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論文寫作中存在的小問題

論文寫作中存在的小問題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09 23:51:54

論文寫作中存在的小問題?關注我,學習科研寫作知識、了解科研趣事,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論文寫作中存在的小問題?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論文寫作中存在的小問題(理論與内容兩張皮)1

論文寫作中存在的小問題

關注我,學習科研寫作知識、了解科研趣事

喜歡就轉發哦 (* ̄︶ ̄)

沒有理論構思,論文寫作就沒有中心。我們在論文寫作過程中,經常會基于某種理論或某個方法展開分析,這便是理論構思的過程。理論構思是将自己的學術發現有理有據呈現出來的關鍵環節,觀點表達和論文發表都是構思的後續,尤其對有國際期刊發表需求的作者來說,明确理論視角尤為重要。

但是很多作者用不好理論,或者說論文中使用的理論,與研究的内容不完全匹配,出現“理論與内容兩張皮”的情況,導緻論文投稿時,經常因為“文章總體比較空”、“引用較多的理論,但大多沒必要”、“動辄提及淵源,緻使全文線索也顯混亂”等評審意見,而被拒稿。所以,接下來,我們就結合作者論文常見的退審意見,來探讨“理論與内容兩張皮”這一情況的成因及規避之策。

-01-“理論與内容兩張皮”的問題表征

(一)理論“聊勝于無”

理論視角“聊勝于無”,一種情況是作者在論文寫作中沒有使用理論或方法,比如作者通過教學實踐發現,在專業課融入課程思政的過程中,用講故事的方式來實施的效果很好,于是以此為出發點,形成了一篇論文。論文的整體結構是“課程思政是什麼——某一專業課利用故事化融入課程思政的介紹——總結”,從論文框架中我們能看出這篇論文是不包括理論或方法的,作者自己也很苦惱,我的這篇論文該怎麼加入理論呢?用什麼理論來展開分析呢?出現了“沒有合适的理論可以用”的情況。

另一種情況是作者使用了xx理論,但這一理論僅僅隻是作為“在xx視角下”這幾個字出現在論文中,也即作者沒有真正用這一理論來進行分析,隻是将其作為“背景”來框定的。這種情況也很普遍,比如說作者在修改的過程中,一直在更換理論,第一稿發來寫着是“在xx理論視角下”,第二稿發來又變成了另一理論視角下.....這就反映出作者其實根本沒用到前面寫的幾個理論來進行分析,隻是将其作為“面子”擺上,導緻“文章整體比較空”。

(二)利用理論“強行解釋”

利用理論“強行解釋”,指的是作者在論文分析問題的過程中,介紹完理論,下面直接寫本文利用該理論的某些維度來分析這些方面存在的問題。比如“人本主義需要理論”,這一理論的内核是人具有生存需求、關系需求、成長需求,這一理論的普适性是毋庸置疑的,但如果要研究某一群體職業倦怠的問題,是否可以直接用這一理論“生存、關系、成長”等維度來分析呢?我們都知道,工作确實會涉及到“生存基礎、人際關系、職業成長”,但聚焦到某一群體的“職業倦怠”,用這幾個維度來分析其成因,恐怕會有些牽強,問題維度與理論維度對應“曲折”,出現“動辄提及淵源,緻使全文線索也顯混亂”的情況。

(三)多個理論混用

從字面意思上看,多個理論混用,就是說論文中使用了兩個及以上的理論作為基礎。這樣做并非不可,但作者在分析論證過程中,卻出現了每個子問題分析都用到了理論,但這些理論之間卻沒有關系的情況。還是以上面“研究職業倦怠問題”為例,作者提到“生存基礎”即對薪酬工資的需要,于是引出了“薪酬管理理論”,“人際關系”即對社會支持的需要,于是又引出了“社會支持理論”等等,這些經典理論同時存在于一篇論文中,形式上确實很“豐滿”,但實際上這些理論并不好駕馭,且不說這些理論本身是否會存在沖突,作者隻是用到了這些理論的維度進行了淺層次的分析,根本上會出現“引用較多的理論,但大多沒必要”的問題。

-02-“理論與内容兩張皮”的規避之策

通過上面的分析,我們發現,如果是因為沒有真正使用所寫的理論或者用到的理論或方法不合适,而出現“理論與内容兩張皮”的情況,原因就在于作者的研究問題不明确,俗話說“沒有問題何來答案”,所以針對這一情況,我們就需要進一步明确自己的研究問題。如果是因為引用多個理論而出現“理論與内容兩張皮”的情況,原因在于作者的研究問題不聚焦,這就需要我們進一步聚焦研究問題。

(一)明确研究問題

明确研究問題,就是我們在論文寫作之前,先确定自己的研究問題。比如上面提到的,如果作者要研究“用故事化的方式研究專業課融入課程思政”這一内容,那麼需要首先明确“專業課融入課程思政”過程中存在什麼問題,而需要“用故事化的方式”來設計。找到了研究問題,我們才能針對性地去找理論分析問題。

比如朱光喜《政策“反協同”:原因與途徑——基于“大戶籍”政策改革的分析》這篇文章中,作者針對政策協同會導緻目标被單一政策所妨礙的問題,依據結構功能理論,分析了“政策反協同”的原因及可行性。再如劉穎《普惠性學前教育政策的執行偏差:表現、原因及對策分析》這篇文章,作者針對普惠性學前教育政策執行偏差的問題,借鑒了“理查德·馬特蘭德所提出的政策模糊性和沖突性的分析框架”,對普惠性學前教育政策執行偏差的原因進行了分析,最終得到了自己的觀點。

(二)聚焦研究問題

聚焦研究問題,也即我們在明确研究問題的基礎上,進一步縮小研究問題。比如,我們分析“專業課融入課程思政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發現教學内容、教學對象、教學目标、教學效果等方面都存在問題,這時候我們不建議直接把這幾個方面都呈現在論文中,而是進一步聚焦到某個方面,比如“教學内容”方面,找一下“教學内容”方面存在什麼問題,使用理論或方法進行分析論證,再開展論文的寫作,才能真正解決“理論與内容兩張皮”的問題。

比如,張善超和李寶慶《信息不對稱理論視域下新高考改革的困境及突破》這篇文章,我們都知道,高考改革過程中存在諸多困境,比如考試公平問題、保持難度與減輕負擔之間的矛盾等等。如果作者基于一篇期刊論文來分析上述所有的困境,則很容易泛泛而談,深度不夠,所以作者選擇了一個“小切口”,即“學生與高校之間信息不對稱”這一困境來研究,并運用了“信息不對稱”這一經典理論分析了新高考改革存在的困境、原因及規避之策,最終得到了自己的創新觀點。

您的關注/轉發/收藏,就是對我最大的鼓勵

感覺好,就點個贊吧! ↓↓↓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