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的話】時光荏苒,白駒過隙。高原上的人們似乎還未深切感受盛夏的燦爛,夏日的最後一個節氣——大暑卻已經來了。“暑”是炎熱的意思,大暑,指炎熱之極。大暑節氣,高溫酷熱、雷暴頻繁,雨量充沛,是萬物狂長的時節。
《管子》有雲:“大暑至,萬物榮華”。與江南水鄉蟬鳴深巷、風動荷舉、茂林修竹相比,青藏高原的大暑亦不遜色。草原上,山花釋盡一年的蘊藏,綻開最美的嬌顔。青蕪如毯,牛群、牛群悠然覓食,為草原增添了一抹靈動的色彩……田野間,鵝黃耀眼的油菜花暈染了遼闊的原野。清風拂過,麥浪滾滾,如海、似綢、勝歌……本期“江河源·節氣之美”,帶您感受大暑時節的“榮華”與浪漫。
關于大暑的叙述
清 香
太陽到達黃經120°
是因為鄉愁
給它打了一把遮陽傘嗎
一場雷陣雨過後
從麻雀的叫聲裡,仍然
聽不出是喜還是憂
值得欣慰的是
農作物快速生長
幾乎不在意任何細節
這讓一個又一個溽熱的午後
盤根錯節又柳暗花明
時光的白駒遇見風就是雨
在風雨洗禮過的這片淨土上
你怎麼能狠下心來
讓日子變為衆矢之的的大蒸籠呢
大蒸籠隻是個誘餌
日子還得有條不紊地過下去
随時都有一縷縷熟稔的香撲面而來
一下子讓人的心再也堅硬不起來
大暑紀事
劉大偉
那年春天,單位派我到泸州分校授課。負責接洽的老師說,一到夏天,那邊氣候非常炎熱,最好做些準備,不過也不要太擔心,大暑之前就可以返回青海。
接到通知後,我在地圖上查看一番,發現這座城市距離貴州不太遙遠,應該有着南方城鎮特有的氣質。回想自己抵達過的南方城市,最南面當屬武漢。畢業留校那年,學院派我到武漢大學進修編輯出版學,除此而外,再也沒有去過更加靠南的城市。如此來看,這次泸州之行定然将我的南行之路推進一步。
火車停駐重慶後,換乘去往泸州的長途班車,三個多小時的車程,不斷加劇着我對這座城市模糊不清的想象。窗外的綠色愈發濃郁,不斷攀升的氣溫和高低起伏的道路提醒着我:泸州已到。看樣子也是一座山城。前來上課的老師們住進了老舊的公寓,客廳内的大風扇成了大家吃飯和交流工作的必備之物。因為老師缺乏,我在教務主任的勸說下,承擔了《基礎寫作》《編輯學原理》等四門基礎課的講授任務。
在我看來,泸州的春天極短,月份還沒到夏季,氣溫已經逼近伏天。都說武漢是個火爐,與泸州相比,其爐内之火還不算太旺。泸州的悶熱,如同大火爐上架着一個沸騰的大鐵鍋,高溫與水汽交織成密密的紗布,隻往人身上裹。口袋内需備條小毛巾,随時擦去快速流至鬓角的汗珠。與我比鄰而居的崔老師說,這還不是最熱的,過了小暑,真個是“平分天四序,最苦是炎蒸。”趕在大暑來臨之前,幾個人去看了長江和沱江的彙合處,領略了“半江清澈半江渾”的盛景,遙望長江自遠方逶迤而來,衆人對着故鄉的方位,高高舉起了思鄉的酒杯。
大暑如風,倏忽而至。熱浪一陣一陣,掀動着門窗和桌上的書本,教室内的風扇幾乎不起作用,汗水流到眼角,澀得孩子們不停擦拭鏡片和眼眸。那幾天正在講授《中國當代文學》,我一邊按課程大綱快速推進,一邊思謀着課堂消暑的方法。蓦然想起古人曾有讀書消暑的嘗試,但那種情形應該适合一個人的情況,全班這麼多同學,如何靜下心來展卷靜讀?于是想到一些含有“冰涼”意蘊的詞彙,譬如大雪、冰層、雪山……于是,給學生講起我的故鄉林川——在我的記憶中,那是一片高寒之地,站在我家院子裡可以測得海拔正好是三千米。每到五一放假,孩子們都要來到田間,協助大人種洋芋,黃昏時分常有雪雹子如尿素粒撒落犁溝,而到了國慶假日,大家又聚攏起來,一起挖洋芋,如果動作不快,一陣風雪,地頭尚未收取的洋芋就會被白色覆蓋,從那天起,降雪就會成為一種常态。從一個孩子的感受來說,故鄉林川的大部分時間都會下雪,雪花在飛,氣溫在降,身穿棉襖的孩子們依偎在教室後牆的闆報下,一邊大聲背書,一邊擠着“熱窩”……那場景,至今難忘,所以我的第一部詩集準備出版時,我就想好了書名——雪落林川。
若不是下課鈴聲突然響起,同學們還沉浸在我所描述的場景中。就在那短短的半個小時内,我确信他們都進入了雪的故鄉,漫天雪花正飄飛在他們的頭頂,給他們清涼的同時,也帶他們重返了童年。為了鞏固這種不錯的課堂消暑成果,我在下課前布置了作業——下節課我們一起學習昌耀先生的《河床》,這首詩大氣磅礴,将為大家帶來有關雪山和河流的故事:“我從白頭的巴顔喀拉走下,白頭的雪豹默默卧在鷹的城堡,目送我走向遠方……”
收拾教具時,手機開始不停震動。原來妻子帶着孩兒來看我了,她的高三學生早已參加完高考放了假,孩子還沒有上幼兒園,母子倆就這樣不管不顧地來了。這麼熱的天,孩子肯定遭了不少罪。沒想到妻子說,孩子要見他爸爸,沒辦法,隻能應了他,再說了,我平常手腳涼,正好到泸州來烤烤爐子啊。
那天晚上,做飯的阿姨為我們多加了兩個菜,衆人也因我們小家庭的團聚而高興。馬老師特意拿出珍藏多年的泸州老窖,樂呵呵地招呼大家:“來,今天我們熱熱鬧鬧地過個大暑啊!”按理說,大暑天喝白酒,肯定燒得不行,但是那天幾個人好像沒覺得有多熱,倒是我家孩兒撇着嘴說,以後再也不想來了。
【鍊接】大暑
7月22日或23日交大暑節氣,此時太陽位于黃經120度。元代吳澄所著《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解釋:“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大也。”小為小暑,大為大暑。
大暑節氣正值“三伏”裡的“中伏”前後,是一年中日照陽光最猛烈、最炎熱的節氣,“濕熱交蒸”也在此時到達頂點。大暑是雷陣雨最多的時節,雨量充沛,高溫與多雨時期基本一緻,雨熱同期。青海雖地處高原,受到地形和局部氣候的影響,節氣的表征與全國其他地區略有不同,但高原大暑時節也是雨量頗豐,故青海有民諺:“大暑小暑,灌死老鼠。”
大暑時節人們難免會受濕熱難熬之苦,此時卻十分有利于農作物成長,農作物在此期間成長最快。
中國古人将大暑分為三候:“一候腐草為螢;二候土潤溽暑;三候大雨時行。”大暑時節,由于氣溫偏高又多雨,容易滋生細菌,許多枯死的植物潮濕腐化,到了夜晚,經常可以看到螢火蟲在腐草敗葉上飛來飛去尋找食物。另外土壤高溫潮濕,很适宜水稻等喜水作物的生長。三候是說在這雨熱同季的潮熱天氣,天空中随時都會形成雨水落下。青藏高原雖難見螢火蟲在草間飛舞的浪漫,但綴于草間百花于蜂蝶,也有其獨屬的美好。
大暑時節,暑熱程度達到頂點,按照古人“物極必反”的規律,酷暑之中已潛藏着秋的氣息了,大暑正是處于夏秋兩者的交彙點上,度過大暑之後便是立秋了。
稿件來源:青海日報客戶端 聲明:以上内容版權為《青海日報》所屬媒體平台所有,未經許可禁止轉載,違者必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