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西遊記不是吳承恩寫的又怎麼樣

西遊記不是吳承恩寫的又怎麼樣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7 08:15:38

如今IP改編盛行,大量的小說改編成影視劇,有的非常成功,不僅粉絲歡呼好看,觀衆也愛看,還滿足了原著黨對小說的幻想,可這畢竟是小數,更多的是不被廣大觀衆認可,甚至撲街的更是數不勝數。

IP改編對比原創有着天然的優勢,首先它的劇情早已經過了市場的檢驗,而且有一定的名氣,讀者和粉絲,他們會轉化成宣傳和觀衆,

金庸的《射雕英雄傳》,《神雕俠侶》,《倚天屠龍記》……;瓊瑤的《情深深雨蒙蒙》,《還珠格格》,《一簾幽夢》……;顧漫的《何以笙箫默》,《杉杉來吃》,《微微一笑很傾城》……都戳中了觀衆的心,改編成功,可在小編看來,最最成功的當屬《西遊記》。

西遊記不是吳承恩寫的又怎麼樣(西遊記的作者真的是吳承恩嗎)1

《西遊記》劇照

《西遊記》作為四大名著之一,文學作品的價值不用多說,由它改編的影視劇,動畫片都深受觀衆喜愛,而且不僅多次翻拍,它的人物故事到現在為止還在不斷挖掘當中,它有單獨拍攝的《西遊記 女兒國》的電影,有為西遊故事做後續猜想的《西遊記後傳》,有孫悟空為主的《大話西遊》,也有豬八戒為主的《春光燦爛豬八戒》……西遊的故事似乎永遠也說不完。

大約1500年明朝時淮安府山陽縣(今淮安市淮安區)(一說安徽桐城)一戶商人家中喜獲麟兒,他父親希望他能讀書做官,上承皇恩,下澤黎民,做一個青史留名的忠臣,故取名為承恩,字汝忠。

吳承恩從小勤奮好學,過目成誦。精于繪畫、書法、填詞、圍棋,喜歡看神仙鬼怪、狐妖猴精之類的書,如《百怪錄》《酉陽雜俎》等小說或者野史。

嘉靖八年(1529年),吳承恩搜求的奇聞已“貯滿胸中”,并且有了創作的打算。

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吳承恩完成了《西遊記》初稿。

隆慶四年(1570年),吳承恩從蕲州(今湖北蕲春)荊王府回鄉,開始着力撰寫《西遊記》。

萬曆元年(1573年),吳承恩完成《西遊記》的撰寫(萬曆二十年出版)

當時的名人朱應登恃才傲物,見到吳承恩後卻極為欣賞,說吳承恩能夠讀盡天下的書,把自己私藏的一半書籍送給吳承恩。

《天啟淮安府志》:“性敏而多慧,博極群書,為詩文下筆立成,清雅流麗,有秦少遊之風。複善諧谑,所著雜記幾種,名震一時。”

西遊記不是吳承恩寫的又怎麼樣(西遊記的作者真的是吳承恩嗎)2

吳承恩

這樣一位“别人家的孩子”也不是順風順水的,他在考試中次次敗北,官場中屢屢受挫,直到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吳承恩人到中年才補得一個歲貢生,到北京等待分配官職,然而,沒有被選上,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小股倭寇深入到明朝腹地,甚至襲擾南京。吳承恩想投筆從戎,參軍抗倭,不過并未成行。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任浙江長興縣丞,不久辭官歸去。由于宦途困頓,晚年絕意仕進,閉門著書,終老于家。

由于官場的失意,生活的困頓,吳承恩加深了對封建科舉制度、黑暗社會現實的認識,于是運用志怪小說的形式來表達内心的不滿和憤懑。吳承恩自言:“雖然吾書名為志怪,蓋不專明鬼,實記人間變異,亦微有鑒戒寓焉。”

此書一問世,就被譽為“四大奇書”之一,在民間廣為流傳,各式各樣的版本層出不窮,明代刊本有六種,清代刊本、抄本也有七種,典籍所記已佚版本十三種。

可是,吳承恩真的是《西遊記》的作者嗎?

最早提出《西遊記》作者是吳承恩的是乾隆時江蘇淮安籍學者吳玉搢。

吳玉搢認為百回本《西遊記》的作者是他同鄉明朝人吳承恩。他在《山陽志遺》卷四說:“天啟舊志列先生(指吳承恩)為近代文苑之首,……及閱‘淮賢文目’載《西遊記》為先生著,……書中多吾鄉方言,其出淮人無疑。”這是指天啟《淮安府志》卷一九藝文志“淮賢文目”中,著錄有“吳承恩《射陽集》四冊卷,《春秋列傳序》,《西遊記》”,其中包含題名為“西遊記”的作品;同時,章回小說《西遊記》中也多有蘇北方言,由此兩點判定吳承恩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西遊記》的作者。

吳玉搢這個說法當時雖得到阮葵生、丁晏等淮安鄉人的響應,但未産生很大的影響。20世紀20年代,魯迅的《中國小說史略》、胡适的《西遊記考證》都采用了這個說法,并對吳承恩的事迹作了考訂,從此吳承恩著西遊記這件事就幾乎成為家喻戶曉的文學常識。

吳承恩著《西遊記》說的流行并非偶然,具有豐富的證據支撐。主要有:吳承恩曾任職于湖北荊憲王府,符合《刊西遊記序》中指出的“《西遊記》出于藩王府”這個條件;《淮安府志》關于吳承恩生平個性,特别是“吳承恩著《西遊記》”有明确記載;吳承恩《射陽先生存稿》(後編為《吳承恩詩文集》)與《西遊記》存在多方互證;《西遊記》具有諸多淮海地緣特征,如一說孫悟空原型為淮河神猴無支祁、唐僧籍貫為海州聚賢莊等。

吳承恩究竟是不是《西遊記》作者,學界觀點仍有分歧。現存明刊共百回本《西遊記》均無作者親自署名。舊傳百回本《西遊記》的作者為丘處機,此說随着錢大昕對《長春真人西遊記》原書的披露而不攻自破。《百回本〈西遊記〉是否吳承恩所作》中指出,從《西遊記》問世直到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的三百餘年裡,各種刊本或署朱鼎臣編輯,或隻署華陽洞天主人校而不署作者姓名,或署丘處機撰,沒有一本承認吳承恩的著作權。胡适1921年的《西遊記序》也說此作“是明朝中葉以後一位無名的小說家做的”。

章培恒指出,在清初黃虞稷的千頃堂書目裡是把“吳承恩西遊記”著錄進卷八史部地理類的,可見前述《淮安府志》著錄的吳承恩的《西遊記》,應是地理類的遊記而并非章回小說,而且吳承恩曾仕明荊王府的紀善官職,從他的故鄉蘇北淮安到湖北蕲州的荊王府正可說是“西遊”。從方言看,《西遊記》的作者也可能并非蘇北人吳承恩。章文已考知百回本《西遊記》中“實是長江北部地區的方言與吳語方言并存”,又考知《永樂大典》所引“夢斬泾河龍”一段中“本存在蘇北地區的方言,卻無吳語方言,經百回本的作者加工後,增添了吳語方言,但沒有再增添蘇北地區的方言”。

黃永年贊同章培恒的觀點,并補充論據:其一,百回本的原本初刻應在嘉靖初年就已出現,而吳承恩其人一般估計明弘治十三年(1500年)才出生,到嘉靖元年(1522年)他才二十二,寫成百回、二十卷的大部頭《西遊記》,而且寫得如此“世事洞明”“人情練達”,可能性很有限。其二,黃壽成注意到,百回本二十九回的回目是“脫難江流來國土,承恩八戒轉山林”,如果吳承恩真是作者,不應在這裡用上“承恩”二字,而且用在形象并不光輝的“八戒”前面。

西遊記不是吳承恩寫的又怎麼樣(西遊記的作者真的是吳承恩嗎)3

《西遊記》封面

為什麼洋洋灑灑八十多萬字的小說沒有署名,給後世留下了這麼一個懸案呢?

讀書隻是做官必備的一項技能,讀書人認為入官拜相才是唯一的正路,否則,就是不務正業。

因此在明代的小說家,并不認為寫小說是一件光彩的事情,如果将自己的名字宣揚出去,還有可能被人恥笑或者影響仕途,被認為是玩物喪志不務正業。

因為這樣的環境才使得這樣一本流傳度極高,深受大衆喜愛的奇書版權一直成迷。

無論怎樣,這樣優秀的作品可以流傳至今可以讓我們看到,都是我們的财富,吳承恩的一生在失意,窮困,黑暗中卻不失本心的品格更值得我們敬重。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