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貼一下學術版界面,專業背景:生物技術
首先必備app必須要有,諸如什麼 PDF expert,Notability,mindnode等。
其次分類給大家介紹用途:
1、用于看電子版英文原版課本的 PDF Expert (國民學術軟件之一)
英文原版電子版課本多為PDF格式,頁數很多而且一般都有定位目錄,因此用PDF Expert可以很方便定位到目錄所對應的章節和頁碼。我個人很喜歡将PDF expert 代替另一款國民記筆記軟件Notability,因為我個人很喜歡直接在書上對應知識點旁邊記筆記,這樣可以和出處對照起來看,如果是用notability導入電子書會失去目錄。
其次,在PDF expert裡利用iPad自帶的字典可以查詢專業詞彙的意思與起源,幫助你更好的理解學術英語。比如下圖利用該軟件選取查詢詞彙 nor,在iPad自帶字典裡給出定義,nor作為前綴的意思是 “去除一個甲基”,同樣的,在查詢epinephrine時,在單詞起源一欄裡可以知道專業詞彙的構詞法與各部件的意思。
因此,PDF Expert與iPad OS Dictionary結合可以讓你高效地學習和理解專業教科書裡的知識。對于留學海外的同學來說未嘗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2、用于應急輕量化辦公的Office全家桶,iWork全家桶以及Texpad
Office或是iWork是要根據使用環境來決定的,就個人目前而言,周圍人大多數都使用Windows系統,因此在做ppt彙報、處理表格數據以及撰寫一些報告時,為了更好的兼容性,選擇使用Office。而在去年參加iGEM時候,我們的小團體清一色全都是macBook iPad,因此,使用iWork小組協同辦公簡直不要太爽!
Keynote協同完成,當時小組四人人手一部Macbook人手一部ipad pro。這樣的學術小組,很舒服!
很懷念當時在波士頓四個人準備Presentation的時候!
當年的iGEM大合照,猜猜我在哪裡?
另外,iPad的Presentation可以作為Mac Presentation的Remote pad,這使得你能夠将ipad作為一個可以在投影幕布上書寫圈畫的副屏
iPad作為remote副屏,在做學術演講或者presentation時,你可以站在舞台中間手持一個iPad,如果忘記了稿子,那麽也可以在這塊副屏上偷偷看幻燈注釋或者在幻燈上用Apple pencil畫出希望給聽衆傳達的重點
這樣,你就能拿着你的學術iPad,自信地在舞台上踱着步子來分享你的idea,就像TED演講那樣,而不是定定站在電腦屏幕前念ppt。
要實現這個功能,需要在Mac上開啟remotes
無論是用Office還是iWork,為了在iPad上應急辦公,你都需要一個網盤。對于Office而言,One Drive和iCloud都是不錯的選擇,而iWork iCloud組合,則是能夠充分發揮蘋果系列之前所提及的“生産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Office系列中,Outlook是一個很不錯的郵件Hub。我之所以用它,是因為它顯示出了iPad自帶郵件應用的無可比拟的優勢:1, Outlook關聯谷歌郵箱後,不用虛拟專用網絡也能接收郵件,而自帶郵件應用不行。2,Outlook可以關聯校園郵箱,而自帶郵件應用不行。
那麼,作為一個學術iPad,将私人郵箱和官方郵箱整合進一個hub裡可以讓你很方便地接收多個郵箱裡的郵件,同時,重要的一點也是不會讓你錯過任何一封重要郵件。
介紹完了Office和iWork,那必須要介紹寫論文的神器Texpad了,如果說想在iPad上用Latex排版,那麼Texpad一定是必備軟件。
個人而言,大部分寫代碼寫文字都是在Mac上完成的,iPad上隻是用于臨時修改或編輯(建議配鍵盤)。另外,Texpad IOS版本地不支持XeLatex,因此需要用雲端typeset,但親測typeset不出來。因此如果想在iPad 上用Texpad撰寫報告與論文,應當避免使用XeLatex。
用Texpad寫的實驗報告
3、用于上網學習的Mooc、Coursera、iTunes U、萬門大學等
搞學術,怎麼能不上課呢?很多課是大學裡面不一定面面俱到都給你開的,開的也不一定是你專業計劃裡的,有時候往往在實際使用時才發現自己的知識儲備不夠用了。那麼利用iPad移動學習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首先,iTunes U裡面的課不是很多,而且都是不同國家的,但是總能找到一些精品的通識課,可以帶你很好的入門。
中國大學Mooc上過大學的都用過,就不贅述了,就是iPad版的App。想上什麼課就上什麼,課程挺多挺豐富。Coursera(後續補充)。
4、閱讀管理文獻的Endnote
在iPad使用Endnote需要用電腦版的Endnote以及Endnote賬号,在電腦端登錄Endnote後會同步電腦端的文獻并上傳至Endnote雲盤裡,這時候在iPad版Endnote中登錄賬号,就能把電腦端的文獻庫同步到iPad裡了。并且,iPad版的Endnote也可以直接在文獻上進行批注和記錄,同樣可以利用系統自帶字典查詞,部分功能類似PDF expert,但各有千秋。
5、給你論文、報告畫圖的圖片處理相關軟件:PS、AI、Procreate、Sketchbook等。
不會畫圖的學術狗不是一個好的藝術家,你需要在你學術型iPad上添加幾抹藝術氣息。PS/AI是首選(不過确實是貴),另外iPad版目前AI還沒上架,可以用Adobe Draw來代替,免費,可以在iPad上繪制矢量圖。PS目前上架,需要訂閱。 Procreate、Sketchbook功能類似,可以根據喜好選擇,玩法也很多,簡單畫一畫學術圖是不是有點大材小用了?
好像畫的有點醜。。。
6、連接遠程服務器的Termius
感覺很多專業都離不開計算機和代碼,生物專業也不例外。你不能指望用iPad來跑程序跑模型吧,用學術型iPad遠程連接你的服務器來實現吧!
7、享受單純打字樂趣的IA Writer
iA Writer類似于Bear,但比Bear簡潔,Bear過于花裡胡哨,不符合學術簡約氣質。
iA Writer使用Markdown語法,生成的TXT文件可以直接保存在iCloud裡,軟件一次購買,無需訂閱。記筆記、記單詞、靈感來了要寫一寫什麼的時候,iA Writer給你最純淨的打字體驗。
8、功能很多各個學術領域都涉及的WolframAlpha
功能太多,可挖掘的玩法也就很多,那麼在學術領域,WolframAlpha可以幫助你很快的計算出一個函數或者積分,比如生物狗普遍到後期數學就不會特牛掰,簡單的積分也要回去查積分公式,這時候為了保證不出錯而且不用花時間回頭查公式,用wolfram alpha來幫忙解一下模拟出的函數簡直是數學不好的生物狗福音。說到底就是懶(哈哈哈哈)
9、管理你課程、考試、作業的 iStudiez Pro
它是一個很棒的課程表工具,不僅可以添加課程授課講師的信息、還能給這門課程添加學分、考試、作業、時間、地點、單周上課還是雙周上課等很多的課程細節信息。同時它能将這些已經編輯好的課程信息整合進系統自帶日曆,并同步到你所有蘋果設備中去。如果你有Apple watch,看一眼手表,就知道接下來要上什麼課了。有了它,忘記去上課根本不存在的,甚至他還能提前一周告訴你該準備複習哪門課的考試了,今天有沒有作業,作業什麼時候截止等等。
補充:關于如何具體輸入成績問題。
首先你的這門課裡設置好了平時作業和考試的項目,然後需要在課程詳情裡面點擊grade标簽進行設置。設置不同的比重标簽,比如考勤占20 percent 期末考試占80 percent。在credits裡面可以設置這門課的學分。
如圖所示,接下來,在這門課程下的不同作業和考試下面設置好比重和分數,那麼總成績會自動計算
如何錄入分數:
10、總結與發散思維的Mind node
搞任何一門學術,都離不開總結與發散性思維的訓練,那麼Mind node可以将你的ipad作為一個制作與查看思維導圖的工具。
11、随便寫寫畫畫記一記筆記的Notability
理想中好看的筆記
曾經我也閑的無聊花裡胡哨做過這樣乍看之下好好看的筆記,但真實情況不實用,費時間,而且知識太多這樣搞肯定不行。
實際情況呢,基本上筆迹是龍飛鳳舞,後來拿notability用來給課件做批注了,用它的原因是可以錄音(英文課程總是害怕走神漏掉老師講的,先錄音,聽不聽再另說,萬一聽呢,實際結果是有的會聽有的不會),并将音頻和筆迹同步播放顯示,當再一次回顧時可以身臨其境,考前複習的神器,當然還是建議上課好好聽,能不額外花時間去重新回顧就不花額外時間。
綜上11個核心APP,即可滿足各個領域學術方面基本需求,部分領域更細化的一些軟件,由于個人背景限制,就隻能介紹一些生物相關的了,後續更新補充。(另外再找個時間寫一個mac必備學術軟件,哈哈哈)
補充:很多人問iPad上Matlab相關問題,這裡解答一下,iPad主打輕量辦公,因此Matlab也是輕量化的,which means 它需要依托其他 諸如雲端或者同一網絡下電腦端的Matlab來運行,而iPad版就是可以用來應急臨時查看修改和保存代碼的,運行當然OK,不過本質不是在iPad上跑。
補充2: 看到有人問我畫分子式和數學公式的了,那麼這裡補一下。下圖四個軟件不錯。免費無廣告
如何在iPad上寫化學結構式?其實在幾年前Chemdraw是有ios版本的,叫CDSL和Chem3D,但是在17年官方宣布不再提供ios版并從app store下架。
轉而提供ChemCloud服務,從而突破了系統限制。ChemCloud需要購買正版服務。那麼學生黨首先可以看自己學校有沒有提供chemdraw等相關服務。如果沒有也不用急,下面介紹兩個免費版的。
首先是 Molecule,它是一款能繪制結構式并實時顯現出MW和Formula以及各元素所占比例的軟件,畫好的圖可以保存成可編輯文件或圖片。
可以畫結構式并自動實時計算出分子量的 Molecule app
另一款是KingDraw,但是目前沒有開發界面大小适用于iPad版的。現有版本是适用于手機顯示屏大小的。(偷偷希望這答案火起來,然後被更多人看到,大家去給開發者留言要求開發iPad分辨率版本,人多力量大,哈哈哈)
對于數學公式,其實我并不很經常使用iPad來寫數學公式,一個是通過軟件寫出的公式兼容性可能存在問題,即使是在電腦端,對于複制粘貼後放在另一款軟件諸如word或者pages是否保持原樣輸出都存在問題,更别說iPad了,但也不好說的太絕對,至少以前是不兼容的,好久沒再這樣試過,如今怎麼樣也不清楚了。因此一般如果論文裡涉及數學公式,我都是用latex代碼來搞定的,但是latex代碼不熟悉或者不會怎麼辦?沒關系,學些基本的夠用,複雜些的有snip,盡管現在snip軟件界面大小隻适用于手機,但是瑕不掩瑜。(快去給開發者留言)
它通過識圖的方式來識别數學公式(識圖準确率非常高),并将數學公式自動轉換成latex代碼,複制粘貼進texpad裡,既不存在兼容性問題,又能美觀輸出公式。這個軟件在iPad和Mac上都有。數學專業的同志們,在iPad上裝有snip texpad,可以說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在iPad上寫論文了。
當然,如果還是想在iPad上打數學符号的話,可以用sci鍵盤
最後獻上我的學術iPad
上千收藏
收藏完了點個贊再走呗?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