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杜甫的最霸氣的詩

杜甫的最霸氣的詩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1-28 21:42:15

公元755年,安綠山在範陽起兵,發動了擾亂大唐,乃至影響中國曆史的"安史之亂"。這場8年的浩劫讓無數家庭流離失所,骨肉分離,杜甫的家就是這無數家庭中的一個。

詩人帶着妻兒四處逃難,從陝西到甘肅。公元759年,杜甫一家在秦州落腳,就是今天的甘肅天水,這裡雖然偏遠荒僻,卻也籠罩在戰亂的氣氛中。時至白露,杜甫想起自己的四個兄弟。

杜甫的最霸氣的詩(杜甫很深情的一首詩)1

杜甫的老家是河南鞏縣,那裡是"安史之亂"的重災區。"安史"叛軍燒殺掠奪,草菅人命,那裡早就成了人間地獄。由于戰事阻隔,音信不通,此時他們都在哪裡?是生還是死呢?帶着強烈的憂慮與不安,詩人寫下這首著名的五律——《月夜憶舍弟》,也入選了唐詩三百首。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杜甫的最霸氣的詩(杜甫很深情的一首詩)2

首聯:這首詩沒有開篇點題,而是描繪了一幅邊塞秋天的圖景:戍鼓聲起,行人斷絕,一幅荒涼冷寂的畫面呈現眼前。正在這時,一隻失群的大雁,盤旋哀号着,在深秋的夜晚,顯得格外凄厲。"戍鼓斷人行",寫地下,是看到的;"邊秋一雁聲",寫天上,是聽到的。從天上到地下,都是這般蕭索、冷落,這就是戰亂年代的大背景,也是導緻骨肉分離的大背景

但這一聯絕不僅僅是渲染氣氛,展現背景,也是在暗暗點題。

大雁遷徙都是成群結隊、排列有序的,所以古人常用"雁行"、"雁序"代指兄弟。而現在看到失群的雁子,怎能不引發詩人兄弟分散、漂泊無依之感傷呢?雖未直接點題,卻是為"憶舍弟"埋下了伏筆。

杜甫的最霸氣的詩(杜甫很深情的一首詩)3

颔聯:點題,點明時令。

白露是一個節氣,從此白露凝結,露水生成,而不是說露水就是白的。古人認為,秋天屬金,而金色白,所以秋天的露水稱為白露,白露就是露水的代稱。而且縱然"露白",也不是從哪一天開始的,所以"露從今夜白"說的很是無理。但這句詩寫的不是景,而是情啊!古人在時序交替時,常常有思親懷鄉的情緒。白露到,遊子的心也栖慌起來,他覺得露水是那樣刺眼,這才是這句詩的真正含義。

杜甫的最霸氣的詩(杜甫很深情的一首詩)4

露水固然是白的,而月亮卻仿佛黯淡無光,它怎麼就不如故鄉的月色那樣皎潔?那樣明亮呢?天下的月色都一樣,所以張九齡才有"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的詩句,可見這"月是故鄉明"寫的也很無理。但是,故鄉意味着團圓,意味着歡樂。人在歡樂的時候,不就覺得什麼都格外美嗎?而此時的詩人,身處異地,内心焦慮不安,那夜色不就像他那灰蒙蒙的心嗎?

《紅樓夢》香菱學詩時曾說:"據我看來,詩的好處,有口裡說不出來的意思,想去卻是逼真的。有似乎無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

杜甫的最霸氣的詩(杜甫很深情的一首詩)5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就是香菱所說的"似乎無理,竟是有理有情"的。千百年來,這兩句飽含深情的詩句,不知感動了多少國人,至今仍是人們表達思念故鄉、思念親人最常用的名句,也是白露時節最能想起的詩句。

另外這兩句詩的結構也很巧妙。它本來就是"今夜露白,故鄉月明",但加上判斷詞,再把詞序調換一下,詩便頓然有了靈氣,語氣也分外矯健有力了。

杜甫的最霸氣的詩(杜甫很深情的一首詩)6

從首聯的"孤雁"到颔聯的"明月",按照唐詩中的律詩起承轉合,怎麼轉呢?

頸聯:轉到了對兄弟的思念。詩人遙望夜月,想起自己的四個兄弟,此時此刻,他們都在哪裡呀?這讓我們不禁想起白居易的《望月有感》:"田園寥落幹戈後,骨肉分離道路中。吊影分為千裡雁,辭根散作九秋蓬"。都說幹戈戰亂的年代,都是弟兄五人分離,都寫得情真意切。但白居易的兄弟們是彼此知道下落的,所以他才說"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心五處同"。而杜家兄弟是不知生死,不明下落的,這才是更大的悲哀。

杜甫的最霸氣的詩(杜甫很深情的一首詩)7

至此,"月夜"寫了,"憶舍弟"寫了,景也寫了,怎麼結呢?

尾聯:兄弟分散,下落不明,作為哥哥的詩人是多麼牽挂呀!他多想聽到他們的消息,彼此報個平安呀!但山高路遠,平時寄信都常常不能送達,何況在這兵荒馬亂之時呢,這真是讓人很無奈的。

面對此景此景,詩人沒有大呼小叫,也沒有痛哭流涕,而是用波瀾不驚的兩句"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收尾,凄楚悲婉,沉郁頓挫,真可謂含蓄蘊藉,語淺情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