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冬至#
《冬至》----貴谷子
日照數九冬至天,清霜風高未辭歲。
又是一個平衡日,子線從南向北回。
又是一年冬至日,冬至這天是北半球各地區白晝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也是冬季寒冷氣候的開始,從冬至開始民間便開始“數九”計算寒天。
民間流傳着各種數九的諺語、歌謠和順口溜,數九方法在我國民間口口相傳,至于起源何時,史料并沒有确切地記載。
“數九”計算寒天是真的很準,差不多每年到這時候就開始進入真正的寒冬了,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小時候,每年冬至時節,奶奶就說開始進九了,冬天寒冷的時候正式開始了,一個“九”就是九天,一共九個“九”,九九八十一天。印象中“三九”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
冬至時,節氣至
說說冬至的來源,冬至起源于漢朝,鼎盛于魏晉,輝煌于唐宋,一直沿襲到今天。在古代就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漢朝則稱冬至為【冬節】,官府要舉行“賀冬”儀式。不僅如此,每年的這個時候,漢朝上至帝王将相文武百官,下至黎民百姓都要休假五天,以茲慶賀,親朋好友則互相拜訪問候,以美食相贈。
現在,很多地方還把冬至作為一個節日來過。
北方地區有冬至宰羊,吃餃子、吃馄饨的習俗。
南方地區則有吃冬至米團、冬至長線面的習慣。
有的地區在冬至這一天還有祭天祭祖的習俗。
冬至:在你們的家鄉都有哪些節日習俗呢?或者又有哪些其他的叫法呢?可以在評論區留言讨論。
望“疫”止,盼歸期
冬至一到,新年就在眼前。古時候,漂泊在外地的遊子到了這個時節都要回家過冬節、過春節,所謂“年終有所歸宿”。不管是古代還是現在,每逢佳節倍思親的思鄉情意從未改變。
每年臨近春節,都會出現“返鄉大潮”,近兩年受疫情的持續影響,春節返鄉潮好像都提前了,2022春節返鄉潮自12月初已經開始了,其中的辛酸也隻有漂泊在異地的“打工人”知道。一年到頭,在異地辛苦忙碌,在他鄉奔波奮鬥,就是為了能夠回家過個好年,收拾行囊,踏上歸途,那種濃濃的思鄉情意,越是到了年關越是明顯,越是深切。
然而,年關将近,疫情不休。近期,全國部分地區省市陸續出現了新的疫情,讓全國人民揪心,農民工提前返鄉以及“多地倡導就地過年”都是大家熱議的話題。今年回家過春節,雖然對于絕大多數人來說,該回家或能回家的還是可以回家過春節的。但是對于疫情管控升級的中、高風險地區來說,春節返鄉過節可能仍是困難重重。這場無硝煙的戰場仍未停息,我們仍需時刻警惕。
冬至已至,靜待花開
希望2021年是疫情最後一個寒冬,希望疫情早日“煙消雲散”,大家可以舒暢地心無忌憚地團聚,慶獲“新春”。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