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德國工匠精神讓人感動

德國工匠精神讓人感動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5-02 23:59:03

這幾年有一個非常火的詞:匠人精神。

很多企業也會經常用這個詞來介紹自己如何把産品做到極緻。

作為一名商業顧問。有時我也會遇到想把自己企業做大做強的企業家問我建議時,問我,

怎麼看日本工匠精神,該如何學習?

我認為,如果想把企業做大做強,真的不建議你學習日本匠人,而是要學德國。

為什麼?

一切事情背後,都有其商業本質。

今天,我就把我對匠人觀點的一點看法分享給你,期望能給你一些啟發。

01、日本匠人核心是經驗,靠傳承

什麼是日本工匠精神?

舉個例子。

村嶋孟,連續50多年潛心研究最美味的煮飯技巧,因此被稱為“煮飯仙人”。

德國工匠精神讓人感動(工匠精神别學日本)1

他說,

“煮得不好吃的叫做白飯,

還不錯的叫做米飯,

而最好吃的則稱為銀飯”

所以,他在32歲那年開的店,取名為:銀飯屋。

那他是如何制作出銀飯的呢?

簡單總結可以分為六大要素,原料講究的是人、米、水,技法上則講究淘、煮、蒸。

舉幾個細節。

對煮飯仙人來說,僅僅是用手觸摸米,他就知道米的品質如何了;

淘洗米時,要巧妙利用指尖的力道,讓每粒白米相互碰撞;

煮飯的火候,要先小火煮十分鐘,然後大火煮十分鐘;

煮完在用微火蒸飯20分鐘,看到冒出白色熱氣,馬上關火,再焖10分鐘。

......

這樣,一碗銀飯才算制作完畢。

讀到這裡,有些讀者會情不自禁地蹦出一些句子,比如,

50年隻做一件事,煮出一碗好吃銀飯,

在競争激烈的商業社會,要不忘初心,要有匠人精神。

專注把生活百味,煮進白飯一味。

德國工匠精神讓人感動(工匠精神别學日本)2

——

再比如,在日本銀座站地下商場,有一個隻有十個座位的小店,那就是壽司之神小野次郎的店。

德國工匠精神讓人感動(工匠精神别學日本)3

作為壽司之神,小野次郎做壽司,從食材、制作到入口瞬間,每個步驟都經過缜密計算,近乎一闆一眼的追求每個細節。

而且還會針對不同食客調整壽司大小,以至于能夠一口吃掉美味。

德國工匠精神讓人感動(工匠精神别學日本)4

小野次郎被譽為,終其一生都在做壽司。

他說,

一旦你決定好職業,你必須全心投入工作之中;

你必須愛自己的工作,千萬不要有怨言;

你必須窮盡一生磨煉技能;

這就是成功的秘訣,也是讓大家敬重的關鍵。

德國工匠精神讓人感動(工匠精神别學日本)5

(排版時候把黑邊裁掉)

小野次郎也以這種标準要求他的學徒。

而學徒,做的好壞,就全憑小野次郎主觀判斷。

在這裡,大家都想讓小野次郎滿意,小野次郎的認可比一切都重要。

德國工匠精神讓人感動(工匠精神别學日本)6

(46:02 秒左右畫面,這兩行字要截圖出來)

學徒最開始的工作就是擰毛巾,頭四個月唯一的工作就是把極燙的濕毛巾擰到全幹。

德國工匠精神讓人感動(工匠精神别學日本)7

有個學徒練習煎蛋,4個月後終于做出一個讓小野次郎覺得還可以的煎蛋。

學徒當場高興地哭了。

但這離真正做壽司遠着呢,因為還要至少3年學會準備大米,8年時間學會怎麼把壽司按進壽司卷。

這就是日本的工匠精神,精雕細刻、工藝精堪。

這時,你可能會說,這不正是我們中國企業應該學習的嘛。

做事專注,精雕細琢。

是的,可是,問題就在這兒。

你要怎麼學呢?

這都是手藝、這都是感覺、這都是經驗,标準都是師傅的一句話。你就是在邊上天天看,也不一定學得會。

日本匠人的核心是經驗,靠傳承。

所以,我才會建議你,如果想把企業做大做強,别學日本的匠人精神。

02、德國匠人核心是精确,靠工業化

這種憑手藝,憑感覺,憑經驗的日本工匠精神,我們不學,那我們學什麼?

我建議你可以學習德國的工匠精神。

德國的工匠精神是什麼?

精确。

2017年的國慶期間,我陪同問道全球的企業家學員們一起參訪了德國ABB技術工廠的培訓中心。

這個工廠的總裁就陪着我們在工廠裡轉了一圈。

我們看到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

一些十五六歲的小朋友拿個鋼锉在那锉一個鋼條,搓完之後拿遊标卡尺來量。

看看锉的是否符合标準。

我就問他們總裁,為什麼現在還需要人做這種事,現在機器不是可以一下子就加工出來了嗎?

那位總裁說,是的,機器肯定可以加工出來。但是我們要鍛煉這些學員對精确度的把握。

讀到這裡,你是否發現了德國匠人精神和日本匠人精神的不同。

德國的學徒,對他考核的标準是用遊标卡尺測量出來的,而日本匠人的學徒考核标準是師傅的經驗。

德國匠人追求的是精确,而日本匠人追求的是傳承。

——

到底什麼是精确?

我們再舉個例子。

2016年,總理說,我國目前尚無法獨立生産圓珠筆筆頭。

為什麼?

有人說這是因為進口更劃算,成本更低。

但我們不能否認的一個事實是,圓珠筆筆頭對精度的要求非常高。

德國工匠精神讓人感動(工匠精神别學日本)8

就比如這個球珠吧,一定要足夠圓才行。

可是如果把直徑0.5毫米的鋼球做到足夠圓,就要求對精确有極高的要求。

就比如同樣需要鋼珠非常圓的軸承行業。

軸承主要功能就是支撐機械旋轉體,降低其運動過程中的摩擦系數,并保證其回轉精度。

說的又有點複雜。

簡單來說,就是如果軸承裡鋼珠足夠圓,那麼摩擦力就小。

我們看個國産軸承和德國軸承對比視頻,就能了解到德國人對精确的要求是多麼高。

【軸承視頻】

你看,我們的軸承轉幾圈就停了,因為摩擦力大。

但德國的軸承,是不是給你感覺,一旦轉起來,根本就停不下來。

從肉眼上,你可能看不出什麼區别。

但是一旦到毫米、微米這個量級,對精确的嚴苛追求,就顯得尤為重要。

——

說了這麼多德國匠人對精确的執著。

那精确的價值是什麼呢?

價值就是,通過精确,我們可以幾乎把任何事都工業化。

03、隻有精确,才可複制,才能工業化

把任何事都工業化?

這是不是有點太絕對了。

比如下廚房做個菜,都是精鹽少許,油七分熱,要怎麼工業化。

确實,我們的中餐嚴重依賴大廚的經驗,當然這也是我們很多餐廳無法做大做強的原因。

因為無法工業化,沒辦法快速複制。

那我們看西餐是怎麼做的,就比如西式烘焙。

在一個标準的西式烘焙廚房裡,你一定會看到下面這些儀器:

台秤、量杯、量匙、鐘表、溫度計等稱重、計量、計時、溫控手段。

德國工匠精神讓人感動(工匠精神别學日本)9

如果我們看一個烘焙菜譜,你甚至覺得這不是菜譜,明明就是一個作業指導書。

德國工匠精神讓人感動(工匠精神别學日本)10

它會把用料、發酵時間、火候等都精确到毫升、克、分鐘、攝氏度。

即使作為初學者,你隻要嚴格按照這份指導書做,也能做出美味的烘焙甜點。

——

再比如,國内最大的餐飲企業百勝集團,下面的肯德基。

在中餐廳的後廚,各種機器設備是輔助大廚更好的烹饪佳肴的。

但在肯德基的廚房,人是輔助各種機器設備的。

薯條什麼時候下鍋,油要多少度,這些都是标準化的,機器設置好的。

操作的人員隻要按照指導手冊完成标準動作就可以了。

這就是通過精确,實現工業化的力量。

也隻有這樣,肯德基才能在全國開幾千家店,口味幾乎一樣。

——

所以,回到最開始那位同學的問題。

企業想做大做強,要不要學習日本匠人精神,當然可以學,可以學日本匠人精神專注、極緻。

但是非常不建議你學日本匠人精神的這種通過師傅帶徒弟的傳承。

反而,如果想做大做強,我更建議你去學習德國的匠人精神,每件事都追求精确,隻有這樣你才能實現标準化,實現工業化。

隻有這樣,企業也才可以實現複制,做大做強。

最後的話。

這時,有同學可能會說,日本匠人精神不完全指的是煮飯仙人、壽司之神,索尼,惠普,三洋等等制造業企業,也一樣很偉大,值得學習。

當然,三人行必有我師,任何一家企業、一個人都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何況日本這些在世界上都赫赫有名的企業,當然會有很多地方值得我們學習。

但是,如果是一家想做大做強的企業,我仍然不建議你學習日本匠人精神的傳承、獨門絕活,而是建議你學習德國匠人精神的精确、可複制、工業化。

因為現在的生産是什麼?

是模塊化生産、廣泛分工。

——

就比如,10幾年,在液晶這個領域,日本這些赫赫有名的制造業企業,為什麼會輸給三星呢?

羅胖在有一期液晶演義的羅輯思維節目中提到,在平闆技術初期,每家日本企業都想找到獨門絕技,想靠精雕細刻、工業精湛和别人弄出差異化。

所以,松下和日曆主攻等離子技術;佳能和東芝研發一種名為SED的顯示技術;索尼研究“場緻發光”技術(現在很少人知道那是什麼意思);三洋則專攻OLED技術。

隻有夏普專注于液晶技術。

但即使是夏普,也還是想要研究獨門絕技。在很長時間裡,夏普生産的液晶面闆隻供給自家的電視機使用,不對外供貨,夏普想讓自己的液晶電視一枝獨秀。

而韓國三星則通過“瘋狂”的巨額投資,讓液晶平闆實現了摩爾定律,每過18-24個月性能就翻一倍。

有人分析過液晶技術的專利分布,發現日本企業的專利數量有明顯優勢,但更多的專利,更多的獨門絕技,并沒有讓這些日本企業獲得競争優勢。

——

因為競争方式發生了深刻變化,現在的生産是模塊化生産、廣泛分工。

這種生産方式需要的技能是什麼?

是經驗、是師傅的感覺、是傳承、是獨門絕技嗎?

不是的。

這種模塊化生産、廣泛分工需要的是精确、可複制、工業化能力。

所以,一家想做大做強的企業問我建議,到底學什麼?

我會建議你别學日本的匠人精神,而是最好去學德國的工匠精神。

祝福。

祝福你的企業早日做大做強,走向輝煌。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