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晚6點半,在江北區重慶IFS國金中心,伴随着閃爍的大燈,一座“特别”的大橋亮了!
這座“千厮門大橋”長26米、高22米。由兩位法國藝術家帶領着200多名重慶市民及高校志願者,用紙闆和膠帶,耗時4天制作藝術品組件,9小時連續搭建完成。
這座“千厮門大橋”有何來頭?
它是第四屆中法環境月系列活動“紙闆上的城市”重慶站所創作的視覺藝術品。此次活動由重慶國金中心與法國駐成都總領事館攜手打造。兩位來自法國的造型視覺藝術家Julian Röhl及Lionel Puddu親臨重慶,與全市志願者一起用紙闆打造山城的地标建築——千厮門大橋。
“前幾天就關注到了這個消息。”家住江北區觀音橋的王先生告訴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他對于用紙闆搭建大橋的事情有些不可思議。在他看來,千厮門大橋的主塔建築很高,如何僅靠紙闆搭建就能讓它屹立不倒?
Lionel Puddu介紹,這是他第一次參與搭建斜拉橋,難度較大。不過在重慶志願者的努力下,他的構想得以實現。
為了完成這個藝術品,他們用了1400個紙闆,300卷膠帶,用時4天完成組件制作。
為什麼會選擇橋作為此次作品?
Lionel Puddu表示,重慶是“橋都”,而千厮門大橋極具藝術美感。而橋梁又象征着交流與傳遞,這與此次中法環境月系列活動的理念所契合。
“紙闆上的城市”是一個環保共建活動,來自法國的造型藝術家奧利維埃•格羅斯代特在旅行中随性而動,因地制宜,構思出用包裝紙箱闆搭建的巨型建築,邀請當地志願者一起動手完成創作。通過利用可循環使用的環保材料——紙闆,在僅使用裁紙刀和膠帶的前提下,去建造城市。
活動旨在引導大衆關注我們所在的城市,關注環境和環保,增強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在搭建完成後,參與者将共同參與拆除,并對材料進行回收。
10月11日至14日,在工作坊期間,Julian Röhl及Lionel Puddu通過圖片和視頻從藝術層面講解建築的結構特點,并與志願者一起制作藝術品物件。在過程中,志願者們與法國藝術家親密接觸,零距離感受跨國文化的工作氛圍。在此過程中,志願者們将嘗試學習從未挑戰過的手工趣味和建築技藝。
自2002年起,奧利維埃•格羅斯代特就開始專攻紙闆紀念性建築物的設計和建造。在他的指導下,超過六十個城市模型被全世界衆多參與者建造起來:不僅在馬賽,圖盧茲,巴黎,還到了日内瓦,英國,魁北克,斯裡蘭卡,新西蘭和中國。這些模型,旨在讓參與者思考——城市治理中,作為市民應扮演怎樣的角色,如何建造公共空間。
作為今年中法環境月探讨“城市的變遷”開展的主題活動,“紙闆上的城市”在中國五座城市巡回舉行,分别為武漢、上海、哈爾濱、長沙和重慶,重慶IFS是本次巡回活動舉辦的第五站目的地。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錢也 攝影 平索茜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