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古民居的特色?陳平民康熙年間,徽州知府郭晉熙為《宋氏族譜》作序,序中說:“新安故東南鄒魯也,其地有千年祖墓,千年宗族,尤為宇内所希觏”,又說“新安宋氏大都出南宋吏部尚書贶後”宋贶,字益謙,河南開封雍丘人宋室南渡時,宋贶随從祖父宋平、父親惠直由河南開封遷當塗宋贶曾出知新安尉,因“愛新安山水佳勝”,由當塗遷歙縣,居歙西葛塘,為宋氏遷徽州始祖,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徽州古民居的特色?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陳平民康熙年間,徽州知府郭晉熙為《宋氏族譜》作序,序中說:“新安故東南鄒魯也,其地有千年祖墓,千年宗族,尤為宇内所希觏”,又說“新安宋氏大都出南宋吏部尚書贶後”。宋贶,字益謙,河南開封雍丘人。宋室南渡時,宋贶随從祖父宋平、父親惠直由河南開封遷當塗。宋贶曾出知新安尉,因“愛新安山水佳勝”,由當塗遷歙縣,居歙西葛塘,為宋氏遷徽州始祖。
宋贶有世英、世能二子。世英第 11 世元代人宋一,字太初,自歙豐澄遷歙西北金山宋村,為宋村開族始祖。金山宋村,古時叫程家塢,宋一遷此開基,人文漸盛,遂改名宋村。宋一5世孫達生天麒、天麟、天麃三子。天麒遷歙西珠川村,為珠川宋氏始遷祖;天麟遷珠川之梅嶺,為梅嶺派始遷祖。
歙西金山宋氏蕃衍至第 10 世,裔孫先後遷岩鎮、旌德、淮南等地,珠川、梅嶺兩支形成後,珠川派裔孫先後分遷南源莊、餘姚、房縣、杭州、蘇州、婺源、北京、龍遊、分水、休甯、都昌、浮梁、儀征、揚州、南陵、淳安、甯國、河南、四川、于潛、街口等地;梅嶺派裔孫先後分遷漢口、宜興、淮安、嘉興、長沙、湘潭、上饒、來安、豐利場、江蘇灌南縣新安鎮等地。分遷多緣于經商。
歙西金山宋氏自 32 世開始,以“家隆敦孝友,族盛重綱常,根茂實斯遂,源遠自流長”20字排輩。
天津師範大學圖書館藏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宋澤福主修的《歙西金山宋村宋氏族譜》,譜中有《歙西金山宋村宋氏祠規》,祠規有[敦孝友] [睦宗族] [重歲首] [溯本源] [謹嫁娶] [慎喪祭] [早厝葬] [杜堆塞] [廣積貯][嚴收支] 共十款。祠規将“敦孝友”作為頭一條,“睦宗族”作為第二條,順理成章,因為建立本族祠堂的終極目的就是敦宗睦族,建設一個和諧的宗族社會。一個和諧的宗族起碼要做到“四有”:急相恤,患相扶,過相規,善相勸。
祠堂祭祀,要在春秋兩季,特别是歲首。這裡的“元旦”是指每年正月初一,即上元節(春節)。元旦谒祖,為“百務之先”,為祭祀中的重典。
“源遠者流必長,本固者枝必茂”。探本溯源,慎終追遠,這是一般名族祭祀時普遍的心理訴求。如果對列祖列宗的身世和他們走過的路,不清不楚,或知之廖廖,那就很難說是孝賢子孫。[宋氏父子 忠孝兩全]
居家盡孝,居官盡忠,為宋氏門風。自古忠臣出孝門,仕于宋的宋惠直、宋贶父子,是有名的孝子,也是史志有載的忠臣。
宋惠直(1077—1129),原名直方,字彥通,崇甯二年(1103)進士,任德化縣主薄。起初,宋徽宗以直方與黨人同名,诏其改名,直方說“直不可改”,遂改名惠直,改字子溫,曆任歙州推官等職。建炎三年(1129),宋高宗趙構诏命周公望奉使金國,以惠直為副使,有人對惠直說:“匈奴情叵測,羁留奈何,不如辭之”。惠直說:“天步方艱,豈臣子擇利之時乎?”行至廣陵(揚州),惠直以書信告訴友人:“是行惟當捐軀報國,他無所知”。果然,途中遭遇金兵摽掠,因疾作而卒,時年五十三。事聞于朝,宋高宗嘉其忠義,降旨蔭補惠直胞弟惠疇及惠直之子宋贶以将士郎。
宋贶(1110—1188),字益謙,父親惠直為國捐軀之年,他虛齡二十,被朝廷 蔭補為将士郎 。他因父親遭匈奴害,痛不欲生,母親撫而泣曰:“君父之仇,不 共戴天,爾未報,忍不自棄其生耶?”于是,他歸葬了父親靈柩。服阕後,出知新安尉,因愛新安山水佳勝,遂由當塗遷歙縣,居歙西葛塘。秩滿,任上元知縣。因明道先生程颢曾做過上元縣主薄,治績為民稱頌,宋贶“以程子為法”,特在治所屏書“視民如傷 ”四字,在任有惠政,民愛懷之。紹興十三年(1143),任軍器監薄。後繼遷司農丞、金部員外郎知汀州,“興利剔蠹,治郡如家”,時年過而立,仍未蕃嗣續,汀州士民憂其憂,相與禱于光佛祠,祝其多子,其得民心之深 如此。不久,進戶部右司,兼權給事中,“彈劾不避權貴,朝臣多憚其直”。紹興十七年,任殿中侍禦史,彈劾李椿年措置經界不均,次年權戶部侍郎兼權樞密都丞,受命“厘革椿年舊弊,推行有序,上下賴之”。
宋贶曾多次對把持朝政的秦桧說:“國仇不可不報,中原不可不複。”值秦桧與談經界事,贶又言:“國之經 界固當措置,中原經界尤當恢複,相公今年講和,明年議好,得無置中原于度外耶。”此語惹怒秦桧,他厲聲曰:“侍郎欲置中原經界乎?待侍郎他日為相未 晚也!”從此,秦桧對宋贶十分忌恨。紹興二十一年,宋贶“知事不可為,懇乞歸田”,高宗不許,乃以權吏部尚書知臨安府事。當時,有一母親狀告不孝之子,既而又拆訟甚哀。宋贶遂将其子釋放。有人說贶“臨事無斷,非京尹之才”。宋贶坦言:“治一不孝子何難,所以優容之者,欲全母子之恩耳。”宋高宗聽說此事,也認為宋贶所作所言甚是。不久,宋贶上書請求安排閑職,高宗準備按他任提舉台州崇道觀廷臣,朝中許多大臣紛紛上章交論宋贶“計财有道”,于是高宗改任宋贶為建康知府兼總糧饷,後又任平江知府等職。最終,因陳言時政,積忤權貴,而被貶谪梅州。
宋孝宗趙眘登極後,廷臣紛紛訴說宋贶之冤,宋贶受诏入朝,“奏制敵、便民、理财三事幾萬言,皆切中時務”,被授以集英殿修撰知京口。京口,為鎮江古名,地處金國戰略要沖。不久,進階光祿大夫,封新安郡侯,贈其父惠直為少師。宋贶被谪梅州之日,曾以家書中告誡孫子宋穎,當塗祖墓“時當展省”。
[父子重孝 克紹箕裘]
宋贶長子名世英,世英之子宋穎,他們克守家風。宋世英(1141—1180),字寶臣,累官從政郎,除監行在省倉。美秀純雅,識趣超逸。自幼好學,工詩擅文詞,出語驚人。深得衢州名流毛铎喜愛,以愛女仲懿妻之,仲懿好文善東坡書法,時人有“内外兩學士”之稱。父親被貶谪梅州之年,世英“食不甘味,坐不安席,常有不堪其憂憤者”。孝宗即位,父親重被起用,“始面有腴色”,乾道二年(1166),母親黃氏病逝後,他與妻毛氏精心侍候父親。乾道九年,妻毛氏卒于官舍,因痛失良輔而“郁郁不樂”,淳熙七年(1180),他也離世,享壽僅四十。去世前一天手書:“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晝 長苦夜短,何不秉燭遊。”囑弟世能及子穎:“吾父在朝,吾不獲養矣,汝曹勉之,吾其早從太夫人于地下也”,言訖而終。
宋穎(1161—?),字元公,孝友練達,器宇凝重。年十三,喪母。哀毀如成人,奉柩歸葬歙白蓮原,請當塗唐元佐題墓志。淳熙七年(1180),父世英以從政郎除監行在省倉,尚未到任,卒于官。宋穎時年二十,痛不欲生。祖父宋贶聞訊,急 派人以書誡之,乃歎曰:“既無伯叔,又鮮兄弟,老祖在朝,顧念若此,敢不自勉,以贻其憂乎?”于是節哀奉祖命,将亡父與先母合葬,請鎮江知府作墓表。淳熙十五年,祖父宋贶離世後,他将靈柩歸葬歙北白蓮原,與黃碩人合墓,并請外大父毛铎作行狀,又建祠塑像于墓左。南宋紹熙元年(1190)三月十五日,宋穎奉高曾祖考幾代遺像入朝,請旨題像贊,宋光宗敕殿中侍禦史劉光祖題曰:“于維儀同,超俗之雄。父子濟美,厥孝厥忠。西河之源,派流江東。歙治之北,秀水奇峰。樂茲山居,恩封于此。名存後世,萬年不死。”
[梅嶺珠川 難兄難弟]
歙西有自然村名珠川、梅嶺,兩村的宋氏始遷祖是同胞兄弟,老大叫天麒,老二叫天麟,明代人,宋贶 17 世孫。天麒遷珠川,為宋氏珠川派始祖;天麟遷梅嶺,為宋氏梅嶺派始祖。兄弟友愛,克承家風。天麒(字公瑞),好讀書,能作詩,英邁倜傥。與他過從交往者,多為一時名流。精堪輿之學,見舊家裡許山勢團聚,西統溁洄,遂選址遷居。初宿新居夢授美珠,精光璀璨,化為數百珠,光 射星鬥。他感悟是為吉兆,遂命遷居之他為“珠川”。天麟(字文瑞),狀貌奇偉,器宇恢弘。他善右軍(王羲之)書法,苟非其人,貴介不與。常誡子侄:“士必有品,如梅已潔,其香自遠。”他别搆新宅,植梅數千百,遊人登高而望,香遠益清。遂将搆新宅地号梅嶺。他與兄弟極相友愛,時人為之語曰:“梅嶺珠川,難兄難 弟,蘊采含香,天才國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