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李雨心
“今朝道是中元節,天氣過於初伏時。”
立秋過後,氣溫仍處于“三伏天”的炎熱之中,風中夾雜着熱意,都在告訴衆人盛夏未過,涼爽的秋天還沒到來。但在高溫之中,人們也迎來了敬祖盡孝、追思先人的中元節。
元 顔庚 《鐘馗嫁妹圖》
8月12日,農曆七月十五日,也就是人們俗稱的“七月半”。在部分地區,也将農曆七月十四日視為中元節。說到中元節,不少人可能都要倒吸一口冷氣。一句俗語“七月半、鬼亂竄”,讓這個節日鍍上了一層陰森可怕的底色,也有了“鬼節”這樣看似恐怖的别稱。
但從曆史的長河中望去,中元節其實源于早期的“七月半”農作豐收秋嘗祭祖,“七月半”的誕生可以追溯到上古的祖先崇拜與農事豐收時祭。之所以在當下被稱為“中元節”,則是源于東漢後道教的說法。随着時間演變,該節日融合了民間世俗、道教、佛教三種文化,逐漸興盛,并将“中元”固定為節名,節期設在七月十五日,并相沿至今。
祭祖盡孝、追懷先人、放燈祈禱……在中元節這一天,人們追思逝去的先人,也适逢小秋的農作物收獲,把豐收的喜悅一同與祖先分享。
放河燈 寄哀思祈求幸福平安
放河燈(圖源網絡)
“七月十五日,諸寺建盂蘭盆會,夜於水次放燈,曰放河燈。”在明代古籍《帝京景物略·春場》中,能夠看到在中元節之夜,古人們在河中放燈的景象。此外,清代潘榮陛所著的《帝京歲時紀勝·中元》也寫道:“每歲中元建盂蘭道場,自十三日至十五日放河燈,使小内監持荷葉燃燭其中,羅列兩岸,以數千計。又用琉璃作荷花燈數千盞,随波上下。”
“萬樹涼生霜氣清,中元月上九衢明。小兒競把清荷葉,萬點銀花散火城。”在清人龐垲所著的一詩中,也能看到在中元之日,兒童持荷葉燈結伴遊樂的情景。
中元節放河燈,可以說是這個節日中人們所熟知的習俗之一了。而放在水上的河燈,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燈盞或蠟燭,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在月亮剛剛升起的時候,人們将自己做的河燈點燃,放置在流動的河水中,讓其順水漂流消失在遠方。人們以放河燈的形式祭祀先人,表達對逝者的悼念,寄托對親人的緬懷之情。同時,也祈求未來的幸福平安,希望順着流水送走災禍與疾病,沒病沒災,一家老小幸福安康。”
民俗專家劉孝昌描述,在舊時成都,人們選擇在中元節這一夜,在江安河畔的金花橋下放河燈。當然,沿河順水放河燈祈福的,還有世代居住在江安河邊的農家。“農曆七月十五,或者乞巧節、中秋節之夜,河燈沿河漂流與過往的行船相遇的時候,船都要主動避讓,小心翼翼地讓河燈從船身兩側漂流而過,因為人們把河燈作為一種祈求吉祥幸福平安的象征。”
吃鴨子 清補正當時
老鴨湯(圖源網絡)
中元節前後,也恰逢二十四節氣之一的立秋。在古代,人們将立秋視作秋天的開始,而秋季又是收獲的季節,所以這個節日,人們也可以享用許多美味的吃食。
譬如,在不少地區都會選擇在農曆七月半這一天吃鴨子,更以鴨子為祭品祭祀祖先。據民間流傳,因鴨在水中遊,取其放河燈祈禱之涵義。但也有說法表示,“鴨”諧音同“壓”,吃鴨子是為了壓住“魂靈”。民間也有俗語說到,“七月半吃隻鴨,萬事不用怕”。
當然,抛去古人為鴨子賦予的含義,在這一時節吃鴨也是正當時。因為此時鴨肉肥美,立秋到來又意味着涼爽的秋日即将來臨,鴨肉不溫不熱,是清補的佳品。人們常說:“七月半鴨,八月半芋。”可見古人認為農曆七月半時候的鴨子,最為肥美營養。
其實,中元節的文化内核,一直都是“敬祖盡孝”。古代民間也相信,祖先會在七月半返回家中探望子孫,所以古人在這一日祭祖。正好“七月半”時節農作物收獲,也正好把豐收的喜悅與祖先分享。《東京夢華錄》有載:“中元前一日,即買練葉,享祀時鋪襯桌面,又買麻谷巢兒,亦是系在桌子腳上,乃告先祖秋成之意。”
所以,不必懼怕“七月半”的到來。在這一日,人們追思逝去的親人,仍能看到“敬祖盡孝”的文化内核,在當代延綿不絕。而該節日之所以能延續至今,也是因為人們對先人的緬懷,和追念先賢的情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ihxdsb,3386405712】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