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如何使孩子不再沉浸在自己世界裡

如何使孩子不再沉浸在自己世界裡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9-09 16:07:58

如何使孩子不再沉浸在自己世界裡(孩子沉浸在自我世界)1

一、背景

1、幼兒基本情況

小琪,男,5歲,入園一年,就沒有開口說一句話。對于任何集體活動,他從不願參加;每天來園都會大聲啼哭一陣子;對于主要教養人——奶奶極度依賴。我們與他的父母溝通,父母都認為小琪行為表現沒有任何異樣,一切都是源自于“年齡還小”。幼兒園一日活動中,如非必要(吃飯、如廁等),永遠都默默地坐在自己座位上,眼神空洞地看着某一點。對于其他一切的聲音,充耳不聞,仿佛隔離在這個熱鬧非凡的兒童世界之外。

2、家庭基本情況

三代同堂,父母居住在農村,但工作都在市區,主要教養人為奶奶。父母工作很忙,由于上班距離遠,起早貪黑,與小琪相處很少,但是對孩子的要求很高,但是卻對小琪的種種“特殊”表現,聽之任之。而身為隻要教養人的奶奶則對小琪極其溺愛,生活一切所需都包辦代替,每天奶奶都選擇嬰兒推車接送小琪,仿佛小琪在她眼裡是個永遠長不大的“嬰兒”。

如何使孩子不再沉浸在自己世界裡(孩子沉浸在自我世界)2

二、實錄:

又到了戶外運動的時間了,在熱身運動後,孩子們争先恐後地奔向了操場中最大的滑滑梯,瞬間到處都充滿了孩子們的歡聲笑語。就在這時,蹲在滑滑梯旁不遠處的一個小小身影引起了我的注意,隻見小琪雙手抱着腳,仰起頭,小小的身體縮成一團,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滑滑梯,不時的有孩子從他身邊經過,有些孩子還主動邀請他一起玩,可是他就好像沒聽見别人的話一樣,對别人的邀請不理不睬,依然一動不動、默默地看着遠處的滑滑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而這樣的情況幾乎每天都在上演……

三、成因——“自我世界”的形成

1、祖輩教養,互相依賴

小琪進入中班後,每天早晨入園時,依然大哭不止,不願意離開奶奶,而奶奶則不顧老師的勸說,依然“堅持”每天送小琪進教室,并且在小琪大哭時緊緊抱着小琪不願意離開,老師上前勸阻,奶奶甚至提出陪伴小琪一起上幼兒園的要求。在與奶奶的談話中,我們了解到,小琪的爸爸媽媽工作很忙,奶奶退休後在家生活比較單一。有了小琪後,她所有的生活重心就完全集中到了小琪身上。可是自從小琪進入幼兒園後,奶奶覺得自己的生活一下子沒了主心骨,同時她還反複強調小琪離不開她,她也舍不得小琪。

2、父母強勢,孩子封閉

在發現了小琪的“與衆不同”後,我們前往了小琪的家裡進行了家訪,在家訪時,媽媽也告訴我,小琪從小膽子就小,而且她認為外面太不安全,所以就很少帶小琪外出,長此以往,小琪就更不願意到外面去,也不願意和除了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之外的人說話了。在我們與小琪交流時,我們也發現,爸爸媽媽非常急切地想讓小琪開口回答問題,但是每次都缺乏耐心等待,取而代之的是比較強勢而又主觀的替小琪進行回答。如:看到小琪在畫畫,我們問他,“小琪,原來你喜歡畫畫呀,可以介紹一下你在畫什麼嗎?”小琪對我們的提問置若罔聞。媽媽立即接口道,“快告訴老師呀,你是不是在畫幼兒園呀?”然後馬上對我們說,“我們小琪就是這樣,除了我們之外的人和他說話,他都當沒有聽見……”之後就開始當着小琪的面開始向我們滔滔不絕地數落着小琪的種種事情,而小琪則至始至終都沒有擡頭注意我們,依舊沉浸在自己的繪畫世界中。

如何使孩子不再沉浸在自己世界裡(孩子沉浸在自我世界)3

四、策略——“自我世界”的“裂縫”

一個孩子個性的養成,不僅僅是靠幼兒園單方面的引導教育,也要來自于家庭的支持與配合。如何能讓小琪走出這樣“冰火兩重天的小世界”,讓他慢慢融入集體生活,這也讓小琪的爸爸媽媽很着急,通過一段時間的家園聯系,對小琪和其家庭情況的了解,教師為小琪的家庭提供以下幾條建議:

1、 家庭會議,明确主次

由于小琪的父母工作很忙,所以撫養甚至是教育小琪的重任則完完全全的落到了年事已高的爺爺奶奶身上。針對這一情況,讓小琪的父母明确隔代教養隻能是親子教育的補充,絕不能代替親子教育則顯得刻不容緩。必須讓小琪的爸爸媽媽認識到他們應當擔負起對孩子撫養和教育的主要責任,在尊重祖輩家長發揮隔代教育作用的同時,要協調好親子教育與隔代教育的關系,形成教育合力。這樣既能讓孩子從父母那兒感受到嚴格和理智,又能從祖輩那兒體驗到寬厚和慈愛。還可以讓孩子逐步學會用不同的眼光去看待不同的對象,用不同的策略去對待不同的事情。

2、 轉變态度,給予自由

分别說服小琪的爸爸媽媽抽時間多翻閱兒童心理學,積極參加我們的家庭教育活動,轉變強勢的态度,共同創設和諧的家庭環境,讓孩子心情愉快的生活,并為孩子創設語言交流環境。如,多為孩子買些簡短易懂的故事書,激發孩子的講述欲望,多帶孩子到外面走一走。如,串門、購物、郊遊等,給予小琪與外界交往以及自主表達自己想法的機會,鼓勵小琪多看、多講,取代代替小琪表達想法。

3、循循善誘,融入集體

老師給予小琪更多的關心和照顧,讓他慢慢适應幼兒園這個“小社會”的環境和規則。具體做到盡量多與小琪接觸,讓他感受到老師像媽媽一樣可親。感到幼兒園像家一樣的溫暖。比如,每天早晨迎接孩子入園時,先把他攬在懷裡呆一會兒,握握他的小手,吻吻他的臉蛋兒,摸摸他的頭,讓孩子一進幼兒園先有安全感。無論是課堂上還是遊戲中有意找小琪回答問題、交談或一起做遊戲,從談話和遊戲中逐步提高他的口語表達能力,增強小琪與老師、小夥伴們交流的自信心。如有意安排開朗活潑的幼兒陪小琪做遊戲、玩玩具等,讓他們和小琪講話。慢慢卸下小琪的心理防備,同時讓小琪漸漸了解與同伴交往的方法。适時組織有意義的活動增加小琪的社交能力,如“到敬老院為爺爺奶奶表演節目”,“我為小弟弟、小妹妹做件有意義的事情”等,利用小夥伴之間的友誼感化小琪,循序漸進的讓他和小夥伴們無拘無束的玩成一片。

如何使孩子不再沉浸在自己世界裡(孩子沉浸在自我世界)4

五、成果——走出“自我世界”

經過半年多的努力,小琪慢慢地開朗活潑起來,對幼兒園的生活已經完全适應,和小夥伴們相處得其樂融融,再也不是那個永遠沉默的小男孩了。和過去相比簡直判若兩人。在期末的“家長開放活動”中,小琪的媽媽看到孩子的表現激動地流下了眼淚。面對眼前陽光開朗的小琪,從前那個似乎總與大家格格不入的灰色背影形象在我腦海裡已慢慢模糊,這讓我心裡感到由衷地欣慰。

從小琪的轉變過程中,我們也深深感受到,家庭環境是孩子良好的性格形成的基地,幼兒園則是使孩子從單一環境中走出來的快樂天空。幫助孤僻内向的小朋友走出自己的世界,引導幼兒個性健康發展,是教育指南向我們提出的要求。也使我深深體會到當好一名幼兒教師除了應該具備過硬的業務水平外,更重要的是對孩子要有愛心、熱心、關心、細心、耐心。

小琪的事例,再一次地告誡了社會中越來越多的年輕爸爸媽媽,不要因為你們工作忙碌耽誤了孩子 一輩子的幸福。

  引發我們更深思考的,是中科院心理學研究所最近的一項調查,表明了隔代家長的素質遠遠落後于時代發展和孩子成長的要求,而且祖輩家長更易溺愛,造成孩子的依賴性、惰性以及缺乏自信,所以“隔代教育”才是奪取孩子未來的更大“妖怪”,我們要不斷地探索引導幼兒心理健康發展的方法,指導家長為幼兒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讓他們成為引導孩子走向燦爛明天的“紅絲帶”。

如何使孩子不再沉浸在自己世界裡(孩子沉浸在自我世界)5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