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斷面圖:假想用剖切平面将物體切斷,僅畫出該剖切面與物體接觸部分的圖形,并在該圖形内畫上相應的材料圖例,這樣的圖形稱為斷面圖。
(1)斷面圖的形成及标注
①斷面圖的定義。假想用剖切面剖開物體後,僅畫出剖切面與物體接觸部分即截斷面的形狀,所得到的圖形稱為斷面圖,如圖1-92(c)所示中的1—1、2—2斷面圖。
②剖面圖與斷面圖的區别
a.斷面圖隻畫出剖切面切到部分的圖形;剖面圖除應畫出斷面圖形外,還應畫出沿投影方向未被切到但能看到部分的投影。所以說剖面圖是“體”的投影,斷面圖隻是“面”的圖形。如圖1-92所示的剖面圖和斷面圖。
b.标注有所不同。斷面圖也用長度6~10mm短粗實線表示剖切位置,但不再畫表示剖切後投影方向的箭頭,而是用表示編号的字母或數字注寫位置表明投影方向。編号寫在剖切線下方,表示向下投影,如圖1-92(c)所示中的1—1、2—2斷面圖的标注。
圖1-92 立柱斷面圖
(2)斷面圖的分類
斷面圖主要用來表示物體某一局部的截斷面形狀。根據斷面圖在視圖上的位置不同,分為移出斷面和重合斷面和中斷斷面三種。
①移出斷面圖。所畫斷面圖位于投影圖的外面稱為移出斷面。如圖1-92所示為鋼筋混凝土立柱的正立面圖和移出斷面圖。
移出斷面圖的畫法:移出斷面的輪廓線用粗實線畫出,可以畫在剖切平面的延長線上或其他适當位置。
移出斷面圖一般應标注剖切位置、投影方向和斷面名稱,如圖1-92中所示的1—1、2—2斷面圖。當斷面圖形位于剖切平面的延長線上時,可不标注斷面名稱,如圖1-93所示。如斷面圖形對稱,則隻需用細點畫線表示剖切位置,不需進行其他标注,如圖1-93所示。
圖1-93 工字鋼、槽鋼的移出斷面圖
畫移出斷面時,根據需要,允許把斷面圖轉正後畫出。如圖1-94為翼牆的平面圖和斷面圖,為了表示翼牆的正常工作位置,畫1—1斷面時,可以把底面畫成水平位置。
圖1-94 翼牆的移出斷面圖
對于構件上的支撐闆、肋闆等薄闆結構和圓柱狀構件(樁、柱、軸)等,當剖切平面通過其對稱中心線或軸線時,這部分的斷面可不畫材料符号,而用粗實線将其與鄰接部分分開,如圖1-94中的1—1斷面和圖1-95中的A—A斷面。
圖1-95 樁和支撐闆不畫材料符号
②重合斷面圖。畫在物體切斷處的投影輪廓線内的斷面圖稱為重合斷面圖。
重合斷面圖的畫法:重合斷面的輪廓線用細實線繪制,當視圖中的輪廓線與重合斷面的圖形重疊時,視圖中的輪廓線仍應連續畫出,不可間斷,如圖1-96所示。
圖1-96 重合斷面圖
③中斷斷面圖。斷面畫在視圖輪廓線的中斷處時稱為中斷斷面圖。中斷斷面圖可不标注,如圖1-97所示。
圖1-97 中斷斷面圖
建築剖面圖:假想用剖切平面(P)剖開物體,将處在觀察者和剖切平面之間的部分移去,而将其餘部分向投影面投射所得的圖形稱為剖面圖。
(1)剖面圖的形成
一個形體用三面投影或六面投影畫出的投影圖,隻能表明形體的外部形狀。對于内部構造複雜的形體,僅用外形投影是無法表達清楚的。例如一幢樓房,内部有各種房間,還有樓梯、門窗、地下基礎等,如果都用虛線來表示這些看不見的部分,必然形成圖形中虛線重疊交錯、混淆不清,無法表示清楚房屋内部構造,也不利于标注尺寸和讀圖。為了能清晰表達出形體内部構造形狀,比較理想的圖示方法就是形體的剖面圖。
假想用一個剖切面将形體剖開,移去剖切面與觀察者之間的部分,作出剩下那部分形體的投影,所得投影圖稱為剖面圖,簡稱剖面。
如圖1-98所示是鋼筋混凝土雙柱杯形基礎投影圖。這個基礎有安裝柱子用的杯口,它在正面和側面投影中都是虛線。為了清晰表示内部,假想用一個剖切平面P,通過基礎的前後對稱面,将基礎剖開,移去剖切面P與觀察者之間的前半個基礎,将留下的後半個基礎向正面投影面上作投影[圖1-99(a)],所得投影圖就是基礎的剖面圖[圖1-99(b)]。
圖1-98 雙柱杯形基礎投影圖
圖1-99 剖面圖的形成
圖1-98的基礎正面投影和圖1-99(b)基礎剖面比較,就可看到基礎在剖面圖中,其内部的形狀、大小和構造得到更加清楚表示。
在剖面和斷面圖中,要将被剖切的斷面部分,畫上材料圖例表示材質。如圖1-99(b)表示該基礎是鋼筋混凝土材料構成。
常用建築材料圖例見表1-22。
表1-22 常用建築材料圖例
(2)剖面圖的标注
剖面圖本身不能反映出剖切位置,為了讀圖方便,在其他投影圖上必須标注剖面的剖切位置線。剖面的剖切位置線用剖面剖切符号表示。剖面剖切符号是由剖切位置線及剖視方向線組成,如圖1-100所示。剖面圖标注的相關要求見表1-23。
圖1-100 剖面剖切符号
表1-23 剖面圖标注
(3)剖面圖的剖切方法
剖面的剖切方法,要根據形體的内部和外部形狀來選擇,下面介紹建築工程圖中常用剖面圖的剖切方法。
①全剖面圖。假想用一個剖切面将形體整個剖開,叫全剖,所得剖面圖叫全剖面圖(簡稱全剖)。全剖一般用在不對稱的建築形體。
圖1-101(a)所示的建築形體,為了表示它的内部形狀,用一個水平剖切面,通過形體四壁的洞口,将形體整個剖開[圖1-101(b)],然後畫出它的剖面圖[圖1-101(c)],這種水平全剖所得剖面圖,稱為水平全剖圖。
圖1-101 建築形體的水平全剖圖
在建築工程圖中,建築平面圖就是用水平全剖的方法繪制的水平全剖面圖,如圖1-102所示。
圖1-102 房屋平、立、剖面圖
②階梯剖面圖。用兩個或兩個以上平行的剖切面剖切形體,所得剖面圖,稱為階梯剖面圖。
特别提醒
階梯剖面圖用在一個剖切面不能将形體需要表示的内部剖切到的形體上。
如圖1-102所示的房屋,如果隻用一個平行側面投影面的剖切面,就不能同時剖開前牆的窗和後牆的窗,這時可将剖切面轉一個直角彎,形成兩個平行的剖切面[圖1-102(c)],使一個剖切面剖切前牆的窗,另一剖切面剖切後牆的窗,這就把該剖面的内部構造都表示出來了。
圖1-103所示的形體,由于每個圓孔的軸線不位于某個投影面的平行面上,故把剖切面沿着兩個孔的中心線轉折成兩個平行的剖切面,于是得到正面階梯剖面圖,從而能同時反映出兩個圓孔。
圖1-103 形體階梯剖面圖
③展開剖面圖。用兩個或兩個以上相交的剖切面剖切形體,所得剖面圖叫展開剖面圖。用此法剖切時,應在剖面圖的圖名後加注“展開”字樣,如圖1-104所示。
圖1-104 展開剖面圖
特别提醒
在剖切中,不能把剖切面轉折處投影成直線,而且還應避免剖切面在圖形輪廓線上轉折,以免混淆不清。
④半剖面圖。當形體是左右對稱或前後對稱,而且内外形狀都比較複雜時,為了同時表達内外形狀,應采用半剖。
半剖就是以圖形對稱線為分界線,相當于把形體剖去1/4之後,畫出一半表示外形投影,一半表示内部剖面的圖形。
特别提醒
半剖時,一般把半個剖面畫在圖形垂直對稱線的右側或水平對稱線的下側。
圖1-105所示的正錐殼基礎圖,在正投影上,它畫出半個外形投影,以表示基礎的外形和表面交線;畫出半個剖面,表示基礎的内部構造。
圖1-105 正錐殼基礎半剖圖
試閱讀倒長圓形薄殼基礎的兩面投影圖[圖1-106(a)]。
圖1-106 倒長圓形薄殼基礎
該基礎用兩面投影表示的,在投影圖上标注了完整尺寸,并在正面投影上畫成半剖圖。
用形體分析法來看,該基礎是由三大部分組成的:長圓形基礎底闆、倒長圓台形殼體和中間的四棱柱及楔形杯口三部分。每一部分的形狀、大小及它們的組合關系,學員可通過給定的兩面投影及作出的半剖面自己閱讀。基礎的整個立體形狀如圖1-106(b)所示。
試閱讀化糞池的兩面投影圖[圖1-107(a)]。
圖1-107 化糞池投影圖
該化糞池的正面投影繪成全剖面,水平投影繪成半剖面,在兩面投影上标注了完整尺寸。
用形體分析法來看,化糞池整個形狀是長方箱體。箱體下剖是底闆,它比箱體大一圈;箱體内有一隔闆,把箱體分成兩個空間;箱體上部是頂蓋,頂蓋上有兩個圓孔和筋闆。詳細形狀大小及組合關系,學員自己閱讀。化糞池整個立體形狀如圖1-107(b)所示。
⑤局部剖面圖。用剖切面局部的剖切形體,叫局部剖,所得剖面叫局部剖面圖。當僅僅需要表達形體的某局部内部形狀時,應采用局部剖。
局部剖面在投影圖上用波浪線作為剖切部分與未剖切部分的分界線。分界線相當于斷裂面的投影,因此,波浪線不得超出圖形輪廓線,波浪線在孔、洞處要斷開。
圖1-108所示的杯形基礎,為了保留較完整的外形,将其水平投影的一角剖開畫成局部剖面,以表示基礎内部鋼筋的配置情況。基礎的正投影是個全剖圖,畫出了鋼筋的配置情況,此處視混凝土為透明體,不再畫混凝土的材料圖例,這種圖在結構施工圖中稱為配筋圖。
圖1-108 杯形基礎局部剖面圖
如圖1-109所示混凝土管,内部是大小兩個圓柱孔,形狀變化有規律,在正面圖上采用局部剖面表示,内外形狀用波浪線分界。
圖1-109 混凝土管的局部剖面圖
⑥分層剖切剖面圖。将形體按層次用波浪線隔開,進行剖切,所得剖面圖,叫分層剖切剖面圖。
特别提醒
在此,波浪線不應與任何圖線重合。
圖1-110所示的樓層地面圖,是用分層剖切剖面圖來表示地面的構造與各層所用材料及做法。分層剖切剖面,也常用來表示屋面等多層材料構成的建築構件。
圖1-110 樓層地面分層剖切剖面圖
如圖1-111所示是闆條隔牆,用分層剖切剖面來表示其構造與材料。
圖1-111 闆條隔牆的分層剖切剖面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