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 80小時候常玩的遊戲有哪些?當路過某條小巷,某個小攤的旁邊,,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70 80小時候常玩的遊戲有哪些?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當路過某條小巷,某個小攤的旁邊,
腦海裡總會翻湧起一些美好回憶。
那些童年的回憶,模糊又覺得有趣,
頓時回味無窮...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兒童節,
今天,小編為大家盤點一下70、80後小時候玩的簡單粗陋,卻給我們帶來無窮樂趣的小遊戲!
滾鐵圈
在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盛行于全中國。玩家手捏頂頭是"U"字形的鐵棍或鐵絲,推一個直徑66厘米左右的黑鐵環向前跑。有的還在鐵環上套兩三個小環,滾動時更響亮。鐵環的動作有一定的難度,需要一定的技巧。
以前誰是滾鐵圈高手,在小夥伴裡的地位那可是相當高的!
打彈弓
打彈弓最受男孩子們喜愛,找個樹杈,剝皮,拴上皮筋和布兜,就能拿石子打鳥,打樹上的知了(各位家鄉管知了叫啥,反正小編家那邊叫:maimaiga兒)不過可得要好好瞄準,以前經常有彈到人或者射到别人家裡的情況...
打沙包
找個舊襪子舊布頭裝點沙,聚集一群小夥伴混戰!
小編以前跟小夥伴玩的時候,一心隻想接住沙包給自己加一條命或者複活被打中離場的小夥伴。有時候一玩就是一下午,伴着慵懶的午後陽光,盡情的揮灑汗水。遠遠望去一片歡聲笑語。衣服被沙包砸的滿是泥濘的我們,是如此的簡單快樂。
跳房子
在20世紀50年代至80年代相當普遍,在有些兒童遊樂場、公園和小學操場等都會有跳房子的位置。有時就算在一塊空地上,隻要有一根粉筆或樹枝,小夥伴亦會在地上畫起“跳房子”的九個格,然後一起玩。
隻要在地上畫個“房子”,單腿雙腿跳一下午都不累呢!小編才不會在自己“蓋”的“房子”裡休息片刻,一定要把所有人都跳趴下~(笑)
踢毽子
幾根雞毛幾個銅錢能踢一個假期,各種花式動作,左右開弓,你來我往,好不暢快,小編記得小時候有次踢毽子想來一招天外飛仙,由于叉腿角度過大,褲裆裂開了...(都怪褲子的質量不好,嗯,沒錯!)
跳皮筋
可三人至五人一起玩,亦可分兩組比賽,邊跳邊唱非常有趣。下課鈴一響就心癢癢,一定要和小夥伴跳上幾盤。那個時候即使想當人柱子,都排不上隊呢。
小編總能想起來那美好的畫面:小時候心儀的女生總是跳的最顯眼,銀玲般的笑聲中,還伴着洗腦的“二八二五六,二八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
而現在,70、80後的我們,經曆了社會的變遷,生活的辛酸,每每想起它們,就會深深回憶起我們那單純又美好的童年...小時候伴随我們長大的遊戲,也成了那個時代的曆史見證。
随着網絡時代的來臨,開始興起了單機鬥地主,挂金鈎,俄羅斯方塊,魂鬥羅...記得二十年前的夏天,在家吃着西瓜,打着鬥地主是最快樂的時光了...
誰說兒童節隻是孩子的專屬,我們那顆未泯的童心依然如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