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孕育島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現在生娃相對來說便利不少,狀态好就順産,不能順産還有剖腹産的選擇。
可剖腹産就真那麼輕松嗎?總會有人說:睡一覺娃就出來了,很快的。
但娃出來後,該怎麼護理刀口?打了麻藥剖腹時就不會疼了嗎?其實并沒有想象中那麼輕松,畢竟是真刀真肉的操練,不可能如同想象中那麼輕松。
看到剖腹産手術所需的工具,才知道誤解了,光看看就不寒而栗。
産婦情況良好是不會選擇剖腹的,一般是在不得已的情況下,醫生才會提出這項建議。
但剖腹就是正确的解題思路嗎?其實不然,這隻能把産婦面臨的風險降到最低,但手術過程仍然很繁瑣複雜,意外情況随時會發生。
單拿手術用的器械來說,種類就涉及到幾十種,單彎鉗就有16把。
當然,産婦在手術前是看不到的,因為醫生也會考慮到她的心理承受能力,隻看圖片就覺得疼。
剖腹産流程:
肚子不是一刀就切開的,得一層一層切開。首先切開腹部,尋找嬰兒的位置。
然後再切開羊膜,這時能用到很多工具,切、剪、鉗、夾、割。
再找出胎兒頭部位置,由醫生用手慢慢将頭一點點取出來,直到離開母體。
緊接着把胎兒整個取出來,當肩膀脫離母體時,孩子就出生了。
最後,要把胎兒的臍帶剪短并縫合消毒,再一層一層地把産婦的傷口縫合好。
光是想想這些冰冷的器械在身體裡遊走,就不寒而栗,寶媽真是鬼門關裡走一遭。
剖腹産前,一部分産婦需要備皮和導尿,雖然過程有些尴尬,但也在接受範圍内。
打麻藥時很難受,但藥勁兒上來後就好很多了,手術過程中雖感覺不到疼痛,但能感受到刀子劃開皮膚的冰涼感。
但是!這都不算什麼,最痛苦的是産後按壓肚子,分天數、次數,很多剖腹産寶媽都表示不想再經曆。
想想在還未愈合的刀口上按壓,那酸爽大多數寶媽都會疼到哭喊。
如果刀口後期恢複不是很好,還會伴随更多症狀,遭的罪真不是說說而已。
而且,剖腹産結束後,麻藥失效,會出現刀口疼痛的症狀。
由于刀口的範圍比較大,表皮恢複期需要7-10天,直到拆線、拿下皮膚夾後疼痛才會逐步好轉。
再者,根據每個産婦身體素質差異、醫生縫合水平不同、刀口長短不同,恢複期也不同。
因此,寶媽們也别太緊張為什麼旁邊床恢複得更快,這都是正常現象。
★卧姿正确
術後的寶媽不能平卧、靜卧。
小島的建議是側卧,身體與床呈20-30度角,術後超過24小時要适時翻身、坐立。
另外,也可以适當下床走動,這樣利于胃腸蠕動,利于排氣。雖然一開始會很痛,但慢慢會好一些。
★飯量适當
吃太飽會導緻産婦腹脹和腹壓升高,影響子宮的術後恢複。
與此同時,也要注意大便的情況,保持通暢,預防便秘情況。
★注意衛生
術後恢複是很重要的一步,此時的産婦免疫力較弱,極易受外部細菌侵擾。
因而,注意刀口、會陰部位的衛生至關重要,能有效預防疾病。如有不适,及時就醫治療。
★預防生病
術後的寶媽應注意保暖,預防感冒,失血過多會導緻體質變弱,生病對日後恢複也不利。
孕育島,一個專業的孕産、育兒團隊,青雲計劃獲獎者。專為孕期大小事和嬰幼兒護理提供知識儲備,在懷孕或育兒期間遇到的任何疑惑,都可以通過私信咨詢,得到滿意的答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