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報陽光航線”首航圓滿成功,機組人員和部分乘客合影留念。
經過約2個半小時的飛行後,昨天10時22分,在西北隴原的冬日豔陽之下,中國南方航空公司CZ8433航班,平穩地降落在隴南成縣機場。這是隴南第一次迎來從深圳飛來的航班,這也是深圳隴南“晶報陽光航線”的第一個航班。這條航線的成功首航,為深圳隴南這兩座極具淵源的城市搭起了一座空中橋梁。該航線是繼深圳直飛蘭州之後,南航深圳分公司開通的第二條前往甘肅的航線。
飛機降落後,當地政府為航線舉行了隆重的首航接機儀式,深圳市委、市政府代表及“5·12”地震深圳對口援建相關部門和領導參加了首航儀式。
首航客座率高達8成多
南航市場部相關人員介紹,深圳隴南航線每周二、四、六執行。航線前三班目前旅客需求火爆,客源充足,散客銷售較好。其中,22日首航航班客座率高達83%,24日航班客座銷售已近90%。
在深工作的隴南籍夫婦為首航點贊。
作為返鄉熱點,漢中、廣元節前返鄉需求火爆,航班多已售罄;隴南毗鄰漢中、廣元,深圳—隴南航線在春運期間的開通,極大地緩解了甘肅及鄰近四川、陝西的返鄉壓力,為廣大旅客返鄉提供了另一種選擇。
航班上派發的晶報受追捧
深圳飛隴南的航線将開啟晶報和南航的全方位合作的探索之路,昨日在首航航班上,深圳晶報作為機上唯一派發的深圳媒體,廣受乘客的歡迎和熱捧。對于昨日見報刊登的稿件,不少乘客稱贊太精彩了。一位隴南籍的老人家告訴記者,他兒子在深圳創業十多年了,開心地問記者要了聯系電話,并稱要讓在深圳創業的孩子和晶報聯系一下,希望孩子創辦企業的故事能夠出現在晶報上面。而派發的百份晶報,不少也被乘客帶下飛機,希望和家人一同分享晶報所報道的隴南與深圳之間的曆史淵源。
晶報聯手南航打造深圳隴南“晶報陽光航線”的消息,在隴南已經引起了廣泛關注。1月8日,隴南市政府官方微信平台“隴南發布”轉載了“深圳隴南‘晶報陽光航線本月開通’的消息”,衆多公職人員和市民轉發。昨天,陪同首航團的隴南市副市長、成縣縣委書記李祥稱贊晶報聯手南航打造“晶報陽光航線”的嘗試,希望這條陽光航線成為深圳隴南深度交流、攜手發展的平台。
首航空姐都“不一般”
昨日航班上的空姐王夢媛告訴記者,為了首航,此次随機飛行的空姐都是精挑細選出來的。她還告訴記者,這幾位空姐都是多才多藝,有擅長畫畫的,有擅長主持的,希望能夠讓搭乘此次航班的旅客充分體會到南航的用心服務。一名乘客對記者表示,從綜合素養而言,南航的空乘的确沒得說,随時都讓人感到溫暖和貼心。
乘客都有誰?
返鄉過年的隴南人:回家的路一下子就縮短成幾小時了
“其實我早就買好了深圳飛四川廣元的機票,打算從廣元轉火車回隴南過年。”航班上,坐在晶報記者前面的一位長者說道。
他叫張仲友,是隴南武都的退休教師,兒子在深圳創業,因此經常兩地來回跑。他面前的小桌闆上放着一份當天的晶報,頭版大标題“陽光起航”,内文大幅報道深圳隴南“晶報陽光航線”首航的消息。
“幸好知道了深圳隴南開通直飛航班的消息,我馬上就把飛廣元的機票退了,買了這班首航的機票。”張仲友說,這樣一來,他回家比先飛廣元再去轉火車節省了很多時間。
張仲友說,過去回隴南,無論是從四川廣元、陝西西安還是甘肅蘭州中轉,都十分折騰,因為不通飛機和火車,需要乘坐很長時間的長途車,前後折騰幾十個小時。而且走的都是山路,提心吊膽。
“隴南現在的交通條件比過去方便多了。”張仲友說,最近幾年,十天高速、武灌高速通了,隴南人不再一出門就是險象環生的山路;蘭渝鐵路通了,隴南人在家門口就可以乘坐火車出遠門,現在又和深圳等一線城市通了直飛航線,變化越來越大。過去從深圳回家,幾十個小時的路程,現在已經縮短到幾個小時,在外工作的孩子回老家,也不用為他們一路上的奔波與安全擔憂了。
像張仲友這樣“嘗鮮”首航航班的在深隴南人不在少數。在深圳工作了4年多的隴南康縣人鄧燕強,淩晨3點就來到深圳寶安機場候機。他說,深圳隴南航線的通航,讓隴南和深圳融入了一日生活圈,早上從深圳登機起飛,中午就能吃到隴南的洋芋攪團(一種當地特色小吃),這是一件讓人十分開心的事。
當年援建工作者:回到這塊土地,十分親切十分激動
昨天“晶報陽光航線”班機的乘客中,還有幾位具有“深圳人”和“隴南人”的雙重身份。他們參與了2008年汶川大地震災後重建工作,是深圳對口支援隴南的援建工作者。舊地重遊,各種感慨湧上心頭。
深圳市福田區慢性病防治院院長陳文如就是其中一位。作為醫務援建工作者,陳文如2008年11月被派到隴南,挂職擔任隴南市武都區第一人民醫院副院長,做了8個月的“隴南人”。
“那時候的隴南,可以說非常偏僻落後,交通閉塞,與山外面是兩個世界,加之剛剛經曆了汶川大地震,就更加困難了。”在飛機上,陳文如回憶說,當時隴南的醫療條件也是十分落後的,他挂職的醫院已經算是市中心的醫院,但是設備相對落後,病房狹小,無法滿足隴南人民的健康需求。
雖然當時的隴南相對落後,但陳文如同時也感受到了隴南人的淳樸和厚道,正是這一點讓他忘記了暫時的困難,全身心投入援建工作。除了日常的查房看診,陳文如還幫助醫院改善管理制度,優化費效比,為各科室提出發展思路。“很多當時的隴南同事,後來都成了好朋友。”陳文如說。
“去年我來過一次,感覺隴南這些年的變化可謂天翻地覆。”陳文如說,當年挂職的醫院,深圳援建的新門診大樓早已投入使用,城市面貌煥然一新,這是他十年前不敢想象的。
“我的隴南同事已經在等着我了。”飛機快要降落時陳文如說,和援建時的同事暢叙友情,是他此行最大的享受。
商界人士:要把隴南的土特産帶給深圳人
成縣電商年貨街,本地特産琳琅滿目。
隴小南網貨供應中心,其中70%的包裹基本都是寄到深圳。
據介紹,隴南橄榄油品質很高。
隴南的特色農産品産量豐富,質量上乘,隻是因為過去交通閉塞,“養在深閨人未識”。此次深圳隴南航線開通,讓很多深圳商界人士嗅到了商機,希望借機将隴南特色農産品更多地引入深圳乃至全國市場。
深圳全維創匠企業管理公司副總經理周春燕就是其中之一。這位風風火火的女子有備而來,已經先期做了很多功課。“隴南素有千年藥都、天然藥庫、中國油橄榄之鄉的稱号,秦人先祖發祥于此。隴上江南、紅色熱土。隴南在農業、文化、旅遊方面都有天然優勢,深圳和隴南航線的開通意義深遠。”周春燕對隴南似乎已經如數家珍。
周春燕說,她這次乘坐首航班機來到隴南,希望考察隴南的農産品市場和電商平台,幫助隴南把橄榄油、花椒、核桃等特色農産品推向更多深圳人的餐桌,同時帶動更多的隴南農戶增加收入。“這條航線的開通,會為隴南打開一扇面向粵港澳大灣區的窗口,讓世界認識隴南,讓隴南走向世界。”周春燕說。
隴南都有啥?
核桃、土蜂蜜、果酒、橄榄油……
隴南農産品電商期待與深圳“親密接觸”
昨日,深圳“晶報陽光航線”首航團一行首先來到了成縣電商年貨節,在這裡不少土特農産品吸引了“首航團”的眼光,這裡的商家聽說來了深圳的客人,也是熱情高漲,搶着讓深圳來客品嘗他們的商品。
成縣夏家酒業的酒甜甜地醉人,讓大家一杯又一杯地品嘗;正鑫魔芋合作社出品的大大的魔芋也讓大家大開“眼界”和“口界”,魔芋粉制作的涼拌菜非常有韌性,嘗鮮者贊不絕口;成縣冠霸綠殼土雞蛋老闆吆喝着,熱情地把綠皮土雞蛋塞到了深圳來客的手中,據說一個雞蛋營養相當于普通雞蛋的6倍,不僅營養價值高,味道也是讓人回味;隴之韻糧食醋在這兒也做飲料,酸甜可口,讓人刷新對醋的認識;成縣胡氏糕點讓衆人找到了兒時糕點的味道;雞峰挑合作社的公雞對深圳來客昂首挺胸打起了鳴,該店鋪的負責人告訴記者,這一隻近5斤重的公雞僅需要120元,并稱可以宰殺好以方便遠方的客人食用。
據隴南市副市長、成縣縣委書記李祥介紹,由于隴南出品的農産品原生态,整體質量非常高,所以目前在大力發展網商,參加成縣電商年貨節的商家基本上都有自己的電商平台,可以通過互聯網非常快速地和各地連接,随着越來越多的人對當地農産品有了更深入的認識,隴南的農産品價位會不斷拉升,因為隴南産的都是精品。
随後,一行人抵達隴小南網貨供應中心,看到一排排包裹整齊擺在櫃台上,随時準備快遞來取。記者随機看了一下,看到好幾份郵寄到廣東區域的,該公司副總經理姚永亮告訴記者,其中70%的包裹基本都是到深圳,銷售出去的主要商品包括成縣老樹核桃、成縣土蜂蜜、成縣果酒系列以及橄榄油等。深圳人對這些商品的訂購率也是非常高。姚永亮說,深圳的訂貨量高,一方面是隴南的物品質量的确好,另一方面也讓大家看到了深圳對隴南的情誼,隴南人民提起深圳也是充滿感激之情。他告訴記者,目前公司通過網絡加盟代理,提供代發服務,希望能夠在深圳有更多的合作夥伴,把隴南的優質農産品推廣到深圳乃至全中國。
祥宇橄榄油公司總經理李建科表示,深圳隴南兩地通航拉近了距離,必然會促進隴南經濟發展,創造經濟效益,增加兩地人民友誼與感情,讓更多的深圳人了解隴南,認識隴南,甚至愛上隴南。因為隴南是天然的綠色寶庫,物産豐富,氣候獨特,特别是這裡有着獨一份的、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油橄榄特色富民産業。兩地通航,作為企業,将會以最快的速度、最低的成本将最新鮮、綠色環保的高品質特級初榨橄榄油奉獻給深圳人民。
冠霸農莊開發有限公司位于隴南成縣,主要經營綠殼蛋雞和綠殼土雞蛋,采用“公司 基地 合作社 農戶”的經營模式。公司總經理任甄表示,綠殼蛋雞是免費發到農戶手裡讓他們喂養,公司負責回收統一銷售。現在已經銷到北京、上海、浙江、廈門、西安等地,大都銷往當地的月子中心。“希望深圳隴南航線的開通,能幫助我們打開深圳的市場,也希望更多的深圳人能夠認識隴南、來到隴南,享受這裡的好山好水,感受這裡淳樸的民風,同時也享受這裡的綠色農産品,讓我們能用自己的勞動豐富深圳人的美好生活,同時也創造自己的美好生活。”任甄說。
晶報特派隴南記者|馬骥遠 康岩慧/文 成江/圖
來源|晶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