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菜,是可以食用的野生植物,它們沒有經過人工培育,更沒有化肥和農藥,自由生長在山野之間,吸取日月精華,采集天地靈氣,是大自然給人類最好的禮物。然鵝,你還沒吃夠,春天就已經過去了。香椿老了、蒲公英開花了,榆錢也飄的滿地都是。别擔心,你沒吃夠的野菜,我們都幫你存着,來黃土貴,延續春天的美味。來看看下面這些野菜料理菜單。
蒲公英蒲公英大家都很熟悉, 本就是菊科多年草本植物,所以超有菊花家族的典型特征。白色冠毛結成的絨球上有小黑點,那是蒲公英的種子,花開後就随風飄散。又叫黃花地丁、婆婆丁。
燃鵝,這樣唯美又學術性的畫風,到了吃貨眼裡,隻剩下:
那是一道好菜啊~
蒲公英的吃法自不必多說。 或生吃、或炒食、或做湯、或炝拌,雖然略帶苦味,但風味獨特,作為開春後的第一批鮮菜,讓人印象深刻。
車前草車前草也叫車前子,是一種普通野草,在山野路邊,到處有它們的蹤迹。車前草的幼苗可食。4~5月間采幼嫩苗,沸水輕煮後,涼拌、蘸醬、炒食、做餡、做湯或和面蒸食。口感很細膩,沒有什麼特别的怪味,但咀嚼起來又會感覺比家常青菜的纖維要粗,有嚼頭有韌勁,要多 嚼幾下才能緩緩 下咽。在這多次的咀嚼中,慢慢品味這種還略帶野味的綠草清香。
如果說這些頭頭腦腦中,非要選個霸王的話,當屬香椿頭,原因在于它氣味霸道,愛的人如癡如醉,恨的人片葉不沾。
香椿是長壽之樹,《莊子·逍遙遊》中寫道:“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為春,以八千歲為秋。”然而正是這看起來古老蒼勁的樹幹中,卻年年萌發新的嫩芽,每一葉嫩芽中,都凝聚了一種奇異的芬芳,滋味豐富得就像整個春天。
但普通人更愛的是香椿炒蛋,嫩香椿芽切碎與蛋液和勻,嗤啦一聲滑入油鍋,立刻成了金黃蓬松的一大朵。香椿香味獨特,馨香馥郁;而雞蛋甘醇,中和了香椿過于強烈的濃郁滋味。二者同食,鮮而不膩,仿佛将春日一口吞入肚。
榆錢榆錢也是餐桌上的一道好食品,可以做成榆錢湯,把榆錢洗淨,去除雜質,放入水中煮沸,屆時攪進雞蛋白,灑進少許香油和味精,盛入碗中,白綠相間,十分悅目,聞之清香,食之滑潤可口。榆錢也可以做糕,把洗淨的榆錢跟面粉、食糖或食鹽配在一起,做成蛋糕狀,放入籠屜中蒸15分鐘。香糯宜人。
比起前幾種青翠新鮮顯山露水的野菜,山蒜該是最低調的一種了。春天萌發的時候,夾雜在草叢裡的纖細葉片很容易被忽略。此外,它的根紮得深,相比其他野菜,挖起來要費 勁,同時市場上也相對少見 一些。
花椒樹 發芽期幼嫩的芽葉,油亮鮮綠,麻香味美,是芽苗菜中的珍品。可以熱炒、涼拌、油炸、涮 鍋,麻香宜人,開胃爽口,具有獨特風味和豐富營養。舊時曾被列為宮廷貢品,供宮廷貴族享用。
栾樹早春的嫩芽,又叫木欄芽或木欄菜。栾樹種子成熟後自然脫落,部分種子發芽後長成小栾樹,所以有栾樹的地方,就分布着大量的野生栾樹種群,栾樹芽很象 香椿芽 ,采後其它部位會再長出新芽,采摘野生栾樹芽一般不會影響栾樹的生長。鮮嫩的栾樹芽采後并不能直接食用,一般的做法是先用開水煮一下,在涼水中浸泡3-5天,中間換幾次水,浸泡後的木蘭芽沒有什麼苦味、香脆可口,有嚼勁,農家 常用的吃法是涼拌。浸泡後的木蘭芽可以在冰箱中存放幾個月之久。
别名:苦菜,為菊科植物山苦荬的全草或根,生于山地及荒野。早春采收,洗淨,鮮用或曬幹。能清熱解毒、涼血、活血排膿。
是不是在感歎,很多野菜還沒吃到春天就已經過去了。别擔心,這些“山野美味”黃土貴都幫你存着呢,想吃就趕緊來吧,畢竟數量不多哦!
宜壽福地黃土貴
黃土貴村是北京市門頭溝區雁翅鎮轄村之一,是地處永定河南岸又群山環繞的一個小山村,既有古顔,又有新貌。生态優良,環境優美,民風淳樸。
村子海拔680米,山坡地為山地淋溶褐土,村址一帶為黃土,黃土貴因此得名。據村落文化調查,黃土貴成村或有“住山”戶的曆史,至少可以追溯至清代中後期,黃土貴可以說是古村了,村中的老居民建築和老槐樹就是“曆史的見證”!
▲黃土貴村貌
黃土貴民宿的每個院落層次錯落,視野開闊,老北京四合院的風貌保存完整,青堂瓦舍清新雅緻自然純樸,院子裡有休閑賞景的桌椅露台,有菜地,有鄉村情趣景緻。村子飲用水是機井深挖的地下山泉水,村裡常見身體健康的老者,三五成群在院牆下聊天休閑。
▲黃土貴的春、夏、秋、冬
【村中古民居和保留完整的清代四合院】
據計算,黃土貴建村已有200餘年的曆史。據傳,當年永定河發大水,珠窩村被沖,村民李文朝看上了這裡的山水環境和肥沃的黃土地,便搬遷至此,世代繁衍生存。村子裡那片四合院,便是李家後代所建。四個萬字輩的兒子分出了東西南北四大門,也就是四套四合院,以後的百姓就管這四門的子孫分别稱為東院門的、西院門的等等,慢慢的,四套院落擴充為八套,按照地理方位的不同,分為上、下東院,上、下南院,上、下北院,裡外西院。現在,除了下北院拆了東、北兩間,外西院拆了南房,其他院落都完整的保存着。
八座院落坐落于村西部山間近于圓形的小盆地上,地勢較低,向外是一圈一圈的梯田呈圓形依次向山坡上擴展。八座院落按照正南正北的方位建造的四合院緊湊的分布在盆地中心,各戶之間隻有寬約兩米的巷道相隔,站在周圍的梯田坡地上,恰好可以看到一片縱橫交織而又錯落有緻的青色屋頂。八座院落都是按照統一的傳統格局建造,正房、廂房、門房将院子圍在中間,建有門樓和影壁。建築材料為青磚青瓦,木質骨架,門樓上和瓦脊上都有雕花裝飾,木格門窗也都是古樸樣式,造型精美,部分影壁上還有碩大的镂空“福”字殘存。西裡院影壁前還曾有過一塊“泰山石敢當”的鎮宅碑,影壁兩側分别寫 着”紫氣“和”東來“ 襯字。
這樣的建築無不彰顯勞動人民的智慧,也反映了山民的審美觀念。四梁、八柱、四角硬,石灰、碎石、漿砌填。上下窗次、滿裝修,清水調脊一條線,石刻、磚雕裝門面,貓頭瓦下滴水檐,窗寬棂窄賊不偷,影壁立在大門前,院牆環繞似城堡,大門一閉天地寬,想站想卧都随便。
解密長壽村
黃土貴村坐落在三面是山一面是水的平台之上,永定河從遠處溝壑流過,有風不大,有水無害。乃四氣歸一之善地。村子不大,50多戶人家,長期生活在村子裡的老人,靠着大自然的滋養,大都精神矍铄,年歲較長。八九十歲者尋常可見,且出過百歲老人,使得黃土貴成為一個“饕餮老翁滿村轉,北陽旮旯古今談的”長壽村。
天地萬物,整體環境系統中都是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相互依存、相互對立、相互轉化的,長壽得益于黃土貴人因地制宜與客觀環境相适應。人們用智慧的生活方式和大自然相處,建立起方位适中的四合院。東西兩山猶如護法神,整個村子被其拱衛之中。古老的四合院闆瓦房錯落有緻,主次分明,大門口一水兒健在青龍旺門之位,隐含着“紫氣東來”的寓意。滿天星、工字錦、四開扇的門窗展現着自身的功能。這些建築根據當地的具體條件而建,房屋隐于萬樹叢中,使人與建築宜于自然,男女老幼尊卑有序,過着安靜祥和的生活,從自然環境中透出恬靜、延壽的氣息。
每個院落配備統一标準的高品質洗浴設施,七間房餐廳有土菜精做的特色美味。 黃土貴研學村,穿越霧霾高度的山水環抱, 足以讓您享受品質如一的甯靜清新。
院落展示鄉情1号四合院
黃土貴1号院,位于黃土貴村四合院聚集群内,老北京風情盡顯。 擁有大床房1個,家庭房2個,(各含1個大床,1個1.2榻榻米),配備棋牌室一個。
老宅歲月
黃土貴16号院。 位于黃土貴村四合院聚集群内。 半開放式院落,毗鄰田園。 院内保留一棟未經修繕的百年老屋,屋旁一棵參天連理樹,将歲月的痕迹展現的淋漓盡緻。
上上樂居
黃土貴6号院,位于村子最高處。 房前幾棵大棗樹,挂果兒的時候讓人眼饞,連大人都忍不住爬上樹去摘。
辣椒小院
黃土貴8号院,經濟型院落。 木質的陽台給小院增添了幾分休閑的氣息。 院内種滿了小辣椒,既能欣賞,又能吃。
紅磚9号
黃土貴9号院。 紅磚,簡單樸實的建築材料,外觀保留紅磚樣貌的院子,與遠處的青山形成對比。 院内視野開闊,可一覽山村風貌。
耕讀山居
黃土貴5号院,外立面用黃土粉砌,與黃土貴村名相得益彰。 寬敞的書房,中式的裝飾風格,使這個院子書香氣息濃郁。 半耕半讀,多少文人的夢想。
陽光心房
黃土貴10号院。 入院,一座玻璃屋房映入眼簾,陽光就這樣無遮無攔的灑進來。 沿小石闆路緩緩而上,開闊的院子便呈現在眼前 。
玉蘭雅舍
黃土貴18号院。 邁上幾個台階,進入院内。 一棵棗樹,架于長廊之上。 木質連廊與兩個卧房相通,透過長廊,一棵玉蘭亭亭玉立,似一個優雅的女主人在迎接朋友的到來 。
私塾學堂
以私塾講堂 多功能廳的形式,滿足會議、講堂等商務功能,可容納20-36人團體活動。 同時可開展各種小手工、繪畫等創作活動。
七間房餐廳
在原七間房舊址上改造而成的多功能餐廳。 中西合璧,土菜精做,内置旅居咖啡卡座,配套齊全,可同時容納36人就餐。
【 鄉村遊戲】
【 五谷磨坊】
【農事體驗】
【親子手工】
【星空棧道 】
【鄉村電影院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