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孩子到了會說話的年齡,但仍然不會說話怎麼辦?
孩子們不願意說話,也不能主動用語言交流,該怎麼辦?
通常孩子們不明白你的指示,會發脾氣,他們該怎麼辦?
我想在遊戲中與我的孩子互動,但孩子隻關心自己,不互動,我該怎麼辦?
提高孩子的語言能力是大多數家長的要求,但提高語言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在家庭幹預中,家長需要掌握一些語言訓練的方法和原則,這不僅能保持孩子的注意力和興趣,還能使你與孩子的語言交流更加有效。
營造良好的語言環境
1.加強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雙向溝通:與孩子進行更多面對面的對話,讓孩子更容易通過看着父母的臉和嘴來學習發音。
2.改變說話方式:增加音量,放慢速度,不打斷孩子,不故意糾正錯誤的語法和發音,及時表揚和獎勵,鼓勵孩子發音的主動性。
3.簡化句子,強調重點:父母的句子應該簡單易懂,以便孩子們能理解,比如“給我一頂帽子”,而不是“寶貝,你能幫我拿帽子嗎?”,“搬把椅子”而不是“請過去幫我搬把椅子”。
4.家庭語言的統一使用:如普通話。避免同時使用英語、普通話和當地方言。
豐富的語言刺激
1.父母自言自語:例如,當他們進門時,他們說:“媽媽開門”,“門開着”,“燈亮着”和“燈亮着”;喝水時,說“杯子”、“喝水”和“喝完”。
2.使用描述性語言:如果母親看到嬰兒玩拼圖,她會抓住機會描述孩子的動作:“嬰兒玩拼圖并折疊飛機”;描述家庭成員的行為:“爸爸喝水”、“奶奶吃飯”和“切蘋果”;當孩子對某事感興趣或指向某事時,告訴孩子“這是……”。
3.示範:當孩子的詞彙颠倒時,示範正确的句子表達。例如,嬰兒說“媽媽吃蘋果”,而母親及時地示範:“媽媽吃蘋果”。
4.擴展:當孩子有一個短短語時,父母可以将其擴展成一個完整的句子。例如,嬰兒說:“爸爸洗卷心菜”,父母及時補充說:“爸爸洗卷心菜”。
5.擴展:在孩子原來的句子中添加新單詞或句子。例如,嬰兒說:“媽媽吃蘋果”,父母及時補充說:“媽媽正在吃大的紅色甜蘋果。”
充分的溝通機會
1.新鮮玩具或玩法:用孩子們感興趣的玩具或玩法來誘導孩子們表達他們的需求,比如展示吹泡泡。當孩子們對吹泡泡感興趣時,抓住機會把泡泡收起來或擰緊蓋子。孩子們可以通過手指或父母幫助孩子說“泡泡”,表明他們想繼續玩泡泡。
2.設置障礙:當孩子需要喝水時,他可以把水杯放在更高的位置。當孩子拿不到時,他可以指着或看着水杯,幫助孩子說“喝水”、“我想喝水”或“給我一個水杯”;與孩子一起做某事時,父母會故意把用來完成它的部分放在一邊,以便創造交流的機會。例如,在構建積木時,隐藏一些積木,等待孩子們用手指或說“我想要積木”;故意給遊戲設置障礙,比如用手擋住小火車,然後當孩子說“讓開”時讓小火車通過。
3.有意暫停:在戲劇進行到一半時突然停止。例如,當孩子在秋千上玩得很開心時,他突然停止推秋千。等到孩子看着你或主動表達“推動”時,再給予滿足;當你在滑梯上玩得很開心時,當孩子看着你或主動表示“讓開”時,突然擋住孩子,讓孩子滑下去。
4.送錯東西:故意裝聾作啞,不知道孩子的需求,或故意送錯東西,刺激孩子清晰表達需求。例如,父母知道孩子想要泡泡,故意給孩子蘋果,等孩子指着泡泡或說“泡泡”,然後給泡泡獎勵。
總之,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應該創造一個良好豐富的語言環境和充分的交流與互動機會,這有利于孩子的語言發展。同時,應提醒家長,語言發育遲緩的原因有很多,有些孩子還存在其他問題,如認知理解落後、社交能力落後、行為問題等,建議盡快進行詳細評估和幹預。
【今日讨論】你家娃什麼時候開始說話的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