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歲老人突發腦梗?俗語“春捂秋凍,不生雜病”,說的是入秋後不要氣溫稍降就立刻增衣,适當地凍一點,鍛煉身體的耐寒性,對健康是有好處的但中醫專家提醒,天氣轉涼,逐漸進入腦血管病高發期,高齡老人及有心腦血管基礎疾病的患者要注意保暖,做好防護,避免舊病複發或又發新病,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88歲老人突發腦梗?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俗語“春捂秋凍,不生雜病”,說的是入秋後不要氣溫稍降就立刻增衣,适當地凍一點,鍛煉身體的耐寒性,對健康是有好處的。但中醫專家提醒,天氣轉涼,逐漸進入腦血管病高發期,高齡老人及有心腦血管基礎疾病的患者要注意保暖,做好防護,避免舊病複發或又發新病。
今年89歲的徐奶奶家住漢陽,雖然已年近九旬,但身體還算硬朗,既往無重大病史。9月17日淩晨四點半,徐奶奶睡覺自醒後,本想翻個身,卻發現自己左側上下肢麻木無力,動彈不得。徐奶奶叫醒家人後,家人趕緊将其送往武漢市中醫醫院漢陽院區急診。
醫院早已為此類患者開通了綠色通道,徐奶奶一到醫院即行頭顱CT檢查,診斷為急性腦梗死。腦病科主治醫師張雯通過檢查評估,考慮徐奶奶神志言語尚清晰,左上下肢肌力均為0,符合靜脈溶栓指征,随即開始靜脈溶栓治療。靜脈溶栓後,徐奶奶左上下肢肌力達3-/2 級。随後徐奶奶接受了腦血管造影,造影結果顯示其右側大腦中動脈M1段上幹重度狹窄,腦病科介入團隊立即為徐奶奶進行動脈溶栓治療,術後徐奶奶左上下肢肌力達5-級,成功轉危為安。經過一周多的中西醫結合治療,徐奶奶目前四肢活動自如,生活可以自理。
張雯主治醫師介紹,進入秋季後,氣候多變,早晚溫差顯著增加,人體受到寒冷刺激後,會引起全身毛細血管收縮,從而導緻心、腦負荷加重引起血壓升高,血液粘稠度增大,加重腦部缺血缺氧,極易誘發急性腦血管疾病。而老年人多有動脈粥樣硬化,加上身體抵抗力與耐受性都較年輕人差,再加上早晚寒冷天氣的刺激,更容易出現血栓,增加急性腦血管事件的發生幾率。
專家提醒,氣溫多變時節,是腦血管病的高發季節,老年患者尤應注意自我保健和防範,及時增減衣物,切勿過度秋凍,避免着涼,健康飲食,戒煙酒,适當運動,保持情緒平穩,加強對高血壓、高脂血症、糖尿病等與中風相關的危險因素的控制。市民朋友家中如有高齡老人,要注意他們的身心健康,如發現神志或言語不清,肢體麻木無力等症狀,應及時到醫院就診,切莫延誤病情。
通訊員:陳彥西 張京蘭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