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可愛的西瓜你見過嗎?
炎炎夏日西瓜是人們消暑解渴的必備水果,西瓜的品種也是五花八門,但要說哪裡的西瓜個頭大、味道甘甜,要屬甯夏中衛的硒砂瓜,這裡的瓜之所以好,要在石頭縫裡求生存,還要經受5個月的太陽暴曬,在滿地砂礫的土壤中僅剩的水分還被太陽吸收掉,所需的水分靠的是為數不多的降雨,經受九九八十一難,方能修成正果。
戈壁灘上的西瓜很大
甯夏環香山地區位于中衛市的南部,千百萬年以來在山洪的沖刷下這裡淤積大量的砂礫,土壤的硬化特别不利于農耕,十年久旱寸草難生,多處丘陵縱橫砂礫遍地,這裡還曾被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确定為不宜人類居住環境,這裡勤勞的農民硬是将戈壁變瓜田,老劉家世世代代都在這裡種瓜務農,這裡地廣人稀,經營着300多畝的西瓜,老劉今年70多歲,頭戴草帽的他瓜熟的時候,喜歡站在山坡上眺望着自家的瓜田。
這一片瓜地是老劉一年的收入來源,更是一家人生活的希望,老劉說這裡的種瓜技術已經持續了500多年,“壓砂種瓜“栽培技術在幹旱的戈壁灘上,老劉說沙地上壓石塊,其實就是覆蓋一層15cm左右的砂石層,不能太大也不能太細,大的砂礫直徑5cm左右,小的在直徑5cm以下,白天可以減少土壤水分的蒸發,夜間水汽遇到冷凝成水通過石塊下滲,砂礫層就具有了蓄水、保溫和增加晝夜溫差等作用。
戈壁灘上的西瓜
壓砂瓜還被稱為硒砂瓜,因其砂礫中含有豐富的硒元素,西瓜在生長的過程吸收了很多硒、鐵、鋅,因含硒較多,這個瓜個頭大、瓤紅、汁多和果肉鮮嫩,營養豐富。好事傳千裡,老劉說壓砂瓜成熟收獲的季節,公路上拉瓜的大型卡車排成了長龍,各地不同口音的客商讓平常冷清的小鎮熱鬧非凡,就連村裡墊瓜的草簾都脫銷了,硒砂瓜皮厚,墊上草簾才能完好無損的發往全國各地。
在這運瓜的卡車絡繹不絕
你見過的西瓜有多重,10幾斤比較多吧,但這裡的西瓜的重量都在20多斤,每斤批發價在7毛多,每畝産量基本在3000斤,收入2100元,老劉300多畝的瓜田,你們算算到底掙多錢,老劉笑着說由于當地降水少,碰到持續幹旱天氣,就要通過打集雨場,修建水窖,蓄貯天然降雨,這都是不小的投入。
常年幹旱隻能依靠水窖儲蓄雨水
在當地種植西瓜是不錯的緻富選擇,老劉說随着人們環保意識的提升,白頭翁和喜鵲等鳥類,在西瓜快成熟的時候,都忍不住先下口為快,讓人非常惱火,鳥兒吃瓜的時候還挑三揀四,在這個西瓜啄一口,感覺不好吃就會去啄其他西瓜,瓜田的西瓜被禍害的慘不忍睹,你跑過去驅趕,它就會飛走,累上半天連根鳥毛都找不見。
白頭翁在吃西瓜
鳥兒不吃蟲子吃西瓜,老劉也在網上找尋了各種驅鳥措施,驅鳥帶、驅鳥劑、鞭炮和驅鳥器等,驅鳥帶和驅鳥劑在剛使用的半個月效果也不錯,漸漸到最後鳥兒也不怕了,老劉通過觀察發現鳥兒在清晨和傍晚活動比較頻繁,他訂購了一種驅鳥器通過感光芯片控制,鳥兒天敵聲、狗叫聲和槍炮聲等電子語音、超聲波驅鳥、沖擊炮驅鳥和聲壓驅鳥等多種技術手段随機不定時工作,鳥兒對這種方式比較恐懼,老劉說能趕跑80%的鳥兒他就很滿足了。
西瓜地裡的驅鳥器
甯夏的瓜現在也是全國有名,好吃難種問題多,各位網友對壓砂瓜栽培技術怎麼看?歡迎大家留言讨論,想聽更多種植技術點擊右上方關注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