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30分鐘讀一本書
當今社會,知識快速叠代更新,大家都知道讀的重要性,都知道讀書是成長進步的階梯。但真正能讀書的人很少。
這是因為大家普遍認為讀書是非常耗時的事,讀書必須有足夠的空閑時間,這與我們從小培養的讀書習慣有關,我們從小學到大學,隻養成了一種固定的讀書習慣,那就是:
(1)以考試為目的進行閱讀;
(2)學習都是在大段時間裡進行;
(3)閱讀方式也隻有一種:那就是精讀。我們走上社會後,這個習慣也很難改。
然而,在這個繁忙的碎片化時代,我們很難有大段的空閑時間用來閱讀,所以大家一想到讀書,首先想到的就是沒有大段的時間。所以盡管大家都知道閱讀重要,但真正能閱讀的人很少,這是許多人進步慢的一個重要原因。
現實逼着我們必須掌握快速讀書的方法——盡量在最短的時間内通過快速閱讀獲取最優質的信息。
快速閱讀是我們走向成功必備的基本能力。
一、難道不讀書就不能學習知識嗎?
有人說,不讀書也可以學習知識,現在網絡這麼發達,你想學的知識網上都有,此話不假,但是網上的知識多是碎片化的知識,一個人如果隻掌握碎片化的知識,單靠碎片化的知識是無法搭建起自己的知識體系框架的。上節課我們說到,一個人的能力取決于他掌握了高質量的知識體系框架。
而知識體系化框架必須通過閱讀才能搭建。僅靠實踐經驗的積累是遠遠不夠的。
二、快速閱讀得多快?
快速閱讀的科學方法:30分鐘讀一本書,快速閱讀不能太快,比如你不能10秒鐘讀一本書,這樣的走馬觀花沒有任何意義。
正常的人讀一本普通難度的書籍,如果每頁都讀,用力平均的話,一般需要3個小時才能讀完。要想30分鐘完成,看似是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然而根據二八法則,一本書有價值的内容隻有20%,所以為了提高效率,我們需要放棄完美主義,我們可以隻選擇精選一本書的20%,就能掌握一本書80%的精華内容。
這樣我們就能30分鐘讀一本書。
三、什麼樣的書籍适合快速閱讀呢?
并不是所有的書籍都适合快速閱讀,适合快速的書籍,主要實用類書籍,我們可以從中獲取大量現學現用的知識技能,用以解決工作和生活中的困境。比如你想做某件事、或者碰到需要解決的問題、或者思路受阻,希望從書中獲得行動指導、思想啟發、或者解決問題的答案。比如領導你設計一下“員工福利方案”,你不太會,所以需要買本書了解一下設計方法,對照書的方法、結合你們公司的實際情況“比着葫蘆畫個瓢”。
四、如何找到一本書的核心精華?
30分鐘閱讀一本書的難點是如何找到一本書的核心精華。
如何找到一本書的核心精華有三個方法:
(一)明确閱讀目的
讀一本書之前,要明确你為什麼讀這本書,隻有目的明确了,你才能找到書中的精華。
讀書是為了解決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你就會有選擇性的去讀,就象看“産品說明書”一樣去閱讀,而和你所要解決的問題無關的章節和内容,你就會忽略它。
比如你的老闆要你設計員工福利,你買了一本人力資源方面的書籍,你會直接翻到“福利設計”章節閱讀,而書中關于如何設計“員工績效”方面的内容,你就可以省略掉,這樣就會大大加快閱讀速度。
而如果你連績效設計的章節都看的話,那麼書中關于員工福利方面的知識就可能會淹沒在知識的海洋裡,你到最後會發現,你剛學到的員工福利部分知識都會變得模糊,這樣的閱讀顯然是低效閱讀。
所以讀書一定要帶着目的閱讀,讀之前,問自己,究竟讀這本書想要解決什麼具體問題(而不是泛泛的提供什麼技能成長之類的太過于寬泛的目的),問題越具體越好,這樣你可以直接去找書中的答案。
(二)規定好閱讀的時長
我們上學時,一般考試之前的學習效率最高。同理,我們讀書時,如果把讀一本書的時間規定在30分鐘以内,則可以在我們的寶貴時間裡,可以讀到更多的書,習得更多的知識。
(三)在限定的時間分配好時間
快速閱讀分為”5-5-20” 三個階段:
1、第一階段:用時5分鐘,這5分鐘主要用來浏覽書的封面、封底、腰封、目錄、前言、後記等。這樣就會對這本書有一個大體的印象。
目錄就是書的地圖,它能清晰的讓我們對一本書有一個了解,讓我們知道哪些章節對我們有用,哪些暫時還用不上,或者沒用,有用的章節可以劃線标注。
書的目錄一般會分為一級目錄、二級目錄、有的還有三級目錄,注意浏覽目錄的時候,不要按目錄的順序從頭到尾的浏覽,而是先浏覽一級目錄,而是要先把一級目錄讀完。如果發現有的一級目錄對自己沒有什麼價值,則略過。
找到對自己有價值的一級目錄後,再去看它的二級目錄、三級目錄。
前言和後記,一般是作者描述寫這個書的背景,以及這本書能夠幫助讀者解決什麼問題,這樣我們通過前言和後記也能夠對一本書有一個全局的認識。
書中的标題、圖表、圖片也很重要,在快速閱讀過程中,标題、圖表、圖片比一大堆文字更能清晰的說到重點。
2、第二階段:用5分鐘時間,把一本書象翻閱圖片一樣快速浏覽一遍,每頁可以隻花兩秒鐘。在快速浏覽過程中,尤其注意書中的一些小标題、加黑、加粗、标注上顔色的部分,這些一般也是重點内容,而它們可能沒有出現是目錄裡,這一遍的快速浏覽就是為了幫我們發現有沒有疏漏的關鍵信息。
在這個過程中,要把對我們有用的部分進行折角,以便于在後面的重點閱讀階段認真學習。
3、第三階段:用20分鐘的時間,跳讀我們重點标注過的折角頁和重點目錄章節頁。
經過前面兩遍的過篩子,基本上80%精華也被我們淘到20%的頁碼裡了,原本一本300頁的書,我們其實隻需要閱讀其中的50-60頁内容,甚至更少的頁數的内容。這樣效率是不是明顯就快多了?
即使在跳讀過程,也沒有必要每一頁、每一行、每個字都認真精讀,記住隻讀重點内容的重點段落和重點句子。
一般情況下,一個标題後面的第一段和第二段文字比較重要,每章節的最後段落也比較重要,有的書還會在每個章節後面有一個小結,這個小結也是一個章節的畫龍點睛之處。這些内容都需要逐行逐字的認真精讀。
這樣下來,一本書真正的精華部分的精華,可能就壓縮成了十幾頁了。其餘無關緊要的内容隻需要大緻的浏覽浏覽就行了。
在跳讀過程,一定要拿着筆,該劃線的劃線、該折角的折角,該做筆記的地方做筆記,不要怕把書弄髒了。要記住書買過來,是為我們服務的,我們不是為書服務的,書上留下的标記和印記越多,你記住的東西就越多,留的印迹越少,你記住的肯定越少。
大家剛開始的時候,可能一下子做不到30分鐘快速讀完一本書,一開始的時候可以把時間定為2個小時,從2小時開始讀起,讀上十本八本的以後,你就能實現30分鐘閱讀一本書了。
=======================
關注 【提效找亭哥】,提升學習效率、提升工作效率、提升經營效率。
哈佛大學研究發現:成功人士的成功奧秘在于:他們的效率比普通人至少高8倍!
人和企業的終極競争其實拼的都是效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