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叫買保險?9月1号,朋友圈裡一篇歡騰呀老母親們按捺不住心中喜悅,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學校叫買保險?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9月1号,朋友圈裡一篇歡騰呀。
老母親們按捺不住心中喜悅。
但是新學年開始,也有很多忙碌,買本子、包書皮、報各種碼、填各種表……除此之外,還有學校,會給家長推薦“學平險”。
一百多塊錢一份,意外、疾病都能保,看起來蠻實用的,又是學校推薦的,于是,很多家長二話不說,準備直接掏錢買了。
且慢。
你真的确認這是你和你家娃需要的保險嗎?
學平險,全名是學生平安保險。
保障内容很廣泛,主要包含:意外身故/傷殘、疾病身故、意外門急診醫療費報銷、意外及疾病住院醫療費報銷,無論是生病,還是發生意外,都能保。
看起來是不是很全面?
但是如果仔細看,就會發現不管是在哪個保障維度,都存在各種限制。
比如,門急診費用報銷,或者住院報銷,隻管社保内的費用,一旦不在社保的報銷範圍不管花多少都不報,而且還有一定的免賠額和報銷比例限制,或者要求必須先用醫保保險,否則報銷比例下降……這樣層層卡下來,好多錢都報不了。
再比如,保重大疾病,但是保額隻有一兩萬、兩三萬元。說實話,真的遇到大病,這點錢是杯水車薪。
甚至,有些産品,隻保障在在校園内發生的意外,那孩子一旦踏出校門,再發生意外事故,就沒保障了。
整體來說,學平險就是看着漂亮,什麼都保一點,但是保障水平樣樣稀松。
之前貓妹還給大家介紹過學平險的貓膩,《保費101萬,傭金58萬,好處費33萬,這類保險你跟孩子都買過》,看完這篇,你就知道為啥學平險的性價比如此之低了。
對保險公司來說,這是獲客、走量的好機會,對于學校的某些人和營銷員來說,這是獲利的好機會。
唯獨咱們學生家長,就是那砧闆上的肉。
但話說回來,孩子的保障,确實應該有。
去年,貓妹一個朋友的孩子,在學校摔了一下,髌骨壞掉了。
後面就時常習慣性髌骨脫位,最後熬到假期住院做手術。
小人兒長大,不容易,一路上就像升級打怪。
在學校,各種磕磕碰碰,各種疾病傳染,防不勝防。
孩子的各種風險,最後都會落在父母的腰包上。
做家長的,要麼自己負擔,要麼轉嫁出去。
買保險,就是為了轉嫁部分風險。
貓妹覺得,風險可以分為兩類:
小額高頻和大額低頻。
小額高頻就是門急診這類的,比如看個感冒幾百,磕破了去醫院縫針幾千這樣的。
大額低頻就是得了大病需要住院、手術,長期治療,或者燒傷、墜樓、交通事故這種。
最值得買保險的,肯定是大額低頻風險。
比如重疾險、 百萬醫療險,杠杆率都很高。
花小錢、辦大事。
這裡要提一下比較特殊的意外險,因為涉及到身故、殘疾保障,屬于大額低頻類風險,但也涉及到意外醫療,金額就可大可小。
所以意外險,對于孩子來說,也是必備産品。
對于小額高頻的事故,憑心而論,可以自留,也可以轉嫁出去。
像門急診報銷保險,其實保費就不算便宜,性價比有限。
屬于錦上添花那一類的,豐儉由人,可買可不買。
總結一下:
學平險不是不可以選,但是一定要看好保障内容,研究一下性價比,或者至少很明顯的坑要避開。不能錢花了,又掉坑裡。
而且教委有規定,學平險不能強制投保。大家如果遇到學校推銷,其實不是非買不可的。
如果想孩子有保障且周全,那麼建議放棄學平險這種大而全的保險,優先配置專項保險。
重疾險、百萬醫療險、意外險,是必選品。
其實全套配齊,隻要不幻想着攢錢、返本、沒出險不能虧錢……真的沒大家想象的那麼貴。
本文源自大貓财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