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科技

 > 地基加固與樁基礎工程

地基加固與樁基礎工程

科技 更新时间:2025-02-08 06:05:46

摘 要:地基是指在工程項目底部的支撐,其作用是為工程提供足夠的荷載,保證工程具有良好的沉降性及穩定性。任何建築都離不開穩固的基礎,如果建築基礎存在質量問題,就會使工程項目産生極大隐患,所以在項目的基礎施工過程中,要密切注意基礎的形變和沉降問題,保證建築基礎的穩定性。樁基礎是應用較廣泛的基礎結構,近年來樁基礎得到建築業界的普遍認可。

關鍵詞:岩土工程;工程項目;樁基礎處理

地基加固與樁基礎工程(建築工程地基基礎及樁基礎施工技術的應用)1

1、地基與樁基礎概述

樁基礎主要分為三個部分:樁頂、樁身和樁端。樁基礎的應用原理是利用土壤與樁身摩擦力,再加上樁端與土體的端阻力,為建築主體提供足夠的支撐力。在承台的作用下,建築荷載會集中在樁身,樁基再把承受的荷載轉移到大地,實現建築的穩定性。樁基礎在實際使用中可分為多種類型,例如人工挖孔樁、鑽孔灌注樁、預制樁、長螺旋灌注樁、錨杆樁,等等。不同的樁基類型适用于不同的工程類型和土壤環境,在基礎建造的實際過程中,一定要合理地選擇樁型及樁基施工技術,保證樁基礎的施工質量,為工程項目的實施奠定良好的建設基礎。

2、地基處理技術

2.1 強夯技術

強夯技術的應用,需要使用特定的機械設備,利用重錘下落産生的沖擊力,對地面擊打,在機械沖擊的作用下,基礎結構的土壤密度會顯著提高,承載力也随之增強。強夯技術最早出現在法國,随後被引進到我國的建築行業,是早期的基礎處理技術,在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應用廣泛。高層建築是當今社會的主要建築形式,要求地基基礎具有較高的承載力,強夯技術在現階段的建築行業應用頻率較低,主要原因是強夯技術适用于承載力較差、土質松散的土壤結構,比如砂石、沙土、黏性土等,夯實的次數需要結合工程實際的建設需求确定,正常情況下,強夯技術的夯實次數在兩到三次,黏土結構的土壤環境需要适當地增加夯實次數,保證基礎的穩定性。

2.2 排水固結技術

排水固結技術主要應用于軟土層施工。軟土層含水量較大,土壤結構承載力差,無法為建築提供足夠的支撐力,如果預先未對這樣的基礎進行有效處理,便在其上施工,很容易使建築物在施工過程中發生沉降或傾倒的情況。排水固結技術的應用,可以緩慢地排除土壤中多餘的水分,降低土壤的孔隙比,合理地應用此項技術,可以使土壤結構更加緊密,應力提升的情況下強度也會随之增大,達到工程項目的建設要求标準。目前在工程項目施工中,排水固結技術應用得比較廣泛,經過多年發展,排水固結技術水平也在不斷提升。實踐證明,這項技術的應用,可以有效地提升基礎穩固性,建築項目竣工交付後,很少出現基礎沉降問題,說明應用此技術處理的基礎,具有較好的穩定性和承載力。

2.3 水泥土攪拌樁技術

這項技術也常用于軟土基礎的處理,在實際應用過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水泥,将水泥與地基深處的軟土層混合,利用水泥的固化作用,實現軟土基礎的加固,有效地提升基礎穩固性,在這項技術的作用下,基礎結構的承載力可得到顯著提升。水泥土攪拌樁技術适用于各類軟土基礎,包括松散沙土和地下水飽和土等,合理使用此技術能達到有效提高土壤承載力的效果。在實際應用中,為了能充分發揮這項技術的重要作用,需要根據建築工程項目的規模以及土壤環境,合理地确定加固深度,與此同時,水泥的選擇也非常關鍵,水泥的強度等級必須達标,具體使用量需要根據工程的實際建設要求确定。

地基加固與樁基礎工程(建築工程地基基礎及樁基礎施工技術的應用)2

3、樁基礎處理技術

3.1 人工挖孔樁技術

這項技術的應用,需要大量的人工參與。先使用小型機械設備進行挖孔,達到一定深度後對樁孔進行擴充,人工實現成孔,安放鋼筋籠并灌注混凝土,形成基礎樁。為了在應用過程中有效地提升施工安全性,需要根據開挖深度的增加,不斷對樁孔進行支護,避免出現坍塌事故。需注意在成孔後,要及時清理孔底,去除各種雜物後再進行混凝土澆築操作,以達到避免影響樁基質量的目的。人工挖孔樁技術具有較多優勢,技術操作簡單,對設備要求不高,成本投入低,成孔過程多由人工操作,所以施工噪聲較小,符合文明施工的要求。

3.2 鑽孔灌注樁技術

與人工挖孔技術相比,鑽孔灌注樁技術具有較高水平的機械化特點。這項技術的操作過程是利用樁機進行鑽孔,在樁孔達到規定深度後,安裝鋼筋籠,再利用機械設備灌注混凝土,最後形成一個完整的混凝土樁。鑽孔灌注樁技術在我國目前的工程建設施工中應用廣泛,現已成為樁基礎結構的常見施工模式。在建築施工水平不斷發展過程中,鑽孔灌注樁技術也得到不斷的提升和完善,工藝技術日漸成熟,在實際應用中體現出較多優勢。鑽孔灌注樁技術的成樁承載力較大,因為機械設備利用的原因,所以危險性較低,同時施工效率較高。

4、岩土工程中地基與樁基礎處理效果提升策略

4.1 加強原材料的檢測

樁基礎的施工,需要使用大量材料,如果原材料的質量出現問題,就會在樁基礎施工過程中發生嚴重質量問題,所以,要實現基礎工程的高質量,就必須提高對原材料的檢測力度,避免因材料的原因,發生樁基礎施工質量問題。樁基礎施工中使用的各類原材料,都必須經過技術人員的專業檢測,尤其是水泥和鋼筋,必須要有專業的檢測報告,混凝土配合比要符合設計要求,如果發現不合格的材料,要及時返廠處理,堅決不能在施工中使用。如果在樁基礎施工中使用了劣質材料,會嚴重地削弱樁基礎使用功能,并容易引發各類工程問題,甚至嚴重的工程事故,所以,進行地基處理以及樁基礎施工時,必須強化原材料的質量管控意識,避免發生基礎結構的質量問題。

4.2 加強人員管理

首先,在人員管理方面,需要細化管理制度和作業流程,規範基礎施工的技術操作,保證技術人員施工的科學性和規範性。為了提高管控效果,可以采用責任制和獎懲結合的方式,對現場實施管理,出現的施工問題,由相關責任人負責上報并處理。采用這樣的方式,可實現施工現場管理的有效性,提高技術人員的責任感和工作主動性,保證項目施工的規範性。其次,在施工前組織人員參加技術培訓,對施工班組進行技術交底,提高技術人員的專業水平,幫助技術人員理解各類基礎施工的技術要點。培訓結束後,參與培訓的所有人必須通過考核。用考核的方式,檢驗技術人員的培訓效果,保證所有施工人員都符合項目技能要求,有效消除人的主觀因素對基礎施工可能産生的不良影響,這也是管理人員必須要完成的任務。

結 語:

綜上所述,近年來,我國城市發展迅速,在政策因素和市場因素的雙重帶動下,各行業都在努力實現轉型升級,尤其建築行業的變化更加顯著。建築項目的規模日益增加,越來越多的超大型建築聳立于城市之中,維護城市形象的同時,也充分證明我國建築行業發展的優異成績。實施工程項目時,尤其要注重基礎結構的施工。樁基礎在應用中具有非常明顯的優勢,在當前的工程建設中應用廣泛。在樁基礎結構施工環節,需要重視技術的應用适用性,根據項目實際情況合理地選擇樁基類型,在不影響項目工期和質量的基礎上,實現安全施工、成本控制的目标,最大程度地為企業創造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羊麗曉.高層房屋建築中樁基礎施工技術存在的問題與措施分析[J].地産,2019(21).

[2]趙友祿.臨江陡峭地形下橋梁施工技術.中國土木工程學會.中國土木工程學會2019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中國上海: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19.

[3]李波,雷斌.大直徑人工挖孔樁硬岩“水磨鑽斷面取芯 靜爆破岩”聯合施工技術[J].施工技術,2019,48(17).

[4]廖揚威.GPSRTK技術在樁基礎施工測量中的應用及其精度檢驗研究[J].低碳世界,2019,9(8).

作者:韋曲浩 廣西中信恒泰工程顧問有限公司 廣西 南甯 530000

來源:中國期刊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科技资讯推荐

热门科技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