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三月三,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其中以漢族、壯族、苗族、瑤族最為典型。三月三是中國多個民族的傳統節日,時在農曆三月初三。 古代也稱上巳節,俗稱三月三,因為上古時代以“幹支”為紀日,三月上旬的第一個巳日,所以稱之“上巳”。“上巳”一詞最早出現在漢代文獻,《周禮》鄭玄注:“歲時月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類。”魏晉以後,上巳節的節期改為陰曆三月初三,故又稱“三月三"。
再者,上巳節主要風俗是郊外遊春、春浴、祓禊(臨河洗浴,以祈福消災)等。在古代,人們每逢三月時節,都要去河水邊祭祀。晉代陸機有詩寫到:“遲遲暮春日,天氣柔且嘉。元吉隆初巳,濯穢遊黃河。”這就是當時人們在上巳節祓禊、踏青的生動寫照,又如唐代大詩人王維詩句“少年分日作遨遊,不用清明兼上巳”。
在我國北方中原地區也有“二月二,龍擡頭;三月三,軒轅生”的說法。每年這一天,世界各地的華夏子孫都會來到黃帝故裡新鄭市尋根拜祖。 再者,傳說三月三這天是上古時期伏羲的出生日,也傳說是王母娘娘的出生日,也有人把三月三稱為中國人的情人節、女兒節等等。
這句老話按字面意思可引申理解為:如果三月初三日這一天,天氣沒有雲霧,晴空萬裡,太陽普照大地的話,那是好的預兆,這将預示陏後的天氣必定會風調雨順,農民可以"坐等豐收",莊稼也有個好收成,相應農民收獲的糧食多了,那些原先占倉的陣谷爛米,因新糧滿倉無處堆放也就丢掉沒人要了。
其中"三月初三"是指農曆三月初三日,"日頭笑"是指天氣晴朗萬裡無雲的意思。後一句"陳谷爛米沒人要"是用襯托的手法,為前句做伏筆,寓意糧食豐收的意思。
其語意告誡後人,如果三月三初日這天天氣晴好的話,那預示此年必定是個豐收年,所以,老祖宗提醒人們早做清倉的準備工作,把多餘的陳糧餘米提早出賣掉,以防後期因糧食豐收而造成陳糧沒人要的結局。還有和這句語意相似俗語有:“三月三青蛙呱呱叫,陳谷爛米沒人要”。意思和上句是一樣的,大家知道,青蛙一般在天氣晴朗的夜晚叫,所以青蛙叫說明天氣晴好,也就是說,三月三天氣晴朗的意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