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灰度思維模式

灰度思維模式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06 21:18:38

知乎上有人問:“看起來成熟的人和真正成熟的人,有什麼區别?”

其中一個高贊回答是這樣的:

“看似成熟的人對世界有一套非常清晰和穩定的價值觀念,喜歡對事情下‘終極式’的判斷,凡事都要分出黑白。

而那些真正成熟的人知道生活是不确定的,能根據不同的場合進行靈活地權衡與判斷。”

世界參差多彩,黑白瞬息轉變。

很多事情并非二元對立,在黑色與白色之間,還有一個灰色的過渡地帶。

在這個地帶裡,真假是非,黑白曲直并沒有明顯的界限,是最接近于真實世界的狀态。

正所謂:“虛則實之,實則虛之。”

真正成熟的人,從不會将事物進行二元對立,而是懂得用“灰度思維”去看待問題。

灰度思維模式(原來這就是灰度思維)1

小時候,我們總想當一個“嫉惡如仇”的超級英雄。

喜歡把所有的人和事扣上一頂帽子,楚河漢界,一分兩邊。

可這世上之事,從不隻有黑白,很多問題,也無法隻用對錯判斷。

電影《無名之輩》中,眼鏡和大頭是兩個偷盜之人。

他們在搶劫了一家手機店之後,為逃避追捕,躲進了殘疾女孩嘉旗家中。

他們聲稱自己是“殺人如麻的悍匪”,還動辄用槍來威脅嘉旗的性命。

但在和女孩的相處中,了解到女孩的身世,動了恻隐之心,決定幫她實現人生願望。

照顧起居,時刻安慰,處處鼓勵,眼鏡和大頭用實際行動,溫暖了嘉旗。

愛面子、說假話,但又心存善念,予弱小之人以幫助,予絕望之人以溫暖。

人性就是這樣複雜,看上去再讨厭的人,性格中也有善的一面;看起來再善良的人,内心也會留有惡意。

經濟學家寒冰曾說:

“被抹黑的未必真的就黑,被濃妝豔抹的未必就白,我們需要重新找回自己的智慧、理性乃至悲憫之心。”

真實的世界不是簡單的是非曲直,棱角分明。

就像一幅優秀的素描作品,從來不是隻有黑白兩色;

一個完整的世界色階,也從來不是隻有是非對錯。

每個人都是一個多面體,每件事都具備層次性,世間萬物都在不斷地轉化之中。

不要戴着黑白兩色眼鏡看問題,是人生最重要的藝術。

灰度思維模式(原來這就是灰度思維)2

灰度思維模式(原來這就是灰度思維)3

劉慈欣在《鏡子》中說:“人們習慣将凡事分出黑與白。”

将事物進行二元化分割,是人們耳濡目染的習慣。

在他們的認知中,所有事物都是處于對立。

這樣的結果,不但沒有簡化,反而讓事物變得更加複雜。

我在看《白鹿原》時,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

從父輩來看,白嘉軒強過鹿子霖許多,但他的兒子卻比不上鹿子霖的兒子?

或許黑娃的一句話可以給出答案:“他的腰杆兒太硬了!”

白嘉軒為人剛直方正,在他的觀念裡有倫理綱常,卻無通融情理。

孩子吃零食,他認為容易散漫,便出聲拒絕;

孩子開始讀書,不顧意願,自以為的一通安排。

在這樣“黑白分明”的教育下,讓成年後的兒子白孝文也逐漸走向歧途。

“過直必折,過強必彎。”

用非黑即白的視角看問題,将一切事物限定于圈裡和圈外,隻會禁锢自己的思維和眼界。

正所謂:“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所有的問題并非隻有一個答案,所有的事情并非隻有黑白兩面。

不将所有事物簡單分化,才能讓自己站在更高的視野去思考問題。

灰度思維模式(原來這就是灰度思維)4

灰度思維模式(原來這就是灰度思維)5

每個人看待問題的思維方式,大緻可以為三個層次:

第一層:非黑即白,非此即彼;

第二層:懂得衡量,通權達變;

第三層:禍福轉化,合作共赢。

處于第一個思維層次的人,就像一張黑白版畫,清晰明了,卻又嚴肅刻闆。

處于第二個思維層次人,就像一副素描,能夠面面俱到,綜合考量。

處于第三個思維層次的人,仿佛一張太極八卦圖,可以化敵為友,否極泰來。

而後兩種思維方式,正是所謂的“灰度思維”。

明代沈萬三,就是一個深谙“灰度”之道的人。

他年輕時做過一段茶葉生意,在新茶上市時,跟随商隊去産地收購。

沈萬三家底微薄,無法與财力雄厚的大商行競争,好茶幾乎收購無望。

就連與茶農談妥的茶葉,也被更有實力的商人從中買走。

見此情景,沈萬三放棄收購茶葉,将目光放在裝茶的竹筐上。

他買下所有竹筐,又以高出市場三倍的價格,轉手賣給有需要的茶商,最終賺得滿盆滿缽。

人生困局就像沈萬三的“茶葉困局”,很多問題的答案,也不是非A即B。

換個思路,拓寬眼界,就會發現A與B之外,還有CDEF等多種可能。

曾聽過這樣一句話:

“任何黑白觀點都容易鼓動人心,而我們恰恰不需要黑或白,我們需要的是灰色的觀點,在黑白之間尋求平衡。”

不被自我認知所束縛,不将所有事情都二元對立,接受事物的多面性,也将是非對錯模糊化。

嘗試用“灰度思維”去思考問題,看待世界。

一個人,隻有将自我認知維度放開,才能最大限度地融合過程,直抵結果。

灰度思維模式(原來這就是灰度思維)6

灰度思維模式(原來這就是灰度思維)7

馬化騰曾在演講中說:

“在騰訊内部的産品開發和運營過程中,有一個詞一直被反複提及,那就是‘灰度’。”

真正的成功之人,都是擁有“灰度思維”的強者。

總能夠在看似非黑即白的困局中突破界限,将不利變為有利,最終成功破局。

頭條創始人張一鳴,被衆人稱為“冰冷的機器人”。

他喜歡一切規律化與程式化的東西,最讨厭的就是“不确定”。

做程序員時,輸入的每一個代碼,都會有相應的程序,結果完全可控。

但從程序員變為CEO之後,這種可控感便消失了。

這種不确定性,曾經一度讓他十分痛苦。

直到後來他才意識到,代碼不過概率分布,隻要自己能夠做出最佳決策,便是最好。

這個世界,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本身。

用“黑白思維”去看待問題,無異于困住雙腳,裹足不前。

而“灰色”則是一片陌生的藍海,蘊藏着無限的可能。

用“灰度思維”去進行思考,就是突破認知舒适區,在未知中把握趨勢,在對立中尋求共赢。

正如《了不起的蓋茨比》中所說:

“檢驗一流智力的标準,就是看他能不能在頭腦中同時存在兩種相反的想法,還維持正常行事的能力。”

接受灰度,開放心态,擁抱未知,才能在迷茫困頓中找到通往成功的道路。

灰度思維模式(原來這就是灰度思維)8

灰度思維模式(原來這就是灰度思維)9

一次采訪中,記者問稻盛和夫:“一個人成功的關鍵是什麼?”

稻盛和夫回答說:“思維方式。”

真正智慧的人,用圓潤、混沌,無常的心态看待這個世界。

接受世事無常、事物轉變,也接受對錯并存。

因為他們知道,灰度人生,才是生命的本質。

學會用“灰度思維”去思考問題,嘗試突破自我,才是是高手和普通人最重要的區别之一。

點個在看,願你能在黑白之間,接受那片“灰色地帶”。

給自己更大的自由,也給人生更多的可能。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