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古人問天的智慧。
天文、農事、物候和民俗,春耕、夏耘、秋收和冬藏,科學巧妙地結合,又衍生了大量與之相關的歲時節令文化。
人與自然、人與萬物和諧共處,這是中國人獨特的時間美學,也是最樸素的中國式浪漫。
立秋,是秋季的第一個節氣,也是秋天的起點。
“秋”就是指暑去涼來。
立秋時,北鬥指向西南。從這一天起秋天開始,秋高氣爽,月明風清。此後,氣溫由最熱逐漸下降。這意味着降水、濕度等,處于一年中的轉折點,趨于下降或減少。在自然界,萬物開始從繁茂成長趨向蕭索成熟。
秋天的到來,意味着盛大的收獲就在眼前。而秋的含義,有莊稼快成熟的意思。立秋日對農民顯得尤為重要,有農諺說:“雷打秋,冬半收”,“立秋晴一日,農夫不用力”。立秋前後中國大部分地區氣溫仍然較高,各種農作物生長旺盛,因此對水分要求都很迫切,所以有“立秋三場雨,秕稻變成米”、“立秋雨淋淋,遍地是黃金”之說。
立秋有三候。
一候涼風至。立秋時節,風已經不同于盛夏時的熱風了,開始有了涼意。
二候白露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水土濕氣凝而為露,秋屬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氣始寒也。”意為立秋開始,早晚溫差變大,在早晨也逐步開始有了霧氣,露凝而白。
三候寒蟬鳴。立秋天漸涼,蟬因感受到了涼氣,叫得更為響亮凄切。
二十四節氣即是古人問天的智慧,那麼,在博物館裡也有很多和節氣相關的“寶貝”。
立秋與立春、立夏、立冬并稱“四立”,也是古時“四時八節”之一。立秋時,民間有祭祀土地神,慶祝豐收的習俗。
在蘭州市博物館珍藏着一件與立秋有關的文物——青銅簋。青銅簋是西周時期的禮器,用于祭祀,史書中記載,天子用九鼎八簋,諸侯用七鼎六簋,卿大夫用五鼎四簋,士用三鼎二簋。器物通高14.6厘米,口徑達19厘米,底徑14.3厘米,整個器物保存完整,紋飾十分講究,造型圖案十分精美,鑄造工藝在西周時期屬于較為上乘之作,被定級為國家一級文物。整件器物由三部分組成,主體盛器和底座口徑均呈圓形,有一對耳(下有小珥)呈對稱狀,整體周身的紋飾精美程度令人贊歎,其底紋為典型的雲雷紋,這種紋飾來源于自然,古人對于雲的觀察特别細膩,注意到雲的變幻莫測,還有雷電對于人的震撼力,正是出于對自然的崇拜之情,于是便将它們通過藝術變形手法裝飾到器物上邊,看起來就像是一個個連貫而成的雲和雷字,這種圖案是在青銅器中普遍被用作裝飾部分的環形面上兩種主要紋飾中的一種,專業術語稱“地紋”。
秋來了,涼風至,白霜降,寒蟬鳴。即使我們空白了盛夏,但卻可以在秋天,擁有清涼與豐收。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周言文 文
來源: 蘭州日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