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母乳活性物質存放時間

母乳活性物質存放時間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28 00:02:42

母乳是寶寶最好最有營養的食物,所以多數媽媽都是母乳喂養。

月子期間,寶寶吃的少,媽媽奶量足,很多媽媽都會用吸奶器把母乳吸出來,然後儲存起來,等後面再給寶寶吃。

對于休完産假的上班族媽媽來說,更是需要背奶。但吸出來的母乳能放多久?會不會變質呢?冷凍過的母乳應如何解凍和加熱呢?

母乳活性物質存放時間(一文講清母乳儲蓄)1

母乳冷凍後,會不會流失營養?

不少媽媽會擔心母乳被冷藏或是冷凍後,營養價值就會下降。

新鮮的母乳肯定是最好的,但盡管冷凍後母乳的成分會發生一些變化,但母乳中的活性成分也仍然是配方奶無法比較的。

其實,隻要掌握了正确的母乳儲藏方法和解凍方法,完全可以放心給寶寶喝儲藏的母乳。

新鮮母乳>冷藏母乳>冷凍母乳>配方奶。

母乳儲存的正确方式

從吸奶方式、母乳儲存容器、儲存方式、儲存時間每一步都很重要。接下來,我們就分别說下。

01用什麼儲存母乳?目前使用最多的就是儲奶袋和儲奶瓶。不建議使用玻璃瓶,以防凍裂。使用儲奶袋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盡可能地排淨袋中的空氣,并且把密封條密封好,标注好吸奶的日期和時間。現在有些品牌有能夠連在吸奶器上的儲奶袋,可以直接把奶吸到儲奶袋裡,用起來會更方便。儲存需注意:① 冷藏或冷凍母乳時,每次的量建議盡量分小裝,一份在60~120毫升左右,以免解凍太多浪費。② 母乳冷凍時會膨脹,容器不要裝太滿,留1/4的空間。③ 根據标記的日期和時間排先後,日期早的排前面,優先吃日期早的。 ④ 不要重複使用儲奶袋。

02吸奶前準備

首先,媽媽要在吸奶前洗手。

其次,選擇合适的吸奶器,吸奶器有手動的、電動的、單邊的、雙邊的。電動優于手動,雙邊優于單邊。

還要給吸奶器進行清潔和消毒。每次用之前都要清洗吸奶器,所有的零件都應拆開清洗,清洗後徹底風幹或是用廚房專用紙巾擦幹。每天消毒一次即可。

母乳活性物質存放時間(一文講清母乳儲蓄)2

03母乳可儲存多久?

不同儲存條件下,母乳安全存放的時間也不同,比如溫度不一樣、周圍環境的清潔程度等等都會影響到最後它能安全儲存的時間。

室溫(25℃):新鮮母乳最多放置4小時,解凍後的母乳在室溫下需在2小時内飲用。

冷藏:24~48小時,建議最多存放24小時。因為電箱冷藏室經常開關,溫度不是很穩定。

冷凍:3~6個月,超過12個月就直接丢棄吧。

母乳活性物質存放時間(一文講清母乳儲蓄)3

來源:《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

儲存注意事項:

①盡量放在冰箱内部,不要放在靠外的位置,靠外的位置溫度變化大。

②專門騰出一層放母乳的地方,不要和日常食物、肉類放在一起。

3冷凍母乳的解凍和加熱

不少新手媽媽在解凍和加熱母乳有着不少誤解以及錯誤的做法。那正确的做法是什麼呢?

我們先講下如何解凍。

冷凍的母乳,有兩種解凍方式,第一種放在冰箱冷藏室裡解凍,另一種是用冷水解凍。

劃重點!!!

在冷藏室解凍不要超過24小時,通常8小時左右就可完成解凍。

解凍後的母乳要在24小時内喝完,喝不完直接扔掉,不可以再次冷藏或冷凍。

解凍後的母乳在室溫下最多保存2個小時。

解凍後的母乳不能再次冷凍!

母乳活性物質存放時間(一文講清母乳儲蓄)4

解凍之後就是加熱。不要用火直接煮沸或是用微波爐加熱!也不要用很燙的水溫奶!!!

因為高溫會損害母乳的營養和保護功能,而且還可能燙傷寶寶。

要用溫水(40)左右來溫奶,可以直接将儲奶袋放在溫水裡加熱後,倒進奶瓶,也可以先倒進奶瓶後加熱。

最好的加熱方法是用恒溫溫奶器,設置好溫度,直接加熱到合适的溫度,方便又省事兒。

有的家長習慣提前溫好,等寶寶吃的時候可以馬上喂。這樣做不是不可以,但一定要注意放置時長。在室溫下,最多放置4小時,若是在溫奶器中,比較容易變質,最好2小時。

再次劃重點!!!

加熱過的母乳,若一次性沒有喝完,直接丢掉,堅決不能進行再次加熱。

因為母乳是有菌的,存留時間長會滋生大量細菌,很可能會導緻寶寶腹瀉等問題。

有的媽媽會問,冷凍的母乳出現分層是不是也不能喝了?

通常情況下,儲存過的母乳,都可能會出現分層情況,形成乳水和乳脂兩層。可以在解凍後,輕輕搖勻就好了。

那為什麼解凍後的母乳,有股肥皂味或是腥味呢?

這是由于母乳中的脂肪被分解導緻的,不是變質了,同樣可以正常飲用。但是,如果母乳聞起來有股酸臭味,那就是變質,不能再給寶寶喝了。

另外,乳汁的顔色會随着媽媽的飲食結構發生變化,你可能發現乳汁發綠或者發藍,這些都是正常的,不必擔心。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