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亂用繁體字

亂用繁體字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08 08:34:25

亂用繁體字?玉淵雜譚王進玉,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亂用繁體字?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亂用繁體字(繁體字的文化承載不應被過度放大)1

亂用繁體字

玉淵雜譚

王進玉

去年的這個時候,有一份《關于在全國中小學進行繁體字識讀教育的提案》引發關注。教育部前不久在官網公開相關答複,提出“學校教學應依法使用規範漢字,但在中小學經典閱讀和書法教育中,會涉及繁體字教育有關内容”。

其實關于漢字的簡化,自古有之,甚至曆朝曆代都做過相關工作,民間更為流行。衆所周知,在漢字自身的演變中,最明顯的就是“隸變”,即由篆書變為隸書,使得字體更趨于簡單、規範、方正,因此隸書也被稱為“篆之捷”。總的來講,文字的簡化主要是為了實用,方便學習、辨識、普及、推廣、交流之需,并且要清楚,簡體字并非随意簡化的,也具有它很強的曆史繼承性、體系性和深厚的群衆基礎。

不過對此有人會說,漢字簡化破壞了傳統,影響了傳統文化的傳承,會出現“因簡害義”“有損漢字的藝術美和規律性”等問題。不可否認,的确存在這些情況,畢竟一些繁體字比其簡體字在音形義等方面都表現得更加豐富,更具内涵,而且古代也有“漢字六書”之說,其中包括了造字法和用字法。就是說在漢字自身發展體系中,存在着創造漢字與使用漢字的相關規律及法則,我們應該予以尊重,甚至很好地繼承與發揚。但倘若放在全球一體化的當下大文化、大交流體系中,從時代背景以及傳播學等的角度來看,過分強調繁體字的這部分意義就顯得有些不合時宜。

很多人總愛用“愛無心,鄉無郎”等說辭來予以反駁,甚至将現代社會某些不良風氣直接歸咎為漢字簡化的後果,不免太過牽強。我們不能過分誇大繁體字的某些功能,放大它們的部分作用和意義,更不能做出一廂情願的理解,否則這也是對傳統文化膚淺認識的體現。

古人在創造這些漢字時,有着特殊的曆史背景,更多是根據當時所處的生活環境、語言表達習慣等而得來的,也是為了易于交流、記錄、傳播和理解,但社會在發展,尤其當下,曆史背景、生活環境、交流方式等都發生極大改變。首先,如果我們僅從會意字方向去理解漢字,勢必會背離漢字的構形事實,因為有很多簡體字是從形聲甚至草書等其他方面轉化過來的。

其次,如果我們過分強調、看重一些繁體字原有的、表面的字形意義,不能用發展的眼光更靈活、深入、深刻地解讀真正需要我們傳承和發揚的更為重要的那部分文化,不能不說是一種時代悲哀,也是對傳統的誤讀。

文字尤其是繁體字,不等同于文化,這是兩個概念,不能混淆。文字隻是記錄、傳遞文化信息的工具,不是說掌握了文字,掌握了繁體字,就等于掌握了文化,了解了傳統精髓。現實中有很多認識,乃至經常書寫、使用繁體字的人,可能對傳統文化知之甚少。另外也需明白,正如教育部在答複中所說的,即便認識了繁體字,如果不經過專門的古漢語、古代文化知識等的學習,也一樣讀不懂古典詩文,不能了解中華傳統文化、知曉中國文化的由來。因此一定不要過度放大繁體字的文化承載,如同不能像五四時期一些“激進派”人士草率否定它一樣,不能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

對于全國中小學是否有必要進行繁體字識讀教育,筆者的觀點是,在日常學校教學中沒有識讀必要,可以将其作為選修課、興趣課供學生自主選擇。如果強行進行識讀、普及,将會有很大難度,尤其對于中小學生來講,也勢必會增加他們的學業負擔。而在書法教育和經典閱讀中,不應對學生進行強迫式學習、填鴨式教學,而應把主動權更多交給學生,尊重他們的愛好、意願,同時注重點撥,引導和激發他們的興趣。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