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證是不是學生更容易考?2022年下半年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筆試日前啟幕來自教育部的數據顯示,全國教師資格考試報名人數由2012年的17.2萬人次,躍升至2022年的1144.2萬人次教師資格考試為何這麼火?中小學是否真的缺老師?考了教師證就能當老師嗎?那麼多非“科班出身”的人當老師,家長又是怎麼看待這事的呢?,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教師資格證是不是學生更容易考?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2022年下半年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筆試日前啟幕。來自教育部的數據顯示,全國教師資格考試報名人數由2012年的17.2萬人次,躍升至2022年的1144.2萬人次。教師資格考試為何這麼火?中小學是否真的缺老師?考了教師證就能當老師嗎?那麼多非“科班出身”的人當老師,家長又是怎麼看待這事的呢?
問題一
大學生為什麼熱衷考教師資格證?
為就業增加一條出路
中央民族大學大三學生 王澤宇
參加教師資格考試是成為教師的必經之路。不過,近年來很多并沒有“教師夢”的大學生也開始報名參加教資考試,使得報考人數驟增。
作為一名“00後”大學生,我今年也參加了教師資格考試。和報考的同學聊天後發現,大家參加教師資格考試的目的無外乎三點:
第一,認為教師是一種穩定且需求較高的職業。這兩年,高校畢業生人數多、就業壓力大,相比其他行業,大家認為教育行業的競争壓力會小一些。畢竟,無論社會怎樣發展都會需要承擔教書育人功能的教師,這個職業十分穩定。而且,科技發展日新月異,教育行業未來會需要大量人才,前景看好。
第二,認為教師收入穩定。大家覺得,一旦入職教師,隻要自己能力足夠,便會長期穩定地就業,不會像有些行業那樣需要随時面臨淘汰、倒閉等風險。
第三,對教師這個職業最為熟悉。教師與學生的“近距離感”也是大學生選擇報考教資或從事教育行業的重要原因。作為一名大學生,從小到大接觸得最多的職業便是教師,可謂伴随了自己的整個成長過程,接觸得多了,對教師的工作也就比較了解。
就我個人而言,報考教資是為了給自己未來就業鋪設一條更為寬闊的道路。首先,成為教師是我的一大職業夢想。其次,我的本科專業是漢語言文學,這個專業需要足夠的文化素養及理論知識儲備,而不需要太多的實操技能,适合教育、媒體等行業,所以,當老師是個不錯的選擇。
據我觀察,不論大家未來會從事什麼樣的職業,報考教資的熱情都很高漲。因為在我們看來,考教資就像考駕照、考英語四級證書一樣,拿到了教師資格證能在就業時為自己增加一條出路。雖然教資考試競争越來越激烈,但我并不覺得這是一件壞事,如果能通過這種方式發掘出更多更優秀的教育人才,這對國家的發展也是有利的。
問題二
家長願意非“科班出身”的老師教孩子嗎?
比“科班出身”更重要的是“科班水準”
初一學生家長 李邨南
從幼兒園、小學到初中,教過女兒的老師幾乎都畢業于師範院校,也就是一般所說的“科班出身”,其中好幾位還在師範類高校獲得了碩士甚至博士學位。關于教師“科班出身”的問題,我以為應該辯證看待。
首先應該看到“科班出身”的優勢。所謂“術業有專攻”,教育本身就是一門科學、一門專業。俗話說:“會學的不一定會教”。自己學習和掌握知識,把掌握的知識傳授給别人,這二者并不是一回事。這一點,我想,隻要輔導過孩子作業的家長,都會有深切的體會。有時候,在家裡費了一晚上的口舌,也沒能幫孩子弄懂一個知識點,第二天到了學校,老師三言兩語,稍加點撥,孩子就明白了。這就是“科班”的力量。“科班出身”的老師,在各有學科專長的基礎上,普遍接受過教育學、教學法、心理學等方面的學術訓練和實踐演練,也就比較容易獲得這種力量。同時,随着師範類院校對師德教育的重視程度與日俱增,“科班”經曆還會引導和幫助“準老師”們盡快确立起“師者”的身份意識,自覺把傳道受業解惑作為職業理想和追求。
但也應當看到,“科班出身”和成為一個好老師之間,并不簡單對應,對二者關系的描述,我們既不能用“隻要……就”,也不宜用“隻有……才”的句式。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發現,除了教育領域之外,各行各業都有許多傑出人才畢業于師範院校,而優秀教師中也不乏非師範院校的畢業生。由此可見,就成為一個好老師這一目标而言,“科班出身”隻是提供了某種條件,雖然這一條件極為重要,卻并非抵達目标的唯一路徑。有不少老師,因為各種原因,考學時沒有選擇師範院校就讀,畢業後卻選擇了教師職業。他們不是“科班出身”,卻憑着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對教師身份的執着、對教育專業的鑽研,潛心耕耘于教學實踐一線,娴熟地掌握和運用教育規律,成長為真正具有“科班水準”的名師。相反,也不排除有“科班出身”的老師,從步入師範院校的那一天起,就沒有把教書育人作為神聖的事業來追求,也從沒有對人民教師的光榮稱号給予足夠的重視和珍惜,一路走來,混文憑、混飯碗、混退休,不僅不具備“科班水準”,而且丢棄了“科班”應有的尊嚴。
總之,對于教師特别是中小學教師而言,“科班出身”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科班水準”。也就是說,不論是否懷揣師範院校的畢業文憑,一位優秀的老師都應當堅守立德樹人的崇高理想,具有契合時代和社會發展需求、符合學生和家長期待的德行品格和能力素養,切實擔當起“引路人”和“築夢人”的神聖職責。pagebreak
問題三
目前中小學真的缺老師嗎?
教師崗位需求會持續增長
人大附中第二分校副校長 戴藝
近期,教師資格考試的熱度再次引起了社會關注,如此龐大的考試人群,也不禁讓人們聯想到了中小學校教師招聘日益火爆的場面。而與之相對應的,就是近年來各中小學校始終處于教師崗位緊缺的狀态,以海澱區為例,僅2022年上半年編制内的公開招聘數量就達到771個。那麼,中小學校教師崗位的需求到底從何而來呢?
首先是入學人數的增加。近年來,随着國家人口政策的調整、北京市規劃定位的逐步落實以及就近入學的要求,中小學校的學位需求一直在持續增長中,北京市的教育版圖也必然要逐步适應這些新變化,随之而來的就是新建校及十二年制學校的數量在不斷增長,導緻教師崗位需求增加。以海澱區為例,2022年秋季學期新增加了8640個中小學學位,其中筆者所在學校從2021年增設了小學部,每年都需要至少10名新任教師,這樣的崗位需求至少要持續6年。
其次是教育内容的豐富。國家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政策以及全民性、普及性、公平性的基礎教育發展目标,對中小學教育教學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因勢而變的中高考科目增加及體育課程比重的提升,也改變了政治、體育等以往“副科”的地位,這些學科地位的變化使得各校必然增加相應學科的課時數量,中小學校為保障課程體系的完備及素質教育的開展,勢必要增加相應教師崗位來适應這些新的變化。
第三是教學專業性要求。《2017版普通高中課程标準》及《2022年義務教育課程标準》的頒布實施,對中小學校的課堂教學和評價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學生的全面發展及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對學校教師隊伍整體素質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校除“挖潛”外,也需要通過吸納“新鮮血液”的方式來不斷提升教育及教科研質量來應對新的教育形勢。
第四是雙減政策的影響。雙減政策實施後,一批優質教育機構教師湧向社會,與應屆畢業生相比,這些教師普遍具有多年的教學經驗,對中小學教育教學有比較深入的了解和研究,對學生學習中所遇困難有比較成熟的解決方案,結合學校的實際需求,教育主管部門也鼓勵中小學校将這些教師作為教師崗位補充的重要來源之一。
第五是新老教師的更替。中小學校每年都會有一定數量的老教師退休,近年來由于學校管理方式變革及教師績效工資改革的深化,學校人員經費支出方式也随之變化,再加上教師退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這些因素都導緻了老教師返聘回崗數量在逐漸減少,退休教師騰退出的教學崗位就需要通過招聘新教師來進行填補。
總之,随着我國人口政策的調整、中小學教育教學質量标準的不斷提升,學校對于教師崗位的需求也會持續增長,特别是對于那些專業水平較高、個人素質較強的教師需求始終會處于一個較高水平。這也從另一方面說明了教資考試大熱的原因——中小學校對教師崗位的需求提供了更多的就業機會,并且未來這樣的趨勢還将持續下去。
問題四
考取教師資格證就能當老師嗎?
“教資”隻是入職的基本條件
首都師大附中(北校區)執行校長 劉明
近些年“教資熱”持續升溫,今年更是突破千萬。千萬考“教資”大軍中,非師範生高達800萬之多,清華、北大等衆多一流名校碩博生也加入其中。其實,即便所有人都考取了教師資格證,也未必能入職。
通常,學校招聘教師時,教師資格證隻是一個基本條件,還有筆試、面試、試講等多個環節。招聘過程中,學校一般都會對應聘者的職業忠誠度、專業關聯度和素質綜合度做出判斷。
職業忠誠度是指應聘者是否把教師作為第一或唯一求職目标,一般可以從其求職經曆和其對教師職業特點認知兩個方面做出判斷。我們每年在招聘過程中總會遇到一些因公務員考試未通過或其他高薪單位未錄用的應聘者,他們多半抱着退而求其次的心态前來應聘;也有一些人對教師職業并沒有全方位的認識,簡單地認為體制内教師職業穩定、有寒暑假、有利子女教育等優勢,他們多半是抱着功利性的目的前來應聘。相比之下,對自己的職業有清晰的規劃、對教師工作特殊性有清楚的認識、真心熱愛教育事業、對教育有理想、對教書有定力、對學生有愛心的應聘者更受用人單位青睐。
專業關聯度是指應聘者考取的教師資格證與其所學專業是否一緻。我們每年在招聘過程中總會遇到本科、碩士、博士三個階段所學專業關聯度不高的應聘者,其考取的教師資格證隻與某一學段專業契合,甚至有的隻是與其輔修專業契合。從知識的連貫性、專業的系統性角度看,本、碩、博專業關聯度高,本科就讀院校和最高學曆畢業院校均為重點院校的應聘者更受用人單位青睐。
素質綜合度是指要全面關注應聘者的道德素養、身體素質、心理素質、外在素質、文化素質。由于教師職業的特殊性,堅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紮實學識、仁愛之心至關重要。因此,學生期間擔任班幹部、積極參與志願公益活動、榮獲各種榮譽表彰,全面發展、綜合素質高的應聘者更受用人單位青睐。
盡管“教資熱”還不能完全等同于“教師熱”,不少報考者有“證多不壓身”的想法,但是報考人數的激增、學曆結構的變化、非師範生比例攀升等因素讓一些大中城市、特别是一線大城市的熱門中小學在招聘教師時選擇範圍更大了。從錄用結果看,碩士及以上學曆占主體,學曆層次普遍高于教師資格證規定的最低學曆要求,非師範類985、211院校畢業生比例明顯增加,确實容易讓人得出教師入職門檻提高的結論。但是,對于一些欠發達地區、偏遠山區的學校,招不到教師、留不住人才的情況仍然存在。因此,現階段不同地域間、不同學校間還存在着冷熱不均、高低不同的現象。相信随着基礎教育的日趨均衡、教師地位的日益提高,特别是黨的二十大做出教育優先發展的戰略部署,到2035年要建成教育強國,從事基礎教育責任重大、使命榮光,一定會吸引更多的優秀人才加入到教師隊伍中來,基礎教育一定能得到更高質量的發展。pagebreak
專家觀點
“有證書”,更要“有信仰”
北京教育學院副院長、研究員 桑錦龍
國将興,必貴師而重傅。教師資格考試報名人數大幅度增加,反映了進入新時代以來我國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發展取得新成效,也從一個角度透視了我國教育面貌正在發生的格局性變化。
以北京為例,《北京教師發展報告2020年》顯示:從平均工資的行業排名來看,2009年教師工資在全部19個行業排在第10位,2018年則上升到第6位。可以說,因為近年來黨和政府在提高教師地位、保障教師待遇、促進教師成長、維護教師權益等方面為教師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教師的政治地位、社會地位、職業地位持續提高,促進了“教資熱”的産生。但也要清醒認識到,“教資熱”現象是多種因素綜合影響促成的,尤其是就業市場的影響不容忽視。
近年來我國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總體平穩,但是伴随着畢業生規模的增大,2022屆高校畢業生規模突破千萬,影響畢業生就業的不确定、不穩定因素增多,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面臨諸多挑戰,部分畢業生出現就業困難。在這種背景下,部分高校畢業生和社會人士出于“多個證書多條路”心态報考教師資格證,将學校作為“中轉站”而不是“目的地”,将“當教師”看作是“備胎”而不是“真愛”。
教育行業是良心行業,教師的工作是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工作,肩負着傳播知識、傳播思想、傳播真理的神聖使命,以赤誠之心、奉獻之心、仁愛之心投身教育事業是成為好老師的前提和基礎。面對“教資熱”,對于報考者而言,要清醒地認識到,“有證書”更要“有信仰”,要用“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心态看待教師工作,正确認識自己的職業選擇。對于學校而言,要正确認識教師資格證的功能和限度。教師的教育教學工作是一種高要求的專業工作,獲得教師資格證書,隻是依法從事教師職業的起點或底線,并不能确保其為合格教師。從持證上崗到熟練教師、再到優秀教師仍然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學校在他們的專業成長方面“搭梯子”“鋪路子”“出點子”,發揮好骨幹教師的傳幫帶作用。對于教育管理部門而言,也要堅持問題導向和改革導向,針對當前新任教師隊伍中,非師範、非專業教師比例日益增加,教師的師德師風、專業素養有待提升,欠發達地區中小學教師緊缺情況仍然存在等問題,切實落實《新時代基礎教育強師計劃》,加快構建開放、協同、聯動的高水平教師教育體系,建立完善的教師專業發展機制,将教師職前培養、資格認定與入職教育、在職培訓、晉級升職、輪崗交流有機銜接和一體化設計。特别是要進一步完善教師資格制度,嚴把教師入口關,全面推開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和定期注冊制度改革。
來源:北京日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