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宴去辦案的時候,曾許諾劉泠自己辦完案子回來便向她求親。劉泠在閨中想着沈宴,還為他繡手帕,卻未想到意外正在慢慢接近。
夷古太子拓跋烈對劉泠一見傾心。
很快皇上便傳下讓劉泠嫁去夷古為太子妃的聖旨,還升劉泠為公主。
劉泠自然不幹,老侯爺打算陪同孫女一起去找皇上,兩人在行宮外跪了許久,但皇上根本不打算見二人。
回家後的侯爺病倒,劉泠沒了主心骨,心灰意冷,接受了現實。
沈宴回來後第一時間去找了劉泠,向她訴說思念之情,可劉泠已經下定決心遠嫁夷古,自然要和沈宴做個訣别。
為了表達決心,劉泠還把沈宴送她的紅繩扔到了地上,沈宴氣急,轉身離去。
但劉泠内心十分難過,雖然拒絕了沈宴,可是她無法忍受對沈宴的思念。得知金鱗衛護衛老七要舉辦婚禮,羅凡通過靈璧将此事告知給了劉泠,劉泠為了見沈宴,便帶着禮物來到了婚禮現場。
劉泠跟沈宴在婚宴上相遇,可沈宴一個眼神都不願分給劉泠,劉泠盼着沈宴能跟自己說句話,因為明天她就要跟劉曆山回江州備嫁了。
但沈宴十分冷漠。劉泠告訴沈宴,自己要在和親前把自己完完整整地送給沈宴,可沈宴突然想起劉泠跟自己說過的絕情話,克制住了情緒,讓靈璧送劉泠回去。
劉泠回到江州待嫁,卻時時刻刻思念着沈宴。
一日她在街邊聽書。
說書者說了一句話,讓劉泠感觸頗深:“必因薦枕而成親,待挂冠而為密者,皆形骸之論也。”
出自《牡丹亭記題詞》,是《湯顯祖詩文集》卷三十三的一篇散文。《牡丹亭記》又名《牡丹亭還魂記》,或簡稱《牡丹亭》或《還魂記》,是湯顯祖最得意的代表作。
這句話的意思是:一定要挨到男女同席了才算是成親,等到挂冠辭官後才感覺安全的,都是隻看事情表面的說法啊。
《牡丹亭記》通過女主角杜麗娘與柳夢梅生死離合的愛情故事,熱情歌頌了杜麗娘的至情,歌頌了反道學、反禮教,追求愛情自由的鬥争精神。作于1598年(萬曆二十六年),在作者在遂昌棄官返臨川後數月寫成。文中強調情的神奇作用,并以"情"駁"理",表現了作者新的思想觀點。
所以,劉泠内心其實是非常想要反抗鬥争的,隻是迫于現實的壓力。
另一邊,沈宴的大哥沈昱在樓上吟詩,“東飛伯勞西飛燕,黃姑織女時相見。三春已暮花從風,空留可憐與誰同。可悲,可歎那。”
這幾句詩出自南北朝蕭衍的《東飛伯勞歌》。
原文為:
東飛伯勞西飛燕,黃姑織女時相見。
誰家女兒對門居,開顔發豔照裡闾。
南窗北牖挂明光,羅帷绮箔脂粉香。
女兒年幾十五六,窈窕無雙顔如玉。
三春已暮花從風,空留可憐與誰同。
大意是伯勞東飛燕子西去,黃姑和織女時而相見。門前是誰家的女兒蹲坐住門前,她的美麗倩影投照在裡屋。皎浩的月光透過窗牖,照耀在女子的帷帳上,屋内飄散着脂粉的芳香。女子今年将要十五六歲,身材窈窕,容顔如玉,潔白美麗,無與倫比。但三春已經過去,日暮時分花朵都已凋零,女兒雖然可愛,但尚沒有夫家,這般美麗又有誰愛憐呢?
好在沈宴在經過内心争鬥後決定答應和徐時錦一起破壞和親。
在徐時錦的運作下,第二天一早太子劉望便下旨欽點沈宴為和親的送親使,并讓沈宴将夷古的情況及時彙報給他。
沈宴見到了劉泠,跟着劉泠回到王府,決定為劉泠撐腰。他告知衆人,劉泠以後會由自己負責。
劉厲山并未将沈宴放在眼中,沈宴以江州庫銀案和張芸溺水案的秘密相威脅,劉厲山隻能就範。劉泠牽着沈宴離開,劉厲山告誡劉泠,她選擇的路絕非坦途,可劉泠并不在意。
和親路上,劉泠按照沈宴的安排一直拖延行程,對夷古太子忽冷忽熱,也一度讓沈宴十分吃醋。
好在一切按照計劃進行,和親終被破壞,沈宴跟劉泠回到邺京,就立馬來到皇宮觐見太子。
由于此次破壞和親的計劃對本國有利,為了嘉獎他們,太子給沈宴和劉泠賜了婚。
兩人站在殿中,劉望讓太監宣讀聖旨,劉泠既興奮又有些不敢置信......
END
本期看點:《牡丹亭》《東飛伯勞歌》
歡迎關注我,從影視入手,聊些有趣的文化。我們下期再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