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大當婚,女大當嫁,
“婚姻為人倫之始也”
婚姻是人生大事,是生命與文明的延續,是家的開始、是社會和國家的基石,對婚姻的高度重視反映在婚嫁禮儀程式化和儀式感上。“十裡同風不同俗”,每個地方的婚嫁習俗禮儀大體差不多,但特定的地域也會有不同的差異。通過兒時參加婚禮的點滴記憶,以及從對長者的訪談了解到,川東北婚嫁習俗大體遵從如下一些流程:
商定婚期(請期)
男女雙方彼此有意願,男方認為該“辦酒”了,女方覺得可以“打發”了。于是,請媒人通報彼此想法,沒有異議了,雙方請算命先生擇出一個良辰吉日,按婚禮備辦情況都可接受的時期舉行婚禮,民間稱定婚期(時間上一般安排在農曆九、十月農閑時節或者冬臘月過年前)。也有的地方叫“打期會”,男方會備下一隻大雄雞,作為“開口禮”。婚期定了,由男方按備辦情況向女方送去大紅紙寫的“請期禮書”,定下具體的迎親時間。
備彩禮
備彩禮為男女雙方共同備辦。女方父母要為女兒備辦嫁妝,七八十年代時興做木質家具,請民間藝人上漆、畫花鳥并蒂蓮鴛鴦之類,老家稱之為“嫁奁”或“擡貨”;男方要根據女方要求,備辦迎親彩禮,如衣服、食品(豬肉、酒、米、面等)和金錢等。
婚禮中的儀式
開臉
姑娘出嫁前要請會美容的婦女用棉線絞去眉毛周圍及面部的汗毛,名曰“開臉”。“開臉”後,姑娘的發型就從姑娘辮子型改為螺髻型。
迎親
首先,男方要組織迎親隊伍,包括唢呐隊、花轎、伴娘、擡工各若幹人,第一天下午由押禮先生和媒人率領,吹吹打打、浩浩蕩蕩前往女家。迎親隊伍來到女家房前不能立即進屋,女家的之客司在院壩邊路口還有一台與押禮先生以詩詞問答的迎娶儀式,雙方較量文采、口才,并報送有關柬文,然後才能進入院壩,将男方送來的聘禮公之于衆,讓客人觀看,民間稱“擺禮”。女方官祿司(廚師)要舉行“開盒儀式”,媒人、押禮先生舉行“交禮”儀式。
迎親隊伍到女方房前儀式
女方的知客司首先用大方桌封住進屋路口,桌上點上香蠟,用歌謠形式提出問題,要新郎方的押禮先生回答,押禮先生回答不上則進不了屋,其餘的禮儀都無法進行。
在傳統婚禮過程中,柬文較多,十分繁雜。論文的内容均用古文書寫,文學含量高。如:《庚帖文》又名“鸾箋”或“唐文”,是報送生庚八字的帖文,當對方收到後又有《回庚文》,又名“鳳書”。在投送這些柬文時,男方押禮先生與女方支客司還要用詩詞對答與所報送柬文内容相關的話語。如《報神柬文》投報後接着男方押禮先生又雙手交《報人柬文》,口中便吟誦:“報神已畢,又報主人,拜下禮也,勞力勞心,再拜而受之,我們拜之賓。”“車馬停留,前踵府門,不敢造次,予報以文。”知客司:“啟動先生,大駕光臨,有勞貴體,先拜其門。”當在房門前的投報柬文結束時,女方知客司才擡開方桌、讓開大路,男方押禮先生帶上幾十人的迎親隊伍吹吹打打進門。此時女方知客司吟誦:“先生來在千裡遠,未曾遠迎來鋪氈,對面行個鞠躬禮,各公動駕進茅庵。請!”押禮先生便帶迎親人馬進入院内由女方安排的座位坐下,同時吟誦:“來在花果園,宜若登天壇,何勞先生請,早想參高賢。”将迎親方送來的聘禮擺在若幹方桌上,押禮先生投《禮柬文》《廚柬文》(請廚師開盒)《梳柬文》交梳妝盒禮品,後送《拜柬文》擺禮結束。
女方的出親儀式
在婚禮未正式舉行前的一周或十天,待嫁姑娘就早晚進行“哭嫁”,并由若幹姑娘陪同共哭,直到婚期到來。起媒的當天晚上才給新娘梳頭、夾眉、擦脂、佩戴頭飾。給姑娘梳頭的一般都是兩個人,寓意“好事成雙”。待起媒人把新娘的頭發梳順了,新娘的媽媽要給新娘“打三梳”(從頭頂到發梢梳三下),一邊梳一邊說祝福的話:一梳金,二梳銀,三是發财發富。梳完就要離開,以免傷心。姑娘出嫁要頭戴“花冠”,從閨房出來,進堂屋拜祖宗、拜父母後,要從腳盆鼓上踩過,不能着地,親哥或旁系哥哥從鼓上接過姑娘背出堂屋。姑娘将一把竹筷向自己後面抛去後,哥哥背妹妹進花轎,媒人與押禮先生上鎖,各一把鑰匙。哥哥将花轎擡起搖三搖,民間稱“暈轎”。轎夫接過花轎吟誦祝詞後,花轎不能着地,立即出門,出親儀式結束。花轎隻有新婚姑娘才坐,凡是再婚婦女不能坐轎,隻能坐滑竿或步行,也不準吹打相送。新婚姑娘的花轎極其尊貴,就是縣太爺的官轎相遇,也要讓路。不過,解放後坐花轎的形式就很少了,農村一般都是步行,鎮上縣城通馬路的地方就組婚車方隊迎親。
男方的出親儀式
花轎到男家房前不遠處,男方要鳴放“三眼炮”,表示花轎臨門了準備迎接新娘。新郎着新裝,佩紅花彩帶在院壩邊或大門外等候迎接。當花轎行至地上鋪有紅布(氈)前時,擡夫不放轎,口吟吉語、祝詞,男方親人發放吉利喜錢(紅包)後,轎夫才會停轎開鎖。此吉利錢由送親客、押禮先生和轎夫共同分享。送親客和新郎扶新娘出轎時,男方親人也要給新娘發紅包,新娘才會出轎,從紅地毯上進入堂屋。由禮生司儀:拜天地、拜祖宗、拜父母、夫妻對拜,進入洞房喝交杯酒。
禮局樂局 敬酒與酒席
禮局一般設在主人街沿醒目處,由鄉裡或族裡通文墨的老人擔任,一般是兩人。一人寫名字和金額,一人負責數錢和保管,如果是代情的,還需注明代禮。每位挂禮的客人一包煙,記憶中禮金從五角到五千、禮煙從五牛到中華,也見證了社會的發展、時代的變遷。樂局也設在街沿上,但是一般在磨子等角角處,由唢呐、鼓、鑼等組成。每有客來和每上一道菜,必吹打之。其音铿锵激越,響徹整個山谷,是兒時美好難忘的回憶。媽媽最愛戲言;“吹鼓手的命窮,好日子一天同”,意思是平常無人請,吉時又忙不赢。知客司在開席前,會講一段諸如感謝親友爬山涉水前來吃酒的謝意之辭。然後是男方父親主家講話,然後就開席。關于農村宴席的九大碗,那更是大部分同齡人美好的回憶,扣肉、燒白、糖肉、墩子、肘子等等,現在想來,都口舌生津。廚師一般都是沒有經過正規培訓的鄉廚,全憑師傅口口相傳,刀工火候調味全憑經驗積累。在農村,廚倌師作為一份謀生的手藝,也是家族代代相傳,其規矩禮性也多,這裡就不一一贅述了。值得一提的是負責端菜的“掌盤師”,雙手端上幾十個碗,有湯有水,在嬉鬧擁擠的人群中穿花逐碟,健步如飛,口稱“油湯燒背”開路,卻并不會灑落一滴,足見其精湛手藝,以及背後付出的努力!開席後,男女雙方父母首先挨桌敬酒,然後是新郎新娘敬酒,也就是意思意思,不是每喝必酒、每喝必幹。
揭蓋頭儀式
蓋頭是一面紅色彩綢,搭在新娘的頭飾上面。貧窮之家新娘出嫁時沒有戴花冠,蓋頭一揭開就現出新娘的真容。這一儀式是在洞房裡備好了紅蛋(喜蛋)、酒杯和酒壺(壺上有“喜酒”二字)、點燃香蠟的桌前舉行。新郎十分輕柔而又有禮貌地用稱杆将蓋頭挑開。新娘含羞、勾頭,在送親娘的引導下進入角色,喝“交杯酒” “吃喜蛋”。凡是戴花冠的新娘,蓋頭揭開後,花冠仍戴在頭上,等到新婚鬧房結束後,上床入睡之前,新郎才有權将新娘的花冠摘下。
鬧洞房儀式
是由于新婚夫婦是同輩關系的姐妹哥嫂參與,而長輩不能參加的一種嬉戲儀式,以逗新娘新郎取樂為主。全用口頭文學中的詩歌、順口溜、四言八句等語言挑逗新娘新郎,讓大家同享新婚之夜的歡樂,這是民間借新婚之夜青年男女以新婚為題的一種賽詩活動,年輕人很感興趣。在鬧洞房過程中,以新娘新郎為主要對象,新郎新娘要取煙、倒茶、敬酒、回答提問,要表演即興“節目”,鬧洞房者可根據新郎新娘的特征和臨時情況進行即興創作鬧房歌謠。鬧洞房吟誦的歌謠,巴山民間稱“四言八句”或“順口溜”,除有部分為民間流傳的傳統段子外,為了緊跟形勢,好些是在傳統段子上進行即興創新。鬧洞房儀式的熱鬧場面,能否鬧得更為開心,主要由新娘和新郎的性格、文采和參與鬧房弟兄姊妹哥嫂的文采決定。反對答不上,新娘要撒糖果、瓜子,新郎要撒香煙等,一般鬧洞房要鬧到深夜。
放電影
農村每逢喜事放壩壩電影,是農村那些年難得的娛樂。放映前,一般由大隊長或隊長講話,内容除了祝福外,就是“催糧催款、滅鼠打犬、刮宮引産”之類。然後開始放映,有時候會加映一部科教短片,我們細娃看不懂,便十分鼓噪。等到正片開始,大家一下子安靜下來,津津有味地看着《劉三姐》《地道戰》《天仙配》《追魚》《南征北戰》《少林寺》等為數不多、翻來複去的幾部影片,倒也自得其樂。
回門
結婚後第二天進行,男女兩人乘滑竿或走路,要送行禮。新郎上嶽父嶽母門稱“門客”,新娘稱“回娘屋”。新娘家要擺“回門酒”,其隆重程度稍遜于頭一天的正酒。凡是送了禮的、幫了忙的都要挨家挨戶請到,但是大家不一定都來。由于新郎新娘各自的地位不同,連走路的前後也有區别。新郎為門客,又稱主客。乘坐滑竿上路,門客行前,至少到嶽父房前不遠處必須門客要走在新娘前面,否則到嶽父嶽母家後,長輩要訓女兒缺少家教。
新郎新娘到屋,馬上點香蠟敬神後才能休息,新娘便回到娘面前說長叙短。回門習俗源于遠古的強迫婚姻。“回門”時不能在娘家過夜,必須早出晚歸,當夜必須回到結婚的新房。因為,新娘第二天一早要進竈屋做飯,這一頓飯做得好壞直接關系到媳婦的一生,是公婆評價媳婦的關鍵時刻。
至此,整個結婚儀程完成。
1950年4月,國家頒布《婚姻法》,提倡婚姻自由,男女平等,自願結婚,至鄉人民政府登記,婚姻和家庭受到法律保護,第三者不得幹涉。上世紀五十年代後,男女結婚就不坐轎、不請客,婚禮從簡。有時候女方隻帶一床被蓋,一口衣箱到男家,鄰近社員知道也算完婚。1960年後,婚俗逐漸恢複,大多數辦置陪葬。到了七八十年代,婚俗逐漸由簡到繁。男女結婚雙方又開始大擺宴席,發“請帖”宴請親友鄉鄰,有的還包場電影、鑼鼓、唢呐等。當然,也有領取結婚證後,備辦茶點宴客,舉行文明結婚、旅遊結婚等,此種方式為數不多。
現在随着社會的發展,人口的流動,很多年輕男女都是在外面工作打工和生活。一般都是在外面辦了,然後回農村老家再補辦請一下客。也有一部分為了方便省事,在縣城的酒店置辦婚禮。結婚雙方商定好日期,訂下酒店,除請客外,其他都由婚慶公司操辦,主要是舉行結婚儀式,程式都比較固定,西式或中式自選。但婚禮前回家拜下祖墳,認祖歸宗是必需的,其他能省的都省了。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及時處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