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抽血化驗,你的耳邊是否就能響起:"你吃過什麼嗎?是否空腹?"照着醫生的叮囑,腦袋裡卻思索:為什麼抽血化驗要空腹?多長時間算空腹?前一天不吃晚飯更好?空腹可以喝水嗎?那麼,今天來給大家說明清楚吧。
哪些項目需要空腹
1. 嚴格空腹項目
空腹血糖、血脂、腎功能(主要是血尿素和血尿酸)、肝功能(主要是膽紅素、轉氨酶)、血粘度。
2. 小空腹項目
凝血功能、糖化血紅蛋白、血常規、血沉,免疫所有化驗項目如乙肝三系、肝炎全套、各類激素、心肌标志物、甲狀腺功能、腫瘤标志物、自身抗體、類風關等。
主要是指早上沒吃高蛋白、高脂肪類食物,隻喝了稀飯這類低脂食物,這類人可以推遲在中午或午後時間(早餐後4小時以上)抽血化驗。
3. 餐後項目
餐後0.5、1、2、3小時血糖、C肽、胰島素,請嚴格遵照醫囑服糖後掐準準确時間抽血。
那麼,多長時間算空腹。"空腹"是指"晨起已空腹10~12小時",也就是指抽血的前一天晚上,體檢人員保持平時的生活習慣,維持正常的飲食結構,并做到晚飯要清淡,不飲酒、咖啡、濃茶,不吃夜宵,休息好。
前一天不吃晚飯更好嗎
有的患者怕吃飯會影響化驗結果,甚至在抽血的前一天晚上就開始不吃晚飯等着去化驗,這是錯誤的!
因為身體若處在過度饑餓狀态,體内各項機能指标數會有非正常變化,這樣就會導緻采集的血樣與正常情況有所不同。所以,這樣化驗出來的結果即使"正常",卻可能并未準确反映病人的真實情況。
尤其對糖尿病患者的影響明顯,因為餓的時間過長,就會有出現低血糖休克風險,因此糖尿病患者在化驗空腹血糖前,前一天晚上一定要正常吃晚飯。
空腹體檢什麼時間最好
體檢空腹采血的最佳時間是在早上6:30~9:30,最遲不宜超過10:00。若空腹超過12小時,雖然仍是空腹血,但由于體内生理性内分泌激素的影響,可使血糖等指标發生變化,不能反映平時的水平,從而失去化驗的意義。所以,空腹的時間并非越長越好,早晨體檢還是宜早不宜遲。
空腹可以喝水嗎
受檢者被告知體檢前至少要禁食8小時、禁水6小時以上,并不意味着不能喝一口水,"禁水"的含義可理解為不能大量喝水,一般以不超過200ml為宜,但隻能喝白開水,不能喝飲料、茶水、咖啡等,以免影響檢測結果。
空腹必須停藥嗎
"空腹"并不代表不能服用藥物,例如每天必須要服用的藥物,如果停用會導緻危急重症,是千萬不能随意中斷的。
空腹體檢是為了其中幾項特殊檢查項目,包括采血化驗檢查肝功能,測量血壓、血脂和血糖、腹部B超檢查惡化胃部檢查這些項目,保證空腹8小時,結果相對要準确。在體檢當天不要喝水,強調,空腹喝含糖飲料會使血糖驟然升高,特别是在體檢抽血前的幾小時之内,不要喝含糖飲料,以免影響體檢結果。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