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欄山品牌有幾種?拼命追趕高端化快車,但卻因缺少一張車票而被甩在車尾,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牛欄山品牌有幾種?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拼命追趕高端化快車,但卻因缺少一張車票而被甩在車尾。
近日,牛欄山再添一員塔基核心産品。從産品價格來看,金标陳釀布局了30-50元價格帶。
一面是推新品布局“短版”價格帶,一面是漲價提升低端産品價格。
5月25日,界面記者走訪北京部分終端市場,盡管牛欄山新價格體系近一周時間,但多家商超的終端價格并未有明顯提升。其中,在西城某沃爾瑪中界面記者發現,5月1日前,42度陳釀500ml售價17.5元/瓶,5月25日當日價格反跌至14元/瓶。
對于低端基因長期滲透産品結構的牛欄山而言,盡管手握高端局入場券,卻難立高端人設。
4月底,北京順鑫農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順鑫農業”)(000860)發布《2021年年度報告》。2021年順鑫農業旗下白酒業務中,以陳釀、傳統二鍋頭為代表的低檔酒實現營收占總營收的76.93%。
這也意味着,以經典二鍋頭、百年牛欄山、魁盛号系列為代表的高檔酒,以及以珍品、金标陳釀、牛欄山一号系列為代表的中檔酒去年整體營收僅占總白酒業務營收不到三成。
在消費升級的當下,高端産品無疑是酒企獲得更高毛利,實現更高業績的路徑之一。然而,對于貼有“民酒”标簽的牛欄山而言,盡管坐擁百億“家産”,但卻因高端瘸腿不得不面臨增長乏力的困擾。
也許,對于低端産品為主的牛欄山想要建立高端人設,需要的不僅是一點時間而已。
兩年四次提價
進入5月,牛欄山産品按照新價格執行。
此前,牛欄山酒廠順鑫農業發布《關于公司部分白酒産品價格調整的公告》稱,鑒于原材料、運輸等成本均有不同幅度的增長,導緻生産成本大幅增加,經公司研究決定,在原價格基礎上根據不同的質量等級,以淨含量500ml為核算單位,清香型白酒:上調3元至15元;濃香型白酒:上調10元至15元。
對此,業内人士指出,牛欄山低端産品收入占整體總營收近五成的比例,提價也是為了進一步沖抵部分成本,維持企業的正常生産經營。另外,近年來低端酒市場不斷萎縮,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牛欄山也不得不選擇順應發展趨勢。
悉數今年以來,此次漲價并非首次。
自1月1日起,以500ml标準,42度百年牛欄山白酒(福牛)上調20元/瓶,42.6度百年牛欄山白酒(禧牛)上調30元/瓶,42.9度百年牛欄山白酒(國牛)上調50元/瓶。上次漲價以牛欄山酒廠中高端産品為主,而本次漲價的主要是低端産品。
此外,牛欄山還曾分别在2020年、2021年進行價格調整,其中涉及牛欄山上調三牛、百年紅等7大系列産品價格。
兩年内,4次調整價格。在漲價背後,隐藏着牛欄山近年來毛利率陷入吊車尾的窘境。
根據公開數據顯示,18家白酒上市公司中,有13家公司在2014-2018年的平均毛利率處于60%-80%之間,還有三家公司五年間平均毛利率處于50%-60%之間,貴州茅台五年間的平均毛利率甚至達到91%。相比較而言,牛欄山的平均毛利率處于行業最末位。
身處行業,牛欄山毛利率呈現“吊車尾”現象,并呈現逐年下降。界面記者整理資料發現,2017-2020年,牛欄山白酒業務毛利率分别為54.86%、49.63%、48.08%、39.22%、37.72%,毛利率連續五年下滑。
借大商立高端人設
除了提價提升毛利率外,牛欄山深知根植高端市場,調整産品結構,布局高端産品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
長期以來以低端形象示人的牛欄山,似乎難以獨自撐起高端市場。此時,大商成為了牛欄山征戰高端市場的“隐形之手”。
此前,牛欄山曾推出魁盛號以及魁盛号樽玺。據知情人士透露,魁盛號産品為牛欄山酒廠與大商共同開發産品。針對該消息是否屬實,界面記者以電話、郵件方式采訪牛欄山相關負責人,但截至發稿前,未獲得回複。
近日,界面記者登錄天貓牛欄山酒廠專賣店發現,牛欄山魁盛號53度618ml大師級手工原漿清香白酒折後價798元/瓶,月銷量0筆;牛欄山魁盛號樽玺55度618ml大師級手工原漿清香白酒折後價1598元/瓶,月銷量0筆.
該店客服向界面記者表示,牛欄山酒廠是産銷分離的國企,酒廠方面隻負責生産,銷售是由各個經銷商負責的,酒廠沒有獨立的線上官方旗艦店。
除線上外,界面記者還集中走訪了北京部分終端市場,以及京西錦繡大地批發市場發現,标價在600元價格帶的魁盛號産品,價格帶難以支撐終端動銷。
除與大商共同開發的高端産品難以掀起市場波瀾外,牛欄山酒廠追逐醬酒熱推出的小衆醬香酒也逐漸被市場淡忘。
對此,朱丹蓬向界面記者指出,牛欄山高端布局較為失敗主要在于沒有相應的資源以及團隊匹配高端産品的運營能力,與此同時,牛欄山也較為缺乏這樣的經驗。因此,未來牛欄山如何搭建産品金字塔将成為牛欄山未來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
單一銷售模式
終端市場乏力,讓牛欄山在高端戰中,業績較難得以突破。
根據順鑫控股債券募集書顯示,2011年牛欄山高檔酒收入9.09億元後,成功在2012年登上10億元大關,彼時牛欄山高檔酒收入達10.17億元。然而,這樣的表現并沒有持續很久,牛欄山高檔酒2015年-2017年收入分别為9.29億元、9.15億元和8.97億元。此後又回到10億元以上。2018年-2020年,牛欄山高檔酒收入為11.94億元、11.48億元以及10.13億元。
“在高端層面來看,牛欄山管理層運營經驗不足也是其高端戰略相對緩慢的原因之一。另外,從經銷商模式來看,牛欄山酒廠以大商的模式進行布局高端市場,能動性相對較低,酒廠較為被動。”對此,業内人士指出。
所謂大商模式,即總代模式,是由經銷商主導的營銷模式,廠家以省或區為單位,指定實力強的大經銷商來擔任總代,由其全權代理所在區域的産品銷售活動。在該模式下,區域内的銷售全權交給大商負責,大商有定價權,甚至可以做品牌OEM。
對于牛欄山而言,大商模式能夠快速打開了終端市場,并有效降低了市場管控成本。但從長久來看,大經銷商掌控産品價格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成為阻礙牛欄山高端發展的阿喀琉斯之踵。
根據公開數據顯示,牛欄山70%以上的經銷商合作達到10年以上。
對此,業内人士指出:“在嚴控成本的環境下,牛欄山将大商制當作主要銷售模式,使得廠家未能将渠道足夠下沉。另外,雖然在前期起到了快速擴張市場的作用,但在後期運營中,開發産品頻繁漲價使得牛欄山酒廠逐漸失去對于價格的管控。價格體系打破,終端市場也會随之出現混亂,影響或将波及到整體品牌,以及造成假貨泛濫等問題的出現。”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