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冰心散文獎,甘茂華先生的第九本散文集《山那邊是海》面世了。雖然有人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但是對于“冰心散文獎”的渴望,依然是每一個心存幻想的散文寫作者追求的終極目标。甘茂華先生獲得這個獎項之後,中國出版集團從獲獎者中選定十位作家,出版他們的散文著作。這是一個功利的社會,中國出版集團不會拿自己的鈔票去做公益,被選定的作家雖然自己不會為出書而出錢出功夫,但是獲利的肯定是出版商。說清楚這個話題,大家就知道甘茂華先生第九本散文集的價值了。
忝列甘茂華先生朋輩之間,二十有五年之久,作為他的散文作品的忠實讀者和部分作品的編輯者,對甘茂華先生的散文作品閱讀是一個比較多的人,但是因為學識的膚淺和表達的笨拙,從未動過評說的念頭。不久前,由我操持了一次文學筆會,那天晚上,老甘同幾個摯愛散文創作的同道在神農架木魚鎮豪華的神農山莊,一時興起開懷暢談文學尤其是散文創作,從而觸動了我言說的欲望。
無論是做人還是作文,把性情放在首位的,在宜昌這個文學空間裡,首推甘茂華先生。在《山的那邊是海》的“代跋”《讓文學燭照我們的精神家園》中,我認為有一段文字不僅僅體現了甘先生的文學觀,更是對我們所有有志于文學創作者提供了一個“文道”的指南。老甘寫到:“我非常贊賞中國古代的‘性靈’散文……我認為‘性靈’就是泛指人們的性情與心靈而言。所謂的‘性靈’散文,是指有着天地靈氣的散文,有着靈動自由的叙事方式,而且意境空靈和語言精美。‘性靈’散文的含義,提倡充分抒發作者性情,深切袒露心靈,最具真情實感。”他還說:“有沒有‘神性’?我認為有,神性存在于作家的内心之中,流露于作家的情感之中,潛藏在作家的字裡行間。”那天在盛夏的木魚小鎮,在神農山莊清涼而靜谧的新月下,甘茂華先生對自己的散文實踐深入淺出地表述了自己的成功經驗,對在座者言辭懇切地提出建議或者批評。記得他對我說,你的峽江經曆是一座富礦,你也以此為藍本寫出了一些文章,但是你也要警惕,萬萬不可零敲碎打地糟蹋了那些寶貴的資源,要下決心、動腦筋用好這些資源,寫出大散文,寫出更有影響力的作品。他還不點名地說,有些人把散文寫作當作裝腔作勢的方式,當作嘩衆取寵的手段,那是注定寫不出好作品的。他為此還列舉了一些他認為與文學無關而又偏偏以文學的名義作秀的案例,讓所有參與讨論的人引起了共鳴。這就是性情中的甘茂華,談到了文學創作總是直言不諱。
甘茂華的散文總是立足于腳下的這塊土地。那些凡人小事,能打動他的心的,都會被他傾情去展示。記得很多年以前,他寫自己回恩施老家的路上,因為山地,汽車必須加水确保刹車的靈敏度。在一個荒僻的山崗上,他被一個為汽車加水的女孩子較真的态度、對司機不厭其煩的提醒所打動,創作出了散文《加水的女孩》。很多人對這樣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這樣一個山野的女孩最多隻會簡單地笑談幾句,他卻不斷創作出了這樣一個篇名純樸的散文,而且被人民日報副刊刊發。有些人不解,這樣的題材也能成為散文的“話題”?甘茂華先生在《山那邊是海》中也有論述:“寫出好作品,一是要發現生活,而是要認識生活,三是要寫活生活,四是要積澱生活,五是要思考生活。尤其是要站在哲學層面對人性進行思考,文章中處處見到思想的火花或光芒。”他從那個“加水的女孩”執拗的性格中,看到了那個“加水的女孩”人性的善良和純粹。
在恩施長大的甘茂華,直接接觸三峽纖夫的機會注定很少,但是他卻把《為纖夫寫照》作為散文新著《山那邊是海》的開篇之作。這個作品最大程度展示了老甘的寫作智慧。他把從相關文獻上得到的資料,把從生活中聽到和看到的傳說、遺迹等集中在一起發酵,釀成了自己的“甘氏老酒”《為纖夫寫照》。我出生在纖夫世家,自己還極為短暫地做過纖夫而且經常以“桡夫子”面世,也能悲情地吟唱“纖夫謠”,但是我寫纖夫,僅僅把自己的筆墨放在對纖夫苦難生活的“再現”之上,而沒有得出甘茂華“在我聽過的纖夫民歌中,秭歸民歌唱得最真切最凄傷最形象”這樣性情的體會,更沒有老甘“隻要你聽過纖夫号子,心便從此不會脆弱。”這樣哲學層面的感悟。這就是作家與作者之間難以跨越的溝壑。《流淌在古鹽道上的歌聲》同樣展示了老甘的寫作智慧和經驗。請看老甘的描述:“随着蘇老漢的講述,我眼前出現一幕幕背鹽的情景,耳邊又響起那首鑽心鑽膽又鑽肋巴骨的背腳子山歌,那是一種生命的煎熬和疼痛,辣糙糙的觸動骨髓的苞谷酒啊!不過,我任然深感憂傷,一種捅破了傷口血流不止的痛苦和悲傷。”這樣的文字,不再是一個個漢字的積累,而是生活經驗的雕刻和審美意向的疊加。還有《黔陽古城夢》、《兩度鳳凰》等等,無一不是性情中的甘茂華先生的經驗展示。
今天的甘茂華在海的那邊有一塊新的天地。《山那邊是海》的第二部分叫《此岸與彼岸》,收集的是甘茂華先生作為“加拿大人”的文本。在這些篇章裡,老甘完全可以以“洋人”的身段給讀者秀一秀自己的“洋身段”。可是從恩施山裡走出去的老甘,骨子裡依然是山裡人的純真。16個寫彼岸的作品,讀者根本看不到半點“西洋景”。即使那些寫木屋、風情、港城、秘密等等有幾分讓人讀題生出幻想的作品,一一讀來,沒有半點炫耀,沒有半點忽悠,我們隻能沿着他給我們勾畫的路徑,進入一個我們一知半解的異域他鄉,認識那裡真實的生活和真實存在的“洋人”。他們同我們一樣,也要面對生活的變遷,面對生活中的種種無奈,但是他們積極地面對着所有的變遷,依然熱愛生活,熱愛文學,熱愛親人。沒有甘茂華先生的溫暖性情、積極的人生态度,也就沒有這些質樸的表達。
值得每一個寫作上企求突破的讀者特别關注的是,甘茂華先生的新作《山那邊是海》,出人意料之外地安排了《讀書與讀人》和《門裡與門外》兩卷,精心去讀,不僅可以讀出甘茂華的性情和風度,還可以讀出作文的訣竅和審美的高度。
由一個藝不如人的寫作者來評說大家的作品,難免有大戲進程中小醜的滑稽,希望讀者諸君在哄堂一笑之後,體驗小醜的良苦用心。誠如是,大家也都同甘茂華先生一樣,面對大海的寬廣而進入性情之中。
作者簡介:甘茂華
韓永強,湖北省作協會員,宜昌市散文學會副會長。此文原載《三峽文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