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王崧舟批注式課堂

王崧舟批注式課堂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9-11 19:22:00

王崧舟批注式課堂?中國教育夢—落實雙減政策,聚焦高質量課堂全國小學語文名師教學觀摩活動,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王崧舟批注式課堂?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王崧舟批注式課堂(王崧舟好的故事聽課筆記)1

王崧舟批注式課堂

中國教育夢—落實雙減政策,聚焦高質量課堂全國小學語文名師教學觀摩活動

課例:《好的故事》王崧舟

聽課時間:2021.10.17上午

聽課地點:天津工業大學附屬小學

記錄人:李苑桃

課文來源:統編版教材六年級上冊第八單元精讀課文。

一、 課堂引入

今天,老師和大家一起學習魯迅先生的散文詩《好的故事》。(簡潔明了)

二、 落實課後思考與練習一

1. 出示初讀要求:課後思考與練習一:本文寫于現代文學的初創時期,語言表達與現在不完全一樣,有些詞語比較難懂。初讀課文時,遇到難懂的詞語可以先跳過去。

2. 跟着詢問學生。你在初讀的時候哪些詞語是跳過去的。(有的回答:伽藍、膝髁、蒙眬、鞭爆)這些詞語很大一部分屬于初創時期,誰知道初創時期是什麼時候(生回答:1925年)怎麼知道的?(生回答:課文最後寫的。)記住這個年份,一九二五年,距離現在大概一百年。

3. 出示初創時期的詞語:石油、鞭爆、膝髁、蒙胧、伽藍、皺蹙、霓虹

4.要求學生齊讀,第一個讀,第二個讀……每讀一個詞語都強調是一百年前的詞。

再出示現在的詞語:煤油、鞭炮、膝蓋、蒙眬、寺廟、皺縮、彩虹

現代文學初創時期的石油就是現在的煤油,以前的鞭爆就是現在的鞭炮,以前的膝髁就是現在的膝蓋,以前的蒙胧就是現在的蒙眬,讀音完全一樣,字音稍有不同,想一想為什麼這字旁的胧變成了目字旁的眬?(生回答:跟眼睛有關,看不清的狀态)

5. 為什麼現代文不把這些詞替換過來呢?

如果換成現在這些詞,你還會有1925年的感覺嗎?還會不會有年代感?(沒有)

6. .這裡還有一些詞語,是你們讀課文時容易放過的,試着聯系上下文理解它們的意思。

(1)澄碧:(通過讀詞、聯系上下文,理解河水清澈的意思)

(2)蕩漾:(聯系前面的詞語,可知跟河水有關)

(3)錯綜:(把交錯、織成結合起來理解)

教師課件出示:都倒影在澄碧的小河中,随着每一打槳,各各夾帶了閃爍的日光,并水裡的萍藻遊魚,一同蕩漾。

引導學生理解“澄碧”“蕩漾”(聯系上下文和字的偏旁來理解。澄碧聯系河流,河水清澈來理解;蕩漾聯系每一打槳,來想象打槳時漾起的波紋。生最後齊讀這段話。)

課件出示:許多美的人和美的事,錯綜起來像一天雲錦,而且萬顆奔星似的飛動着,同時又展開去,以至于無窮。

師讓學生借助另一段文字來理解“錯綜”這個詞。

課件出示:水中的青天的底子,一切事物統在上面交錯,織成一篇,永是生動,永是展開,我看不見這一篇的結束。

讓學生捕捉關鍵詞,學生找到“交錯”“織”這兩個詞,理解錯綜的意思。

教師過渡:孩子們,錯綜、交錯、織成一天寫的其實都是一種事物,哪種事物?大聲的說,大聲的說(雲錦)

有沒有見過雲錦(沒有)因為雲錦太珍貴。想不想看看雲錦?一起看看雲錦。

7. 借助資料,增長見識。出示雲錦的圖文資料,老師讀藍色字,學生齊讀紅色字,師生合讀後,再談對雲錦的感受。(六上第八單元的語文要素是“借助相關資料,理解課文主要内容。王崧舟老師在此設計了落實文化傳承與理解語文要素)

三、落實課後思考與練習二

1.出示課後思考與練習二 :“好的故事”其實是一個夢境。這故事的美麗、幽雅、有趣體現在哪裡?結合課文内容說一說。

快速默讀課文,找一找,畫一畫,課文的哪些地方讓你認定“好的故事”其實是一個夢境。

教師引導學生審題,聽清楚了說一說。生打開課本,默讀課文,并勾畫。

師巡查,表揚學生的好的習慣。找到了嗎?有很多處,我找到了十五處。

指生回答。第一個依據是,第二個依據是,第三個依據是……

(學生回答:閉了眼睛,往後一仰,閉上了眼睛,還能看見,說明進入了夢境;蒙眬中卻又看得清楚;醒了,說明之前看到的是夢境……)

2.師:魯迅先生用了哪三個詞來形容他的夢境?(美麗、幽雅、有趣)

3.師:一起好好讀一讀這三個詞,在魯迅看來,他的好的故事,是如此(美麗),如此(幽雅),如此(有趣)。

4.一起來看看這個“好的故事”。配樂朗讀,教師讀紅色字,學生齊讀藍色字,泛舟湖上的劃槳聲加上輕柔的音樂,把人帶入美麗的江南水鄉。

過度:這樣的夢境是如此的(美麗),如此的(優雅),如此的(有趣),而這樣的夢境還在繼續,你看,凡是我經過的河都是如此,看。

5. 屏幕出示夢中所有的景物(豎行排列)老師讀粉色字,學生讀藍色字。

烏桕

新禾

野花

叢樹和桔樹

茅屋

伽藍

農夫和村婦

婦女

曬着的衣裳

和尚

蓑笠

……

師:這些景物多達19種之多,文中還有省略号,說明遠不止——十九種。這些景物給你的感覺亂嗎?

(引導學生天、雲、竹等景物給人的感覺很純潔、和諧,告訴人們夢境發生在江南水鄉)

這個夢可能發生在哪裡?會發生在天津嗎?在哪裡?

(引導學生在江南,在魯迅的故鄉紹興。)

6.聚焦夢境特寫

看“河邊枯藤樹下幾株瘦削的一丈紅,該是村女種的罷。”(教師讀)

繼續看,屏幕出示:大紅花和斑紅花,都在水裡面浮動,忽而碎散,拉長了,縷縷的胭脂水,然而沒有暈。茅屋,狗,塔,村女,雲,……也都浮動着。大紅花一朵朵全被拉長了,這時是潑剌奔進的紅錦帶。帶織入狗中,狗織入白雲中,白雲織入村女中……。(教師讀)

7.你們看看,魯迅夢中的基調是什麼顔色?(紅色)在他的夢境中呈現了大量紅色的景物。如,第一種(一丈紅),第二種()……第六種()所有這些顔色都是紅彤彤、紅豔豔的。孩子們聯系你的實際,帶給你什麼感受(指生說溫暖、熱烈、希望……)

三、借助資料,把握意圖

1.出示課後鍊接的資料:“一個昏沉的夜裡,作者于工作之餘閉眼休息的刹那間,在朦胧中看到一幅很美麗的生活的圖畫……”——馮雪峰《論<野草>》

(1)教授學生借助資料捕捉關鍵信息。

(2)找到關鍵句“作者希望……主要精神”(課後資料)

(3)鎖定關鍵詞語。“希望”。

2.1925年的魯迅,你找一個詞來形容。

(苦悶、怅惘、孤獨,一個人戰鬥,找不到方向)

3.師過渡:魯迅先生之所以寫這個好的故事,原來這就是他的(希望)。都說“日有所思,夜有所夢”,一定跟當時的環境有關。有沒有孩子去找過資料。

指生說搜集的資料。

4.師:魯迅按照當時的情景,夢境應該是苦惱的,孤獨的,怅惘的,為什麼夢境又是美麗的。課文哪些地方在向你暗示當時的現實環境和社會背景?(生回答:“昏沉的夜”暗示現實社會黑暗,花影碎散暗示革命形勢不容樂觀等)

5.既然社會如此黑暗,生活如此苦悶,他為什麼要寫這樣的夢境呢?出示背景視頻。

6.過渡語:我想你一定會若有所思。看完這段資料,說不定你就會有自己的想法,打開作業紙,請你走進魯迅先生的世界,請你把自己就當作是1925年的魯迅,想一想做這樣的一個夢,寫這樣的一個好的故事,究竟是為了什麼?(學生寫)

學生寫時教師說:魯迅啊,既然現實如此黑暗,生活讓你如此苦悶,如此怅惘,你為何還要苦苦尋覓那個夢境,為何總是記得這樣一個好的故事?記住,此刻你就是1925年的魯迅。

7.教師巡視後請打星号的學生分享。

8.師:1925年的魯迅先生是苦悶的,然而苦悶中的先生沒有妥協,沒有放棄,你們看,他留給我們這樣的希望,讀。

(學生齊讀)這故事很美麗,幽雅,有趣。許多美的人和美的事,錯綜起來像一天雲錦,而且萬顆奔星似的飛動着,同時又展開去,以至于無窮。

師:1925年的魯迅,盡管是那樣的孤獨,似乎隻有他一個人在戰鬥,他也苦惱過,他甚至也絕望過,然而,絕望後的先生依然沒有放棄希望,他留給了人們這樣的好的故事,讀。

(學生齊讀)現在我所見的故事也如此。水中的青天的底子,一切事物統在上面交錯,織成一篇,永是生動,永是展開,我看不見這一篇的結束。

師:1925年的魯迅,無疑是怅惘的,有人高升,有人退縮,甚至有人背叛了革命,即便如此,先生依然沒有放棄自己心中的那一點光,那就是他的好的故事,讀。

(學生齊讀)現在我所見的故事清楚起來了,美麗,幽雅,有趣,而且分明。青天上面,有無數美的人和美的事,我一一看見,一一知道。

四、課堂結語

是的,孩子們,剛才我們一起學習了魯迅先生的《好的故事》,這個故事是那樣的(美麗),那樣的(優雅),那樣的(有趣),我們知道,原來這就是先生的(希望)。其實,那個時候,他是多麼的(苦悶),多麼的(孤獨),多麼的(怅惘),但是無論他怎樣孤獨,怎樣苦悶,怎樣怅惘,他依然沒有放棄屬于他自己的(好的故事),因為那個故事就是先生的(希望)。其實,孩子們,好的故事不光屬于先生,其實他也屬于我們每一個人,也屬于我們自己,孩子們,一定不要忘記,你也有屬于自己的(好的故事),一定不要忘記,你的那個好的故事也一定是(美麗)(優雅)(有趣),這是自己的(希望),即便你以後遇到了(苦悶),遇到了(孤獨),遇到了(怅惘),也一定不要忘記,你也有這樣一個(好的故事)。

闆書:

好的故事

美麗 幽雅 有趣

這是

希望

無論

苦悶 怅惘 孤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