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北京冬天空氣

北京冬天空氣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0-05 16:21:16

新媒稱,秋冬季節燒煤取暖容易産生空氣污染,環境治理有方的北京市今年有望達到PM2.5濃度每立方米60微克的目标。但專家也指出,要達到更高标準,北京還需在關停散亂污企業以及減煤脫煤等方面下更大功夫。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12月22日報道,北京市民楊晶(35歲)每次看到藍天白雲,都會忍不住拍照曬在朋友圈。

不過今年下半年以來,尤其是入冬以後,她已經很少這麼做了。“感覺這幾個月,幾乎天天都是藍天,已經不是什麼稀罕事兒了,放上朋友圈也沒多少人點贊。”

有望年底完成“大氣十條”目标

報道稱,北京秋冬季節是采暖季,各地因燒煤取暖而容易産生空氣污染。不過不少北京市民都發現到,今年入冬以來北京地區空氣質量異常良好。受訪專家說,除了政府的環境治理手段收到成效,也多虧了“天幫忙”,北京今年有望達到細顆粒物(PM2.5)濃度每立方米60微克的目标。

不過專家指出,要達到中國國家标準、甚至是世衛組織的标準,北京市還需在關停散亂污企業等方面下更大功夫、繼續減少用煤,甚至完全脫煤。

中國政府在2013年出台史上最嚴的《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簡稱“大氣十條”),要求在2017年底之前,全國地級以上城市PM2.5濃度比2012年下降10%以上,優良天數逐年提高;北京市PM2.5年均濃度也要控制在60微克/立方米左右。

據北京市環保局最新數據,北京11月的全市PM2.5濃度達到46微克,為曆史同期最低,也接近世衛組織建議的25微克以下。

同時,北京今年1月至11月的平均PM2.5濃度已達58微克,有望在年底如期完成大氣十條的目标。

年初剛創下最長重污染連續預警紀錄

報道稱,北京今冬的藍天,遲至今年年初都是無法想象的。今年元旦期間,市裡被“霧霾鎖城”,重污染預警兩度被延長、重污染情況持續超過200個小時,創下了北京持續空氣重度污染及連續預警總時長最長的曆史紀錄。

而今,實時播報空氣質量的“在意空氣”應用數據顯示,截至12月21日,北京10月以來隻出現過六天(7%)中度以上污染。

中國環境保護組織公衆環境研究中心主任馬軍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分析,北京今年經常出現藍天白雲,靠的是“人努力、天幫忙”。

他說:“北京處在華北平原北端。過去幾個月,每隔幾天就有較強冷空氣活動,北風一吹,就把蒙古和西伯利亞地區的清潔空氣輸送到北京,也吹散了污染物。”

“更重要的是,政府也做了大量工作,淘汰了不少燃煤電廠、重污染工業企業、加強督察執法,以及加速淘汰高排放車輛,這都有助減少污染物。”

“煤改氣”“煤改電”起作用

綠色和平中國區氣候與能源項目主任李碩告訴《聯合早報》,除了大型工業企業限産,“煤改氣”“煤改電”也在控污方面發揮了作用。

報道稱,根據官方部署,今年10月底前,京津冀28個城市要完成300萬戶以上的以電代煤、以氣代煤。

李碩說:“燃煤取暖是冬季兩大污染源之一,如果能有效控制和減排,就能改善空氣質量。”

馬軍則分析,若優先測算民用天然氣,供應是足夠的。問題是,大規模高耗能企業也進行“改氣”工程,推高了市場對天然氣的需求。

報道稱,他說,由于涉及到企業利益和地方經濟增長,一些産能落後、高能耗、污染問題嚴重的大型企業仍獲準繼續運行,并通過煤改氣來确保環保評估過關,結果同民用天然氣形成了市場競争。

馬軍認為,此類産能落後的企業應加速淘汰。

展望未來,馬軍說,北京既然已實現每立方米60微克的目标,下一步應朝國家PM2.5濃度标準邁進,持續打好藍天保衛戰。

報道稱,中國定下的全國重點城市PM2.5濃度标準為每立方米35微克。根據世衛組織的标準,發展中國家應逐步改善空氣中PM2.5濃度,從35微克到25微克,最後達到15微克。

馬軍說:“我們達到PM2.5濃度60微克已經很不容易,也是巨大的進步,但距離國家标準還有一段路,而且在國際上,這還已經是比較寬松的标準。北京接下來還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清華大學環境學院院長賀克斌接受媒體訪問時就說,民用散煤和散亂污企業治理力度還要加大,繼續推進煤改氣,才能進一步改善空氣質量。

報道表示,由于燃煤是空氣污染的一大來源,自然資源保護協會的能源、環境與氣候變化高級顧問楊富強提出,應進一步壓減燃煤用量。

他說,煤炭使用已在2013年達到拐點,目前燃煤占能源使用比例為62%。他估計,這占比還需下降到約40%。

楊富強說:“煤炭逐步被淘汰已是大勢所趨,目前北京燃煤量是800萬噸,到了2020年預計會下降到200萬噸,甚至在未來,我們可以期待北京完全脫煤,改用天然氣或電力。”

北京冬天空氣(新媒關注北京今冬空氣異常好)1

資料圖片:2017年12月21日拍攝的頤和園十七孔橋“金光穿洞”美景。新華社記者 張铖 攝

港媒:環保成中國官員考核新标準 空氣質量糟糕或被約談

參考消息網12月5日報道港媒稱,中國各地的官員每個月都要等一張成績單。他們想知道自己所在的城市、鄉鎮和區的排名——不僅是經濟狀況,還有空氣質量。

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12月3日報道,月度空氣質量排行榜上的前幾名将得到高達數百萬元人民币的獎勵。那些空氣質量最糟糕的地方将被開罰單,而且當地官員還要被約談作出解釋。

濟南的一份官方報紙在有關約談的一篇報道中說:“(官員們)對排名靠後深感慚愧。他們承諾将痛定思痛……采取特别措施。”

報道稱,中國清理空氣、河流、湖泊和土壤污染的努力受到一些官員的阻撓,因為幾十年來這些官員的事業前途取決于能否推動經濟增長。但随着環境保護成為未來5年的重點,北京正努力用一項新标準——綠色目标——來評判官員是否改變了把增長放在首位的思維。

奧地利維也納大學的中國治理問題專家克裡斯蒂安·格貝爾說,環保正在成為官員的新戰場,他們過去是根據經濟成果和社會穩定來争取獲得提拔的。

格貝爾說:“如今有了第三條标準。并不是某條标準比其他标準更重要。但如果你在某個領域不作為,那其他所有成績都将被視為無效。”

報道稱,這場引人注目的解決困擾中國許多城市的霧霾的運動,見證了空氣質量成為首要環境指标之一,它具有重大的政治影響。

報道表示,中央和省市相關部門每月都發布空氣質量排名。在某些地區,如果排名糟糕,當地領導要被約談,在另外一些地區,地方政府要接受巨額罰款。

報道稱,在首次把空氣污染與地方預算聯系起來的嘗試中,山西省大同市因10月份在改善空氣質量方面的進步最大而在上月獲得了910萬元人民币的獎勵,晉城市因空氣質量改善不力被罰1590萬元人民币。

在11月舉行的一次治理污染會議上,環保部部長李幹傑強調,要将壓力傳導到地方。他還說,北京市今年實現關鍵目标的壓力仍然較大。

分析人士稱,有越來越多的官員因任由工廠污染環境而落馬,這也對整個官僚機構起到了強烈警告的作用。

報道稱,2014年修訂的環保法明令處罰包庇環境違法行為的官員。自去年7月以來,督查小組被派往全國各地督查環保工作,已有1.2萬名官員被處罰。

報道表示,有些地方對這場運動态度冷淡。河北省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環保監督志願者說,他聽見地方環保官員抱怨,為解決政府督查人員發現的問題,他們必須加班和取消假期。

内地媒體還報道稱,有些城市在督查前把工廠統統關閉,不管這些企業是否遵守環保規定。

報道稱,美國史密斯學院的中國環保政策專家丹尼爾·加德納說:“這些督查小組到地方處罰官員是新做法。”環保已經成為本屆領導班子的标志性運動。十九大報告中反複提到“環境”和“生态文明”,但沒有提到經濟增長目标。

加德納說:“一再提及環境問題,這表明這個問題有多難。地方官員習慣于關注經濟增長……突然改變這一思維模式是個挑戰。這正是這場運動的真正含義。”

報道稱,為此,中國國務院去年12月公布了評價地方政府表現的所謂綠色發展指标體系。90%以上的内容與環保相關,不到10%與經濟增長相關。

同時,在地方官員離職時既要評估自然資源的變化,也要評估經濟資産的變化。

報道援引分析人士的觀點表示,要想讓官員像積極完成經濟增長任務那樣積極投身環保工作可能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

北京冬天空氣(新媒關注北京今冬空氣異常好)2

資料圖片:2017年11月1日,湖南省農科院農業環境生态研究所的科研人員朱堅在長沙縣一處耕地重金屬污染治理試驗田裡提取土壤樣本。新華社記者 李尕 攝

英媒關注中國北方煤改氣供暖:空氣變幹淨 但費用也變高

參考消息網11月17日報道英媒稱,北京燃氣集團表示将在15日前給北京地區超過328個村子輸送燃氣,以達到政府提出的在11月15日開始用天然氣取暖的要求。

據路透社11月15日報道,53歲的北京郊區農民王英(音)終于用上了清潔能源的暖氣,但費用更高了。

報道稱,從今年11月15日開始,中國北方數以百萬計像她這樣的農民都享受到了煤改氣取暖的待遇。

報道稱,北京燃氣集團的工程師在上午9點将她的新燃氣鍋爐連接到了城市網絡中,并測試了她家的廚具和取暖設備,然後就去小張灣村其他人家繼續調試。今年冬天,這個村莊将首次不再用煤作為取暖和燃料的主要來源。

中午的時候,王英第一次在新的燃氣爐上給兒子做了飯:炒雞蛋和蒸餃。

“這是我第一次用燃氣做飯和取暖。确實幹淨多了。”王英說。報道稱,以前她的院子裡都是煤渣,現在則鋪上了白色的地磚。

報道表示,她說,“我現在就是擔心燃氣取暖會貴得多。”

據報道,王英說,今年冬天她家大概要花8000元的取暖費。而去年冬天燒煤隻花了5000元。

報道認為,這是王英這樣的當地居民要為清潔能源付出的費用,在中央政府的清潔環保措施下,煤炭正在逐漸被淘汰。

為了節省費用,王英說她準備在晚上6點孫子放學後再開始取暖。

報道稱,在送氣的第一天,負責該村煤改氣項目的工作人員吳劍鋒(音)一直在忙着工作,給村裡40戶人家進行管道和爐子的安全檢查。

“以前我們從沒有過這麼大的工作量。工程師小組這個星期天天都工作到半夜給每家調試。”吳劍鋒說。

北京冬天空氣(新媒關注北京今冬空氣異常好)3

工作人員在北京小張灣村居民家中進行煤改氣作業(路透社)

德國記者實地感受西藏:空氣清新潔淨 智能手機無處不在

參考消息網11月28日報道德國《青年世界報》11月26日刊登了德國記者安德烈·施泰尼格爾對西藏的采訪紀行。文章摘編如下:

“紮西德勒!”——我們的西藏導遊羅布(音)在拉薩機場用這句話歡迎我們。他脖子上戴着一條白色的絲質哈達,那是歡迎用的絲巾。在通常被稱為“世界屋脊”的西藏,我們立刻感覺到的一點是,這裡的空氣明顯不同,比别處更清新潔淨。

文章稱,前往青藏高原的人應該緩慢行事。人們最好像登山者那樣分階段攀登。像我們這樣從低地直接飛到西藏心髒——海拔3600米的拉薩——的人是不明智的。從2000米起,每天攀登的垂直高度不應該超過500米。冒進的人會出現頭暈、惡心、心跳加快、頭痛和呼吸困難等症狀,在極端情況下還有可能出現肺部或腦部水腫。

文章稱,拉薩老城區的中心地帶坐落着大昭寺,它離我們下榻的酒店僅幾步之遙。該寺是藏傳佛教最重要的聖地之一。據說每位虔誠的佛教徒一生至少應該朝拜該寺廟一次,并繞它行走三圈。

文章稱,無數遊客費力前來朝拜大昭寺是值得的:寺内的走廊和殿堂内有數不清的佛像,數以千計的蠟燭燭火輝煌,濃重的香味彌漫在空氣中,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卷成小捆的鈔票被放在佛像腳下。

文章稱,像羅布一樣,大多數西藏人是佛教徒,并且非常虔誠。因此令我們驚訝的是,離大昭寺不遠的地方就有一座清真寺。“穆斯林和佛教徒相處得很好。”我們的導遊說。

文章稱,布達拉宮也像大昭寺那樣令人印象深刻。它最早的牆基可追溯到7世紀。它那包括999個房間的13層建築物是封建僧侶特權階層的遺物。在中國人民解放軍1950年進入西藏前,封建僧侶特權階層一直統治那裡。

羅布解釋了他對近代史的看法。他說,在解放軍進軍之前,封建領主和僧侶特權階層對奴隸和農奴實施統治,可以不受懲罰地折磨和殺害奴隸。大量的農奴沒有權利,沒有受過教育,受到剝削和壓迫。特權者利用人民的虔誠宗教信仰控制他們。後來,他們被從農奴制中解放出來,當時僅僅被世界其他地方視為充滿異國情調的邊緣地區的西藏也出現了進步——包括全民教育和全面的醫療體系。

文章稱,西藏在很多方面都令人激動。乘坐大巴在西藏旅行途中看到的景象非常壯觀。六七千米的雪山從車窗外閃過。遊客的目光投向無盡的遠方。深藍色的湖泊波光粼粼。大巴一直把我們帶到海拔5000米高的地方。我們驚訝地發現,這裡幾乎沒有冰雪。羅布告訴我們,這是由于全球變暖。這種現象對整個喜馬拉雅地區來說都是一個巨大的問題。冰雪減少意味着水源也減少。而水源減少對農業是不利的。

文章稱,當我們穿行在與青海和四川接壤的地區時,我們随處會遇到農民。他們用古老的方式在田地裡勞作,用牦牛拉犁。智能手機在這裡也是無處不在。即便在寺院裡,僧侶也在擺弄手機。

北京冬天空氣(新媒關注北京今冬空氣異常好)4

資料圖片:西藏布達拉宮廣場(2014年10月1日攝)。新華社記者 劉東君 攝

英媒稱印度對中國空氣羨慕不已:北京治污能力更強

參考消息網11月14日報道英媒稱,本周,濃密的霧霾籠罩印度北部,當印度政治家們因誰應該為此事負責争論不休時,印度國民對邊境另一側的中國羨慕不已,中國空氣中微粒水平已持續多年下降。

據英國《金融時報》網站11月10日報道,印度很多人認為,北京對抗空氣污染問題的能力更強,人們指責稱印度的問題在于該國亂哄哄且低效的民主。不過中國專家警告稱,在幾年改善之後,污染開始卷土重來,顯示經濟活動發揮了與政治同樣大的作用。

本周,新德裡污染真真正正爆表,達到美國大使館空氣質量指數999讀數上限,但污染隻要超過100就可視為不健康。8日下午,新德裡空氣中細顆粒有害物質即PM2.5數達833,北京為76。超過300就是有害的。兩城市間的區别反映了近些年更大的差異,新德裡取代北京成為世界上污染最嚴重的大城市。

北京大學研究顯示,從2013年到2016年,北京周邊地區PM2.5水平下降27%,沒有機構整理過新德裡相應數據。不過《金融時報》對之前公開數據的分析顯示,同一時期新德裡PM2.5水平增加超過12%,不過這些數據不包括去年冬天,去年冬天新德裡出現了幾年來最嚴重的霧霾。同時,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二氧化硫上,最新一期《科學報告》雜志上刊登研究發現,自2007年以來,中國二氧化硫排放量下跌75%,而印度上漲50%,這讓新德裡倍感挫折,很多人指責國内政客沒能解決問題。

觀察家研究基金會高級研究員威功·馬圖爾說:“印度和中國的區别在于,在印度,這件事變得更加政治化,做任何事情前,都需要各邦和各黨政客磋商。”新德裡首席部長阿爾溫德·凱傑裡瓦爾本周在關閉學校、重新提出汽車單雙号限行措施之前,将新德裡比作毒氣室。不過凱傑裡瓦爾最後還是與旁遮普邦首席部長阿馬林德爾·辛格在推特網站上陷入了争論,内容是關于如何阻止辛格所在邦的農民焚燒稻茬——這是霧霾的主要來源之一。中國更容易就面臨的問題達成協調的政治措施,例如關閉工廠,削減鋼鐵和煤炭行業的産能過剩,政府命令國内各大鋼鐵生産商今年冬天削減産量近50%。

職業與環境健康中心負責人TK·喬希說:“印度政治家有一種很奇怪的看法,認為我們發展起來之後,就能對污染采取措施,問題是我們如果不向公共衛生投資,就發展不起來。”他補充說:“北京解決這個問題要好得多。”(編譯/魏曉慧)

北京冬天空氣(新媒關注北京今冬空氣異常好)5

11月13日,印度德裡遭遇霧霾天氣

美媒稱中印都面臨空氣污染威脅:但隻有中國在治理它

參考消息網10月27日報道美媒稱,根據英國《柳葉刀》污染與健康研究委員會的一份最新報告,印度是世界上與污染有關的死亡人數最多的國家,在2015年全世界因污染死亡的總共900萬人中占了2.5%。

美國《福布斯》雙周刊網站10月25日發表題為《印度和中國都面臨緻命的污染——但隻有一個國家在治理它》的文章稱,空氣污染是主要原因。2015年,全世界與空氣污染有關的650萬死亡個例中有181萬發生在印度,占總數的28%。這份報告顯示,空氣污染緻死人數是與艾滋病、結核病和瘧疾有關的死亡人數之和的兩倍,是戰争和各種形式暴力緻死人數的近15倍。與空氣污染有關的死亡個例大都是因為非傳染性疾病,比如心髒病、呼吸道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和肺癌。

文章稱,導緻空氣質量糟糕的主要原因包括日益嚴重的城市交通擁堵産生的汽車尾氣排放、以化石燃料為動力的重工業、建築施工以及收獲之後在農田進行的焚燒活動。

印度和中國受影響最嚴重

文章稱,按照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标準,PM2.5濃度的日均值不應超過每立方米25微克,年均值不應超過每立方米10微克。但在新德裡,PM2.5濃度有時會飙升至每立方米1000微克左右,其濃度之高真的會令許多污染監測設備爆表。

PM2.5指的是細微顆粒物——直徑小于2.5微米的微粒,小到足以直接進入肺部和血液。長時間暴露在高濃度的PM2.5之下可能導緻支氣管炎、哮喘、肺炎等呼吸道疾病甚至是心髒病和中風。

文章稱,印度政府尚未采取能夠給污染防治帶來革命性變化的行動(盡管印度最高法院在今年排燈節期間禁止銷售煙花爆竹以維持空氣質量——不過遭到了印度教宗教團體和普通民衆的抵制)。相反,中國則在幾年前就認識到了污染問題的嚴重性。根據對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衛星數據的分析,2010年至2015年間,印度全國的細微顆粒物濃度上升了13%,而中國則降低了17%。新德裡PM2.5濃度的年均值在每立方米150微克上下,而北京約為每立方米60微克。總的來看,新德裡PM2.5濃度的平均值約為北京的3倍,是WHO标準的15倍。

印度可以向中國學習

文章稱,印度應該向中國學習。兩個國家都是試圖通過工業化使大量人口脫離貧困的大國。環境惡化一直被視為這一過程的附帶損失,就像美國、日本等最發達經濟體已經經曆過的那樣。

但是,正如著有《窒息:你害怕了解的有關污染的一切》一書的記者珀勒維·艾亞爾所指出的那樣,要讓政府和民衆開始像關注經濟增長一樣關注污染,通常需要一個“拐點”。她指出,在北京,這個拐點就是“2008年奧運會”。當時,前所未有的國際關注“把(中國的)肮髒空氣拖上了頭版頭條,從此一直占據了那個位置”。

文章稱,中國近年來采取了各種污染防治行動,包括設定城市改善空氣質量的具體目标、建立大型空氣質量監測系統網絡、要求企業必須完成環境影響評價、對違規企業處以高額罰款等。雖然是中國的一個主要能源來源,但燃煤發電廠和鋼鐵企業都已受到了嚴厲整治。鑒于汽車尾氣排放是空氣污染的一個主要原因,中國還實施了限制購買和使用機動車的措施。

污染防治能夠盈利

文章稱,亞洲的許多發展中國家城市之所以位居世界上污染最嚴重城市的行列,是因為一個普遍卻錯誤的觀點,即污染是發展過程中一個不可避免且對自己有利的組成部分。事實上,不作為和環境惡化會帶來巨大的代價,而解決辦法卻能夠拉動經濟增長。

為了說明這一點,《柳葉刀》的報告指出,每年因污染導緻的福利損失約為4.6萬億美元,相當于全球經濟産量的6.2%。而僅僅在美國一個國家,對于污染防治的投資自1980年以來已經給美國帶來了每年2000億美元的回報。(編譯/王雷)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