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朝鮮戰争二戰老兵

朝鮮戰争二戰老兵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11 05:26:47

朝鮮戰争二戰老兵?1951年1月下旬,一支“特殊”的志願軍隊伍再次跨過鴨綠江他們大多數人都是名副其實的“老兵”:在前兩次戰役負傷或生病後回國治療,痊愈後又主動請纓來朝鮮繼續作戰在接下來的一個多月裡,老兵們将要克服無數困難,徒步尋找部隊,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朝鮮戰争二戰老兵?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朝鮮戰争二戰老兵(傷愈老兵再戰朝鮮)1

朝鮮戰争二戰老兵

1951年1月下旬,一支“特殊”的志願軍隊伍再次跨過鴨綠江。他們大多數人都是名副其實的“老兵”:在前兩次戰役負傷或生病後回國治療,痊愈後又主動請纓來朝鮮繼續作戰。在接下來的一個多月裡,老兵們将要克服無數困難,徒步尋找部隊。

說這支隊伍“特殊”是因為除了老兵外,還有一些補充到各支部隊的女文工團員、女宣傳員、文化教員,總計1000多人。東北軍區後勤留守處給它起了一個名字叫“歸隊團”,團長由39軍117師351團政治部主任朱品先擔任,他因為生病需要做手術才回的國。在出發前朱品先就暗自發誓,要把這些戰士一個不差地“歸還”給各支部隊。

歸隊團跟一般的志願軍隊伍一樣,晚上行軍、白天宿營(每夜行軍90裡)。他們并沒有攜帶太多的武器,隻有一部電台、幾十輛自行車和急救藥品。由于志願軍一直在作戰,野戰部隊并沒有固定的場所。朱品先曾多次聯絡39軍,都無法确定具體位置。就這樣,歸隊團走了20多天後仍然沒有找到大部隊,可他們面臨的困難卻越來越多。

對于女戰士來說,最大的一個問題就是生理期。由于長時間的野外行軍,出國前攜帶的衛生紙都被用完了,她們隻能把棉衣上的棉花扯出來用。除此之外,隊伍經常要徒步過江,男戰士通常會把棉衣、棉褲全部脫掉,隻穿一條短褲。女戰士當然也得這麼做,她們不但要克服身體的不适(夜間的氣溫仍然在零下20度左右),還要忍着一絲絲心理的“尴尬”。

在歸隊團中,大家最“害怕”的就是受傷。這種“害怕”并不是肉體上的疼痛或是精神上的膽怯,而是怕連累隊伍,怕無法再和其他戰友們共同戰鬥。

越往前走,離戰場就越近,這樣一支團級單位的隊伍不被發現是不太可能的。過了成川以後,他們每天都會遭到敵機的轟炸。有一次兩個女兵被一架野馬戰鬥機分别掃射傷了胳膊和腳。當朱品先跑過去時,鮮血已經浸透了兩人的衣服和褲子。她們卻立刻說:“首長,不要緊,是很輕的傷,我們能堅持……”

朱品先知道兩個女兵擔心什麼。在那一刻,沒有什麼比上踏上戰場更重要。如果因為受傷而被遣送回國,也許會成為她們一生的遺憾。胳膊受傷的那位女戰士接着對朱品先說:“前線的同志天天被飛機轟炸,我們受這一點傷又算什麼……”

歸隊團的老兵們都是在“鬼門關”上走過一回的人了,他們不惜生死也要再次走向戰場。那些文工團的女戰士則是要用歌聲、笑聲、舞蹈給艱苦作戰的志願軍一絲慰藉,哪怕也會付出生命的代價。這就是朱品先為什麼要把這1000多人一個不差的帶回部隊的原因。

朱品先帶着衆人一直走到三月初才找到部隊,歸隊團成員不但一個沒少,還多出來十幾個人。由于此時正在進行第四次戰役,各參戰部隊每天的位置都不一樣,有些戰士在安置完傷員後就掉了隊。于是,他們在遇到朱品先後就加入隊伍,一起尋找部隊。

這支1000多人的“混編隊伍”最終經曆了40多天的艱苦行軍後,安全地到達了各自的營地。他們有些人也許在第二次渡過鴨綠江後就再也回不去了,可這樣的“歸隊團”一定還會有第二支、第三支。無論多麼困難的環境,中國人民志願軍都是一支“打不死,壓不垮”的英雄隊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