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曆史證明,民營經濟從曾經的“微不足道”,發展成為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内在要素”。民營經濟已經逐漸成為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力量。
2021年,湖南民營經濟GDP占比從2012年的56.5%,提高至2021年的70.0%;全省民營經濟市場主體523.81萬戶,比2012年增加330.88萬戶。湖南民營經濟發展邁上新台階,推動湖南發展不斷跑出“加速度”。
紅網時刻新聞記者 劉容 長沙報道
民營經濟興則全局興,民營經濟活則全盤活。
今年以來,湖南持續開展省級領導幹部聯系民營企業家工作,省領導帶頭示範,帶動全省各級領導幹部主動作為、靠前服務,為民營企業發展纾困解難,極大地提振發展信心。
記者認為,一個地區的民營經濟發展快不快、好不好,與當地的營商環境有着必然的聯系。近年來,湖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民營經濟發展,為民營企業打造堅實的政策基礎、良好的創新氛圍和貼心的政務服務。這樣的“吉祥三寶”,正是湖南民營經濟鑄就萬馬奔騰盛景的關鍵原因!
01 完善政策,優化環境
民營企業長成“參天大樹”,離不開政策的“陽光雨露”,在促進民營經濟發展上,湖南頻繁釋放最強音。
近年來,湖南省委、省政府多措并舉,不斷推出硬核政策,為民營經濟發展培育沃土,展現出重視民營經濟,服務民營企業家,狠抓發展的決心和鬥志。
省委、省政府先後出台《關于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若幹意見》《關于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六個一”工作方案》;省人大常委會通過《關于依法促進和保障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決議》;省委統戰工作領導小組印發《湖南省關于促進工商聯所屬商業協會改革和發展的實施意見》;省紀委出台《關于規範政商交往推動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的意見》;省委政法委、省委統戰部、省工商聯出台《關于各級政法機關與同級工商聯組織建立維護民營企業合法權益聯系機制的工作意見》;省高院、省檢察院深入開展涉産權冤錯案件甄别糾正和民營企業刑事訴訟“挂案”專項清理工作……
2021年12月28日,湖南省人民政府舉行第一屆“新湖南貢獻獎”和“2021三湘民營企業百強榜”發布會。
透過一系列的“政策矩陣”,我們不難看出:“堅決破除制約民營企業參與市場競争的各類障礙和隐性壁壘,切實消除在準入許可、經營運行、招投标等方面的不平等待遇”,是為了給包括民營企業在内的所有市場主體打造一個公平競争的市場環境;“聚焦民營企業發展中的痛點難點堵點,健全政策體系,完善政策執行方式,破解融資難融資貴等突出問題”,是為了完善精準有效的政策環境;“堅持執法、司法等各環節依法平等保護民營企業産權和民營企業家的人身、财産合法權益”,是為了健全平等保護的法治環境……
記者真切地感受到,在這些“硬核”政策的背後,站着一位真重視、真關心、真支持民營企業的“娘家人”,始終有力促進非公經濟“兩個健康”,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為民營企業纾困解難,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02 鼓勵創新,做優做強
有研究發現,企業研發投入強度低于1%時難以生存,在2%時僅能夠基本維持,在5%以上時競争力可以充分發揮。
對于民營企業來說,抓住了創新,就抓住了高質量發展的“咽喉”和“命脈”。
近年來,湖南紮實推進創新型省份建設,實施“民營企業培優做強”和企業走出去“兩送一防”行動,助推“三類500強”進位、“兩個1000家”擴面、“專精特新”提質等政策,極大地激發了民營企業的創新積極性。
邦普電池回收工藝硬仗M07車間調試現場。
湖南邦普入駐長沙甯鄉14年,深耕廢舊電池循環利用技術研究,率先在全球廢舊電池回收領域破解了“廢料還原”的行業性難題。2021年,廢舊電池綜合回收量占比全國近50%,實現銷售收入112億元,同比增長146%,貢獻稅收約2.6億元。
巴斯夫杉杉全電軟包測試現場。
巴斯夫杉杉合資1年來,積極推進低碳生産,優化能源結構,加大産品創新及成果轉化,持續推進數字化轉型和精益生産,公司效益持續呈現增長态勢。今年1—8月,營收同比增長50%,稅收同比翻番。
頂立科技等離子旋轉電極霧化制粉設備。
頂立科技的研發人員占公司總人數的25%,還聘請了國内外知名專家教授60餘人為企業的專家顧問,憑借強大的人才資源優勢,頂立科技攻克了第三代半導體碳化矽單晶先驅體材料——超高純碳粉關鍵制備技術,填補國内先進材料缺口,将實現材料的進口替代。
記者看到,三湘大地,民營企業創新氛圍越來越濃,創新的勢頭越來越猛。
有一組數據顯示,目前全省已經培育省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977家,其中,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32家,居全國第七、中部第一。新評價入庫科技型中小企業1.14萬家,高新技術企業增至1.08萬家。小巨人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絕大部分是民營企業,占比超過90%。
03 把脈問診,保駕護航
民營經濟是穩定經濟增長的主力軍。
近年來,在湖南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湖南全面加強新時代民營經濟統戰工作,各級統戰部門、工商聯全力做好引導、服務工作,有力促進非公經濟“兩個健康”,助力民營經濟進一步活起來、強起來。
“要找準服務的切入點,做好政策宣傳、解疑釋惑等工作,全力為民營企業排憂解難。”今年來,省委統戰部主要負責同志多次深入調研民營企業,了解發展所需所困,引導提振發展信心。
2016年起,湖南每年組織省市縣三級統戰部門開展“萬企大走訪”活動。僅2020年,就成立719個調研組先後深入1.8萬餘家民營企業和商協會開展調研走訪,推動解決問題6000餘個。
鳥瞰北辰三角洲,發現湖南省會長沙的“國際範”。(圖片來源:湖南省人民政府官網)
服務民營企業沒有過去式,隻有進行時!
2022年5月,湖南出台《湖南省省級領導幹部聯系民營企業家工作方案》,全體省領導主動作為,靠前服務,幫助民營企業纾困解難。在省領導率先垂範下,各級領導幹部深入企業,在廠房前“把脈問診”,在會議室“共謀發展”,真正做到和企業心連心、手拉手、情相融。
“這麼好的營商環境,為我們全力抓發展提供了強大的信心和動力。”株洲聯誠集團董事長肖勇民感慨良多。今年2月份,他受邀參加株洲首次政企“早餐會”,與株洲市委書記、市長等領導共進早餐、暢談發展。這次簡短的早餐會,幫助聯城集團解決了6個發展難題。
株洲市的“政企早餐會”。
“信心更來源于政策和真金白銀!”湖南艾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艾立華有感而發。1985年,年僅28歲的艾立華東拼西湊,籌到了3700元錢,創建了艾華集團,經過30多年的不懈奮鬥,在黨和政府的支持和幫助下,不斷強化科研創新和自主品牌建設,一躍成為目前中國第一、世界第五的鋁電容器制造商。
提出“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是我們自己人”的意義十分深遠,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正是有了“娘家人”的鼎力相助,湖南民營經濟以萬馬奔騰的姿态,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動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