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灰度管理深度解讀

灰度管理深度解讀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01 04:34:41

來人人都是産品經理【起點學院】,BAT實戰派産品總監手把手系統帶你學産品、學運營。

灰度管理深度解讀(從騰訊的灰度機制)1

灰度:使用黑色調表示物體,即用黑色為基準色,不同的飽和度的黑色來顯示圖像。 每個灰度對象都具有從0%(白色)到100%(黑色)的亮度值。(注意這個百分比是以純黑為基準的百分比。與RGB正好相反,百分比越高顔色越偏黑,百分比越低顔色越偏白。科普一下:RGB即Red紅色、Green綠色、Blue藍色。RGB色彩模式是工業界的一種顔色标準,是通過紅(R)、綠(G)、藍(B)三個顔色通道的變化以及它們相互之間的疊加來得到各式各樣的顔色的,這個标準幾乎包括了人類視力所能感知的所有顔色。)

簡而言之,灰度指不飽和的黑色。

自然界中的大部分物體平均灰度為18%。我們平常所說的黑白照片、黑白電視,實際上都應該稱為灰度照片、灰度電視才确切。灰度色中不包含任何色相,即不存在紅色、黃色這樣的顔色。

以上可以認為是廢話,轉入今天的标題。

2015年5月31日,馬化騰在香港大學李兆基會議中心大禮堂舉辦了一場創業演講,演講中爆了一個大料:微信的誕生史。

微信在誕生之前,在騰訊内部有三個團隊在同時做微信,主要競争者為張小龍的e-mail團隊和手機QQ團隊。做這個産品之前,騰訊内部并沒有給這個産品定一個完整的基調,而是讓公司内部形成一個激烈的競争,通過觀察用戶對産品的喜好程度和産品的實際完成情況決定上線結果。

馬化騰的灰度機制是這樣的:很多公司在一開始做産品定義時,要麼确定它是黑的,要麼确定它是白的。但是馬化騰發現,互聯網産品的定義是有用戶投票決定的。在一開始,我們不定義它是黑,還是白,有一個灰度的周期。在這個灰度周期裡,讓用戶的口碑決定它是生是死,是白還是黑。

說的再直接點,這也是馬化騰創新上的灰度機制:容忍失敗,允許适度浪費,鼓勵内部競争内部試錯。馬化騰說過,在産品研發過程中,我們還會有一個困惑:自己做的這個産品萬一失敗了怎麼辦?“我的經驗是,在面對創新的問題上,要允許适度的浪費。怎麼理解?就是在資源許可的前提下,即使有一兩個團隊同時研發一款産品也是可以接受的,隻要你認為這個項目是你在戰略上必須做的。很多人都看到了微信的成功,但大家不知道,其實在騰訊内部,先後有幾個團隊都在同時研發基于手機的通訊軟件,每個團隊的設計理念和實現方式都不一樣,最後微信受到了更多用戶的青睐。你能說這是資源的浪費嗎?我認為不是,沒有競争就意味着創新的死亡。即使最後有的團隊在競争中失敗,但它依然是激發成功者靈感的源泉,可以把它理解為内部試錯。”

總結一下,馬化騰的“灰度機制”包括7個維度:

  • 需求度:用戶需求是産品核心,産品對需求的體現程度,就是企業被生态所需要的程度;
  • 速度:快速實現單點突破,角度、銳度尤其是速度,是産品在生态中存在發展的根本;
  • 靈活度:敏捷企業、快速疊代産品的關鍵是主動變化,主動變化比應變能力更重要;
  • 冗餘度:容忍失敗,允許适度浪費,鼓勵内部競争内部試錯,不嘗試失敗就沒有成功;
  • 開放協作度:最大程度地擴展協作,互聯網很多惡性競争都可以轉向協作型創新;
  • 進化度:構建生物型組織,讓企業組織本身在無控過程中擁有自進化、自組織能力;
  • 創新度:創新并非刻意為之,而是充滿可能性、多樣性的生物型組織的必然産物。

下面說說灰度上線

樓主在去哪兒工作時,發現自己和同事手機裡的APP展示頁面不同,于是就問什麼情況,為什麼沒有自動更新。PM告訴我是ABtest,當時還不知道什麼意思。

先來看看百度百科的定義:

灰度發布

是指在黑與白之間,能夠平滑過渡的一種發布方式。AB test就是一種灰度發布方式,讓一部分用戶繼續用A,一部分用戶開始用B,如果用戶對B沒有什麼反對意見,那麼逐步擴大範圍,把所有用戶都遷移到B上面來。灰度發布可以保證整體系統的穩定,在初始灰度的時候就可以發現、調整問題,以保證其影響度。

傳統的産品研發模式大緻可以分為:

産品調研-架構評估-産品啟動-需求分析-産品設計-産品開發-産品發布,七大階段。

實際情況中,你會發現,從産品調研到産品發布,總是一拖到底。這樣的做法對于範圍比較大,周期比較長的項目,尤其是用戶體驗類項目而言,存在較大的弊端:我們很可能在沒有足夠清楚用戶需求的情況下,定制了過多的輔助功能,這樣即拉長了項目周期,又無謂的投入了過多的人力。

灰度上線,簡單點理解就是按産品需求優先級,抽出核心需求,在滿足用戶基本要求的情況下快速上線,并通過限制流量、白名單等機制進行産品試用,以此收集用戶的意見,從而萃取出用戶潛在的需求,形成後續更有針對性的設計方案。

和傳統研發模式相比,這麼做唯一的區别就在于将原先一鍋粥式的需求和功能點進行了輕重緩急的排序,并以此将項目從原來的單長線作戰轉化為多疊代短線循環,讓産品的生命周期不再昙花一現。

如此一來,需求分析階段顯得尤為關鍵,我們必須清晰的将需求按優先級歸納分類為幾個序列,如:p1,p2,p3…核心功能和必備的體驗在p1序列,輔助功能點和輔助型體驗列在p2序列,争執不定的需求點可以放在p3序列。需求排序後,我們可以将項目發布點有序的分成(>2期),第一期隻确保主要的核心功能和基礎體驗快速灰度上線,随後通過用戶訪談、産品的tracker&session數據、業務數據等手段分析出用戶對産品的真實反應,并以此調整二期需求,該加的加,該砍的砍,做到有的放矢。

下面是百度百科定義的灰度發布的步驟:

  • 定義目标;
  • 選定策略:包括用戶規模、發布頻率、功能覆蓋度、回滾策略、運營策略、新舊系統部署策略等;
  • 篩選用戶:包括用戶特征、用戶數量、用戶常用功能、用戶範圍等;
  • 部署系統:部署新系統、部署用戶行為分析系統(web analytics)、設定分流規則、運營數據分析、分流規則微調;
  • 發布總結:用戶行為分析報告、用戶問卷調查、社會化媒體意見收集、形成産品功能改進列表;
  • 産品完善;

新一輪灰度發布或完整發布。

雖然,灰度、灰度機制、灰度發布之間的概念完全不一緻,但是都包含着從黑到白的過程。所以,瞎扯了一通。

作者:Chris,産品運營(pm-2020),一個産品運營菜鳥。曾在百度、美團、去哪兒從事産品運營工作。希望将點滴積累記錄成文字,給需要的你作為參考。

本文由 @Chris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産品經理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EOM文案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