斯、歐洲及美洲也有。
酸模的營養價值
酸模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維生素C及草酸,草酸導緻此植物嘗起來有酸溜口感,常被作為料理調味用。酸模一般在夏、秋季采收,其食用部位是主幹和嫩莖葉,采摘後,用清水洗幹淨,然後放入開水中略微焯一下,撈出後可涼拌、炒菜。嫩莖葉味酸,可生食。
酸模的功效與作用
酸模味苦、酸,性寒,具有清熱、利尿、涼血、殺蟲的功效;主治熱痢、淋病、小便不通、吐血、惡瘡、疥癬。全草外敷,治皮膚病,内服解熱利大小便;浸液可做農藥;葉可喂豬。治涼血,解毒,通便,殺蟲。用于内出血、痢疾、便秘、内痔出血;外用治疥癬、疔瘡、神經性皮炎、濕疹。酸模因含酸性草酸鉀及某些酒石酸,故有酸味,其提取物有抗真菌作用。
酸模的做法
1、涼拌酸模葉
食材:酸模200克、精鹽适量、味精适量、醬油适量、白糖适量、麻油适量。
做法:
1)、将酸模葉去雜洗淨,入沸水鍋焯一下;
2)、撈出洗淨,擠于水切段放入盤内;
3)、加入精鹽、味精、醬油、白糖、麻油,拌勻即成。
2、土豆酸模
食材:土豆800g、雞蛋2隻、酸模80g、鹽3g、黃油适量、黑胡椒适量、香蔥适量、奶油适量。
做法:
1)、在烤箱中用60度将盤子預熱。将土豆條放在碗中與雞蛋和一半的酸模葉混合,加鹽和黑胡椒調好味道。
2)、用小火将黃油融化,把土豆條分批放入鍋中,形成直徑5cm的土豆塊,用中火每面煎4分鐘後取出。
3)、酸模做法:将黃油加熱融化後放入香蔥和剩下的酸模略炒,炒出香味。倒入奶油,繼續加熱。
4)、用攪拌棒将奶油打出泡沫,加鹽和胡椒調味,配合土豆塊蘸着食用。這道用土豆和酸模葉做的素食,滋味濃郁隽永,入口軟滑,味道雖然有些苦,可是滋味獨特,有空一定要試着做做,有機會和朋友一起分享。
酸模的食用禁忌
一般人群均可适用。
性味歸經:酸、苦,寒。功能主治涼血,解毒,通便,殺蟲。用于内出血,痢疾,便秘,内痔出血;外用治疥癬,疔瘡,神經性皮炎,濕疹。酸模中的維他命A和草酸含量非常豐富,吃起來有酸溜的口感,因此,酸模也被人們作為調料使用。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