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民俗的資料?#溫州民俗#,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溫州民俗的資料?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習俗沿革
中國漢魏時期,是節日形成的重要階段,節日的定名與節期的确定,大都在這一時期。莒溪民間的年節,也多由其時沿襲而來。主要有:春節、元宵(上元)、清明、端午(重五)、七月七、七月半(中元)、七月廿九(簽抛球)、八月十五(中秋)、九月九(重陽)、冬至、除夕等,基本與蒼南其他鄉鎮相似。逢節時之日,不外是祭祀和宴席,先以魚肉雞鴨齋供以祖靈、宗祠,然後舉家歡聚,同飲一餐。除端午節為中午舉行,其餘均為傍晚。其間,還有已出嫁女兒給娘家送禮。原先是實物,後嬗變為“禮金”。上輩人以實物回禮等。
主要内容與形式
立春
莒溪稱“到春”、“交春”,燒“春柴”、吃“春茶”。
民諺:新春大似年。立春時辰,莒溪人會在道坦、天井、階沿、中堂、屋内地上燒“春柴”,即堆放從山上砍下來的樟樹枝葉,架在幹柴草上面,自内向外點燃,樟樹枝葉燃燒後會發出“哔哔啪啪”的聲音,同時并放鞭炮,稱“燂春”,亦叫“接春”。燃燒時孩童從火堆上跳躍而過,說是能平安長大。昔時孩童邊跨火堆,邊吟唱:“舊春去,新春來,保佑年年發大财”,以求吉利。同時大人要端上用赤豆、紅棗、柑桔、桂花和紅糖合煮的“春茶”,先祭祀六神祖宗,然後一家人分吃,這叫“煨春”。認為吃了春茶,可明目益智能。
春節
春節又稱元日,即農曆正月初一,為夏曆新年第一天。是我國曆史最悠久、活動内容最豐富、禮儀最隆重、場景最壯觀、食品最精緻的傳統節日。
莒溪人過春節與漢民族和許多少數民族相同,初一淩晨,天未亮,不少人(尤其是中老年人)便沐浴更衣,趕到廟宇燒香,甚至有除夕不睡,在廟宇裡坐到亥時一過,趕緊燒頭香,燃放鞭炮,以示虔誠,這叫燒“頭路香”,說是能保家平安,發财興旺。
清早,家家放“開門炮”,稱“迎新年”。男女老少着新衣,商店不營業,工農皆休息。焚香拜祖,先拜祖宗牌位,後拜長輩,稱“拜年”。早餐吃長壽面,人人一雙煎雞蛋“或荷包蛋”,小孩子還有雞腿。備下糕點糖果等許多零食讓小孩子吃。入夜放“關門炮”。從此夜到初三夜,早年有江南那邊的賣技隊提燈籠、打花鼓(腰鼓)上門“賣技”的習俗,所到人家則饋送年糕或香煙、紅包。遇到新婚的人家,賣技隊還特地進中堂演唱道賀,俗稱“扮新娘”。
正月初一不挑水,五日内不挑糞,不倒馬桶,俗稱“初五過規,初六挑肥”。早上不叫人起床,不說不吉利的話,不飲菜湯,不出遠門。一般不掃地,說是會把财運掃出門。要掃地得從門口向屋裡掃,意謂今年錢财進門。莒溪有這一說法:說是初一日飲菜湯,當年一年出遠門會被雨淋,年青人娶親天會下雨等。
按舊習,莒溪人正月初一不走親戚。拜年時間一般是初二到初十或延至十五。女婚、外甥等晚輩,要攜禮品先到嶽父、外祖父母或舅父家拜年。親朋往來均設宴款待。
新婚夫婦第一個春節到嶽父家拜年,攜重禮,并以紙蓬(特種草紙)、紅紙包裝果品南貨分贈親戚,叫“拜頭年”。到一般親戚家去,都要帶禮品。上世紀八十年代以前,禮品比較簡單,不外是桂圓、荔枝、紅棗、木耳、紅糖、花生、柿餅、蚌幹等,用紙蓬紙包上,上面封有紅紙(有的印有祝賀新年的花邊字樣),故稱“紙蓬包”。以家境狀況,每包裝禮品四兩至半斤、一斤不等,需要送多少包,則根據所走的親戚情況所定。舊時的南貨店,每逢春節,買紙蓬包的人特多,從十二月廿日起,店員們差不多都要忙到深夜,生意好的話,要包到元宵節之後。
立夏
俗稱交夏。此日吃碗豆、蠶豆飯或蠶豆餅,說是吃了身子骨硬朗。小孩則以線穿熟碗豆、蠶豆,成串挂頸間随時取食。
六月六
舊稱“土地公曬銀”的日子,又有“六月六,曬被褥”的俗諺。莒溪人多于此日曝曬衣物、被褥、書籍等,以防黴變蟲蛀。女子去摘取紅色鳳仙花(指甲花)換搗爛,用來染指甲,可多日不褪。這時天氣漸炎熱,一些家庭則以竹葉、荷葉、夏枯草之類的中草藥,煎成茶飲用,稱“伏茶”,用以防暑。
冬至
是我國傳統文化節日,莒溪稱冬節,有“冬節小過年”之說。所謂“冬至”,是指“冬季到了極點”。這一天,陽光直射南回歸線,北半球白晝最短;其後陽光直射位置北移,白晝一天天長。古人将冬至看作二十四節的起點,是個吉日,所以隆重慶賀。
清早吃湯圓;中午飯後或下午辦置祭品去祠堂祭祖,晚上一家人聚餐飲酒,吃軟馃作節。食後,互相祝賀又長了一歲。軟馃,即大粒的湯圓,煮熟後瀝幹湯水沾上用紅糖、芝麻、炒碗豆、黃豆、米等磨成粉的糯米粉團。舊時有在湯圓或軟馃裡包入銅錢或硬币,煮熟讓小孩分而食之,誰吃到錢币誰就得到好彩頭。畲族還将湯團粘在農具及瓜果上,以祝明年豐收。
冬至是陰陽二氣自然地和諧轉化,乃上天賜予人類和萬物的福祉。過去地方停屍未葬之骸骨,此時雇人開棺,拾骨入瓶葬之,入土為安,叫“拾金瓶”。
除夕
即“大年夜”,俗稱“過年”,也是漢族和衆多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節日,流行各地。“除”乃舊歲将盡,至此而除之意,具體指臘月最後一天。到了子夜,便是春節降臨,所以有“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地說活。
從臘月十六開始,宮廟開鼓(早年還上演大戲、布袋戲、木偶戲),店家開始收帳,各家備辦年貨,戶戶搗年糕,意為“年年登高”,多者一二百斤粳米,有用年糕做成豬、兔、老鼠等形狀給小孩玩耍。天井等地用米蒸煮成飯,搗爛做成月餅狀的圓形年糕,稱“飯糕”。女婿要給嶽父家送豬榜蹄等過年禮品。貼春聯,辦置土雞土鴨、溪魚幹、兔子巴、豬肉等祭品祭祀祖先、神祗,晚上合家同堂,擺酒聚餐,開懷暢飲,叫“年夜飯”、“吃分歲酒”,因除夕是新舊年交替的分界線,吃分歲酒,意即新舊歲由此夜而分。除夕守歲中心是吃年夜飯。
此餐飯不論貧富,都要盡量辦得豐盛些。每家燈燭徹夜通明,人人坐待天明,稱“守歲”,說是坐久久,父母上輩都健康長壽。
除夕守歲,源遠流長。遠在周代就有歲終驅傩的禮俗;至南北朝,家家留存宿歲飯,試奠五辛盤。及唐,又增添飲宴、點水盆燈等内容。到了趙宋王朝,慶賀除夕成為大事,家家灑掃門庭,換門神像,挂招财進寶圖,貼春聯,祭祀祖宗,迎神供費,歡樂通宵。近及明清,又有踩歲、接竈神、燒松盤、吃分歲酒、給壓歲錢、搗年糕、挂年畫、貼春聯等名目,佳節氣氛分外濃郁。
如今電視普及,合家老少觀看春節聯歡晚會節目。睡前,長輩給小孩分發“壓歲錢”。舊時債主此夕提燈讨債,窮人無力償還者隻好出躲,稱“躲貓”。現在一些商家與欠帳人也多在當晚将平日裡一些帳頭帳尾結清,當然,也有極少數故意賴帳不還的人,逼得商家上門讨要。到大年初一子時,放鞭炮迎新春,就不許讨債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