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科技

 > 魅族新機有消息了嗎

魅族新機有消息了嗎

科技 更新时间:2025-02-03 07:10:10

時隔1269天,魅族重啟了魅藍手機品牌。

“一千多個日夜整裝待發,青年良品終得拔錨啟航,魅藍回歸,敬請期待”,9月10日魅藍科技發布了這條微博,獲得了魅族科技官方微博的轉發,正式宣告闊别近三年半的“魅藍手機”正式回歸。

作為魅族當年主打性價比的子品牌,魅藍科技也曾在國内手機市場叱咤風雲,可惜最後慘淡退場。在手機市場成為紅海的當下,魅藍品牌再度回歸對于現在的魅族意味着什麼?魅藍能夠給魅族帶來新的機會嗎?

魅藍為什麼會被取消?

2014年12月23日,魅族科技正式發布了一款全新的子品牌——魅藍。

被魅族寄予厚望的魅藍手機,憑借着高性價比以及不錯的産品設計,成為了魅族銷量的生力軍,雖然距離華為小米OV還有很大的差距,但是也開始表現出了上升的趨勢。

魅藍的誕生也意味着也意味着魅族科技不再專注“小而美”,而是選擇了一條已經被驗證過的路線——模仿OPPO、Vivo,使用機海戰術迅速擴大規模的同時壓縮産品成本,用來自線下的高溢價取得更高的利潤。

2016年,魅族一口氣發布了14款手機,包括Pro 6、Pro 6 Plus、MX6、U10、U20、魅藍MAX、魅藍Note 3、魅藍E等,就算是在2017年手機市場整體遇冷的情況下,魅族手機也保持了近2000萬台的出貨量。

可以說,當時魅族的機海戰術已經取得了不小的成績,花樣繁多的邀請函、變成演唱會的發布會以及讓人眼花的機海戰術,成為了當時許多媒體及消費者對魅族的最直觀印象。魅藍品牌創始人李楠在接受媒體采訪的時候曾表示:“魅族的機海戰術主要有兩個重要作用——維持市場熱度和測試各種可能性。”

魅族新機有消息了嗎(取消三零手機)1

對于當時的魅族來說,魅族魅藍雙品牌運營帶來的是資源緊缺,面對SOC巨頭高通的霸王條款,魅族最終選擇了聯發科,但是因為旗艦機型搭配低性能芯片,導緻消費者不買賬,再加上機海戰術用力過猛,最終将魅族拖入泥潭。

根據一位參與過魅族運營的知情人士聲稱,魅族定銷量目标時并未考慮到品牌、産品力等因素,制定的銷量目标“非常離譜”,這導緻一些新機型往往很難達到預定銷售目标。一個例子就是大規模加量生産的魅族Pro 7——黃章此前曾對外透露稱,Pro 7“生産的手機數量超出了銷售量”。

盲目加量推高成本,卻又無法達到預定銷售目标,這是魅族出現虧損的根源,管理層的動蕩則是這一決策失誤後的連鎖反應,魅族創始人黃章在2017年年會上表示:“新的一年,将回歸初心,回歸産品,追求我們的熱愛,打造我們的夢想機”,在這一背景之下,魅族魅藍兩個品牌完成了合并。

魅族現在情況怎麼樣?

2017年,魅族創始人黃章回歸後,選擇砍掉了魅族大多數獨立品牌,此前的Pro系列、MX系列、魅藍數字及Note系列均被合并在魅族周年系列品牌下。黃章為這個品牌畫下了“中高端”的未來藍圖,不再追求機海戰術。2019年,魅族僅發布了四款16系列機型,2020年的17系列同樣如此。

對于彼時已經開始失血的魅族來說,收縮戰線成了最好的選擇,或許魅族當時的想法是,如果能夠砍掉低端産品,依靠中高端産品的高溢價來實現盈利,但是現在看來,國内的手機市場沒有哪一家手機廠商是在沖擊高端的時候“自廢武功”,就連一加手機也在前些時候回歸OPPO的懷抱。

說到底,沒有走量機型作為根基的盲目高端化,就好像無根浮萍,魅族也沒能回到以前“小而美”的狀态中,不僅沖擊高端化手機品牌沒有太大的成果,就連存在感也越發薄弱。

魅藍品牌創始人李楠在接受媒體采訪的時候曾透露過離職原因,“我真正決定走是魅族16發布之後,當時公司選擇All in魅族16這款手機,上面要增加銷售量,我沒簽字,因為總量提升會導緻不賺錢。”

魅族新機有消息了嗎(取消三零手機)2

通常來說,一款手機的銷量越高自然賺的錢越多,但李楠對魅族16的加量卻是反對态度,原因是不賺錢,這也說明至少在當時魅族16是在虧本銷售,尤其是随着産品線的精簡,魅族此後的魅族17和魅族18都未能獲得太大反響。

為了打出差異化,魅族對于魅族18手機的定位是“零廣告,零推送,零預裝”的“三零手機”,直接将手機廣告砍掉,但是這也帶來一個問題,那就是如果不靠廣告的額外收入,單純的手機硬件利潤其實并不高,尤其是在出貨量持續降低的情況下,想要賺錢自然是難上加難。

第三方統計機構CINNO Research曾披露,2020年Q3魅族的市場份額為0.3%,按照這個數據來推算,公司2020年的出貨量僅為百萬台,而全球出貨量第二的小米年出貨量已經破億,曾經靠着機海戰術能和小米在中低端市場對抗的魅族如今已難以追上小米的步伐。

持續的虧損下,魅族放棄機海戰術并沒有帶來更好的轉變,甩手掌櫃黃章或許是對現狀不滿意才會選擇在2017年複出,随後數次裁員,不過也導緻了魅族衆多高層出走,如今的魅族CTO、COO、CFO等關鍵崗位全部換血。

在黃章看來,隻有拿出一款打磨好的産品,才能讓魅族重回正軌,但是事實卻證明魅族的中高端化戰略并不順利,那麼現在重啟魅藍品牌,魅族還有新的機會嗎?

取消“三零手機”、再度換帥,魅族需要魅藍嗎?

首先要明确的是,魅藍的回歸意味着魅族正在調整未來的方向,如果魅藍還是延續此前的定位,走中低端産品的高性價比路線,靠走量取勝,那麼想要從現在的國内手機市場分一杯羹,顯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對于現在的魅藍來說,供應鍊是最核心的問題,隻有龐大的出貨量才能将中低端手機的成本控制到極緻,而小米旗下的Redmi正是深谙此道,自廢武功的魅族想要拿出同等水平甚至更進一步的性價比産品,顯然不太容易,就算是魅族想要虧損銷售,體量上的巨大差距隻會讓魅族先嘗到苦果。

也許是為了魅藍的走量做鋪墊,魅族在宣布魅藍回歸之前剛表示要取消“三零手機”,“零廣告、零推送、零預裝”這一模式對于走量的手機來說,沒有任何的可行性,因為廣告、預裝軟件能夠帶來一筆不菲的收入,能夠攤薄手機的成本,如果沒有這部分收入,品牌隻能提高手機售價來維持利潤,不然就隻能靠虧本銷售,現在的魅族顯然無法承受大量的虧損。

如果能夠解決供應鍊問題,魅藍也不是沒有機會從Redmi、realme手下分一點蛋糕,但是除了供應鍊問題,魅藍還需要面對的就是銷售渠道不足,從短期來看,魅藍的突破口或許隻有線上電商渠道,雖然機海戰時期的魅族曾經有數千家線下店,但在此前的失血時期已經關閉了大部分,曾經有媒體調查過,魅族在深圳的授權專賣店僅有7家,在北京、上海、深圳、廣州等一線城市,魅族甚至連一家品牌展示直營店都沒有。

不過從魅族此前的人事調動來看,魅藍回歸或許早有鋪墊。

今年2月初,魅族一封内部信在各大媒體平台流傳。這封信中提到,魅族2020年已經“扭虧為盈”,完成了向公司董事會承諾的年度業績目标。對于2021年以及未來的發展,魅族在發力智能家居和AIoT時,也會堅持以手機為主體,尤其是将高端旗艦手機作為主體,堅持用差異化策略體現魅族品牌精神和風格。這就是所謂“一體兩翼”戰略。

魅族新機有消息了嗎(取消三零手機)3

值得注意的是,這封内部信的CEO署名并非外界所熟悉的黃章,而是其弟弟黃質潘。

曾經自稱完美主義者,不肯向主流挖孔屏妥協的黃章,顯然不太适合帶領走量的魅藍品牌,現在的主流機型大多是挖孔屏或者劉海屏,想要走出自己個性的魅族,沒有那麼大的訂單量給供應鍊,魅族手機的成本也因此居高不下,也正是如此,有不少人認為黃章的讓賢對于魅藍來說或許是一件好事。

萬丈高樓平地起,對于現在的魅族來說,魅藍作為地基或許是個不錯的選擇,上文也提到過,沒有足夠雄厚實力的支撐,需要長期打磨的高端化對于魅族來說就好像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現在這家手機老将在擺脫了虧損之後,現在正處于關鍵節點,魅藍能否為魅族帶來新的機遇,時間會成為最好的檢驗。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科技资讯推荐

热门科技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