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微塑料能被人體排出嗎

微塑料能被人體排出嗎

健康 更新时间:2024-07-21 12:20:41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朱萍 實習生 王馨漪 徐茂楠 北京報道“人類對環境投之以塑料廢棄物,環境報之以微塑料。”

琳琅滿目的瓶裝飲料,精緻、多樣的外賣餐盒,廉價好用的塑料食品袋……在人們越來越快節奏的生活中,塑料制品憑借着出衆的便攜能力,大大便利了人們的生活。然而,人們似乎正在為這種便利付出代價。

4月7日,在一篇發表在環境科學領域頂刊《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上的研究論文顯示,來自英國赫爾大學領導的研究團隊首次在活人的肺部深處發現了微塑料。

其實,這已經不是第一次在活人的體内發現微塑料了。早在3月25日,發表在另一環境科學領域頂刊《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的研究論文顯示,來自荷蘭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領導的研究團隊首次在人類志願者的血液中發現了微塑料。

微塑料,已經不僅存在于山川和河流中,存在于空氣和食物中,甚至存在于人類的血液和器官裡。在這個被微塑料浸染的環境,“限塑令”開始推行,研究者也在推動可降解塑料,但人類可以抵擋住塑料的滲透嗎?微塑料對人類的健康是否有不利影響?

肺部和血液中竟然有微塑料?

微塑料,最早是由英國普利茅斯大學的Richard Thompson在2004年提出,通常是指直徑小于5毫米的塑料碎片。微塑料大約相當于鉛筆末端的橡皮擦,這些微小顆粒可以漂浮在空氣中、自來水或瓶裝水中,以及海洋或土壤中。人們在家中或活動頻繁的戶外區域都容易暴露于較高濃度的微塑料環境中。

由于體積極小,人們很難注意到它的存在。随後,由于其在海洋環境中的廣泛存在以及對生物産生的各種危害,微塑料作為新型污染物才開始受到學者的廣泛關注。

4月7日,在《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上的一項研究中, 來自英國赫爾大學領導的研究團隊首次利用μFTIR光譜技術發現滞留在活人肺部深處的微塑料。

這項研究中最有力的一項發現是,在13個活體人類肺組織樣本中,有11個樣本中發現了39個微塑料顆粒(每個顆粒的大小至少為3微米)。

研究作者之一、英國赫爾約克醫學院呼吸醫學高級講師勞拉·薩多夫斯基(Laura Sadofsky)也表示,之前在人類屍體解剖樣本中發現了微塑料,但此次是第一個在活體肺中發現微塑料的有力研究。

在檢測到的微塑料中,有12種聚合物類型,其中聚丙烯PP(23%)、聚對苯二甲酸類塑料PET(18%)、Resin樹脂(15%)和聚乙烯PE(10%)最為豐富。在組織樣本中确定的所有MPs為纖維(49%)、碎片(43%)或薄膜(8%),在組織樣本中确定的MP顆粒的平均顆粒長度為223.10±436.16μm(範圍12-2475μm),平均顆粒寬度為22.21±20.32μm(範圍4-88μm)。

這12種聚合物類型,它們有多種用途,據悉,PP廣泛用于外賣餐盒、保鮮盒、和部分奶瓶,PET則通常用于礦泉水瓶、飲料瓶和各種家用電器的外觀等。

微塑料能被人體排出嗎(人體肺部和血液中發現)1

微塑料能被人體排出嗎(人體肺部和血液中發現)2

(圖片來源于英國赫爾大學研究團隊的論文。上圖圖A為聚合物類型;上圖圖B為微塑料形狀;下圖為從人肺組織樣本中鑒定的MP 微塑料圖像:A、B、C 和D 分别為PET、PUR、 樹脂和PAN;E和F為未識别的微塑料)

而在研究中一個有趣的現象是,與女性患者相比,男性患者的微塑料水平也要高得多。

并且,所有來自男性的樣本都含有微塑料,而來自女性的五分之二的樣本沒有微塑料。但由于該研究的樣本量較少,未來可能需要更多的分析來探索這一差異。

此外,英國赫爾大學研究團隊研究表明在肺的上部發現了11個微塑料,在中部發現了7個,在肺的下部發現了21個——這是一個意想不到的發現。雖然這些微塑料隻發現了少量,但它們存在于整個肺部,在肺組織越下部區域,通常污染越嚴重。而在肺部這麼深的地方,塑料顆粒出乎意料地大。

微塑料能被人體排出嗎(人體肺部和血液中發現)3

(研究概要示意圖)

而值得注意的是,根據英國頂級呼吸醫學Thorax雜志研究表明,隻有物理直徑小于3μm的顆粒才能進入肺泡區域。而在英國赫爾大學領導的研究團隊的這項研究中,在肺樣本中檢測到長度為12至2475μm、寬度為4至88μm的顆粒,理論上,這些顆粒太大,不可能存在,但仍然存在。

此研究結果表明,吸入是人類接觸微塑料的常規途徑,我們呼吸的顆粒可能比專家假設的要大。

研究作者之一、英國赫爾約克醫學院呼吸醫學高級講師Laura Sadofsky博士表示,在活人肺部發現微塑料是十分令人驚訝的。“以前曾在人類屍體解剖樣本中發現過微塑料。但我們沒有想到會在活人肺部較深的區域發現如此多的微塑料。因為肺下部區域的氣道非常小,我們本以為這些尺寸的塑料顆粒在進入肺部深處之前會被過濾掉。”

Laura Sadofsky指出,這些數據在空氣污染、微塑料和人類健康領域提供了一個重要進展。這些信息可以為實驗室實驗創造現實條件,以确定其對人體健康的影響。

其實,這并不是微塑料第一次在人類體内被發現。

不久前,在一項發表在環境科學領域頂刊《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上的研究顯示,來自南京大學環境學院污染控制與資源化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研究團隊調查了來自中國11個省市參與者的糞便樣本,發現經常喝瓶裝水、吃外賣食品以及工作性質為粉塵暴露的參與者,其糞便中的微塑料更多。此外,體内微塑料含量的升高還可能會加劇腸道炎症。

3月25日,在發表于《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的一項研究中,來自荷蘭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領導的研究團隊則首次在人類志願者血液中發現了微塑料。

在研究中,研究人員招募了22名健康志願者,通過靜脈穿刺獲得全血樣本。在排除血液樣本受到污染的可能性後,研究人員在17人(77%)的血液中檢測到了可量化的微塑料,平均每毫升血液中有1.6微克。其中最常見的塑料為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苯乙烯(PS)、聚乙烯(PE)、聚丙烯(PP)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PET、PS和PE的占比分别達到50%、36%和23%。這其中,PS被廣泛用于食品包裝材料,PE多用于包裝薄膜和塑料袋,PMMA則常用于電子設備和照明設備的外觀。

研究人員表示,微塑料在血液中停留的時間是未知的,因此它們在人體内如何傳輸,如何作用還需要進一步研究。而微塑料是否存在于血漿中或由特定的細胞類型攜帶,以及這些細胞在多大程度上參與将微塑料穿過粘膜轉移到血液中也有待确定。

英國國家海洋學中心研究人為污染物的Alice Horton博士在評價這項研究時表示,這是一個令人擔憂的發現。“因為微塑料已經在實驗室中被證明可以在實驗條件下引起炎症和細胞損傷。這項研究證明了微塑料不僅在整個環境中彌漫,而且也在我們的身體中彌漫。這種情況的長期後果仍不清楚。”

該研究負責人、阿姆斯特丹大學生态毒理學專家迪克·維塔克也表示,目前還不清楚這些微塑料接下來會從血液流向何處。微塑料能否被清除,是否會聚集在某些器官内,甚至通過血腦屏障,還猶未可知。

微塑料如何進入人體?

作為食物鍊頂端的生物,人類的食物可能會累積多種元素或毒素。微塑料被水生生物攝取從而進入食物鍊、最後進入人體,可能是人類攝入微塑料的主要途徑之一。比如扇貝等低營養級水生生物,由于在攝食過程中隻能判斷顆粒物的大小,可能會攝入微塑料。此外,食鹽等食物中也含有微塑料。2015年,上海華東師範大學的研究人員收集了15個品牌的3種食用鹽,發現樣品中均含有種類豐富的微塑料。

另外,微塑料還可以通過水環境進入人體。曾有研究者對中國多個城市的自來水樣品進行檢測,發現各樣本均存在呈碎片狀、纖維狀和球形等不同形狀的微塑料。作為人體代謝的基礎物質和必要環境,一旦在飲用水中存在微塑料,人類暴漏與微塑料的風險就會大大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人類在呼吸、接觸物品的同時就可能接觸微塑料。中國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李明菊等人曾在文章中指出,一個輕度活動的男性每日可吸入微塑料顆粒接近300個。在肺癌患者的癌組織和鄰近的肺組織标本中,通過病理檢查也可見到纖維素和塑料微纖維。另外,人類在接觸一些看似不起眼的物品時也可能沾染微塑料。2017年,我國學者進行的市場調查發現,7.1%潔面和2.2%的塑料外包裝沐浴産品含有微塑料,比如牙膏、磨砂膏和防曬霜等。

長期以來,塑料一直被認為是一種惰性物質。人們認為,微塑料在進入人體後,會經過胃腸道、膽道被排洩出體外。然而,有動物研究表明,小于10μm的微塑料可以穿過細胞膜進入循環系統,并到達其他組織。其實,微塑料确實可能通過循環系統到達全身各個器官。此前已有研究證實,人類胎盤對50、80和240納米的聚苯乙烯和聚丙烯微塑料具有滲透性。

盡管目前還沒有足夠的證據确認微塑料對人類的毒性,但塑料制品在生産過程中有時會被摻入各種有毒添加劑來提升性能。同時,微塑料的疏水性和高表面積使其能夠吸附積累持久性污染物,形成毒性集合體。随着微塑料進入人體發生釋放,可能會對人體造成傷害。

目前,已有不少研究者對動物進行微塑料暴露實驗,證明了微塑料可能造成炎症和細胞損傷等。盡管對于微塑料是否危害人體健康尚無研究證實,但有研究人員擔心,長期暴露于微塑料中會對人體細胞造成損害。

可降解塑料可期?

實際上,塑料已經滲透于各大領域,但大範圍地使用塑料,使得未被妥善處理的塑料垃圾在全球造成了嚴重的污染問題,最終也讓微塑料出現在人的身體内。

為緩解塑料污染問題,也有相關“限塑令”頒布,與此同時也有研究者試圖以研發出可降解塑料,期待其替代傳統的不可降解塑料。

根據《可降解塑料制品的分類與标識規範指南》(中輕聯綜合[2020]284号文),可降解塑料即“在自然界如土壤、沙土、淡水環境、海水環境、特定條件如堆肥化條件或厭氧消化條件中,由自然界存在的微生物作用引起降解,并最終完全降解變成二氧化碳或/和甲烷、水及其所含元素的礦化無機鹽以及新的生物質(如微生物死體等)的塑料。”

據《遼甯日報》4月5日報道,經遼甯省委批準,《省人大常委會2022年立法計劃》正式執行。立法計劃包括13件立法論證項目,《遼甯省禁止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規定》位列其中。

此前,關于塑料污染治理的立法,海南、山西、河南已經先行先試。

如2022年1月5日,河南省公布了《河南省城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辦法》,并于2022年3月1日起施行。辦法第十六條規定:依法禁止生産、銷售和使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制品。第十九條規定,餐飲服務提供者和餐飲配送服務提供者不得主動向消費者提供一次性筷子、調羹等餐具。

2021年7月29日,山西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通過《山西省禁止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規定》,并将于2022年7月1日起實施。規定明确了禁止、限制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實行名錄管理。

不過,在2021年12月10日,在2021年(第十六屆)國際塑料工業新材料、新工藝、新裝備行業峰會上,有專家提出,各地執行标準不一,就算同一個城市不同行政區也執行不同的标準,一些官方反饋的信息也是無标準可依。

工程塑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總工程師季君晖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我非常希望環保部盡快出台全國統一的技術指導标準和文件。現在各個省推行的标準是不一樣的,各省之間質量要求不一緻,這會對行業産生緻命打擊。”

與此同時,生物降解材料研究院研究總監陳彬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可降解塑料的目标不是要完全替代傳統塑料。中國每年有8000萬噸的塑料制品,但可降解塑料目前産能隻有40萬噸,産量隻有20萬噸左右,行業的承載能力還有限,我們期待在部分一次性塑料制品領域,去替代傳統的不可降解塑料,但即便在這個領域,也有一個逐漸進展的過程。”

更多内容請下載21财經APP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